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八佾第三》,请看第十三章。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当时卫国的大夫,在这里他问孔子,实际上是有他的用意的。他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这个媚是亲顺的意思,就是谄媚、求媚这样的意思。根据汉儒孔安国的注解说,「王孙贾,卫大夫也。欲使孔子求昵之,微以世俗之言感动之也」。当时孔子到卫国,王孙贾希望孔子能够跟他亲近。因为孔子是一代圣人,当时也是众人非常崇敬的,假如孔子能够亲近王孙贾,这也是帮助王孙贾提高他的声誉。所以他想使孔子「求昵之」,亲近他,求媚于他,这是假藉圣人的这种声誉来提高自己的声誉。
他讲这个话,「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这句话是当时的世俗之言,就像我们讲的俚语,一般市井之人讲的这个话,当时想必一定是很流行的。用这个话去感动孔子,这个话什麽意思?「与其媚于奥」,这个奥,根据古注里面说到,一个房间里面西南角叫奥。古代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这门向南开,向南又有一些偏向于东。西南角属于比较隐深的地方,那是属于尊者所居的位置。奥是西南角,通常都是供所谓「中霤神」,中霤神是主宰整个房屋的。灶神一般神位设在厨房,灶神是主饮食之事。按照地位的尊卑排列,中霤神排在灶神之上,尊贵高于灶神。王孙贾这里讲的媚奥、媚灶,这是说什麽?与其你求媚于地位比较高的中霤神(这个神主宰整个房屋的),不如去求媚于主宰饮食的灶神,因为灶神有实权,主管饮食。中霤神虽然他比较尊贵,但是讲实权派,他不如灶神。这是一句俗语。这也是在暗示孔子,因为当时孔子周游列国,他经过卫国的时候,在卫国也希望得到重用。
孔子想得到重用的目的不是为自己的功名富贵,是希望藉此机会能够推行周公之道。他这个圣贤之道能够在一国实行,建立起一个好的榜样,那其他诸侯必定也能效法。这榜样很重要。就像我们恩师在他的家乡安徽庐江建立文化教育中心,在汤池小镇这四万八千人口的小镇上推行《弟子规》教育,两年时间收到喜人的成果,社会更和谐,人心更淳厚。这树立起一个好榜样,结果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爱好和平教育的人士都为之感动。这个小镇在二OO六年十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把成果展览出来,轰动世界。所以一定要建立一个模范小区。我们想到,孔子当年也是这麽个想法。他本来是希望在自己家乡鲁国来办的,因为鲁国国君没有实权,三家专权,孔子斡旋于三家之间,善巧的去推行,包括堕(音灰)都的事情,都是在善巧方便推行圣贤之道,但是最后一看还是不行,他就出去周游列国了。当然这也是因为鲁国国君和季氏接受齐国的女乐文马,沉浸于享乐之中,不理朝政,孔子就离开了。既然自己家乡鲁国不能推行周公之道,他看看别的国家能不能去推行。
他来到卫国,看看卫国国君能不能重用他,如果在卫国能建立起榜样,也不错,也能影响诸侯,共同使天下大治,这是圣人的理想。他来到卫国,确实,当时国君是卫灵公,对孔子颇为尊敬,但是这种尊敬完全也是一种形式。卫灵公宠爱南子,南子是他的妃子,他的夫人,而南子品行不端,但是又很有才华,当时卫灵公一切都是听命于南子。这个女人很厉害,使贤臣都不能够得到重用,那些谄媚巴结她的人得到重用。当时南子也想召见孔子,南子的目的也是藉孔子的名声来壮大自己的声势,这都是有企图的,孔子也知道。经过三思之后,他最后还是决定去见南子,《论语》里面有讲到孔子见南子的事情。当时很多弟子都想不通,包括子路,子路比较鲁莽,还责备孔子为什麽去见南子,这样一个品性不端的女人,为什麽要去见她?孔子有他的苦心,对他自己的声誉他放在其次,是希望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够在卫国得到重用,之后可以真正帮助卫国,这是圣人的苦心。
王孙贾是卫国的大夫,也是个小人。他就误会了孔子,以为孔子来卫国是求官来的,所以就用这句话来问他,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是什麽意思?这是暗示孔子。这个奥是比喻南子,她比较尊贵,这个灶是比喻自己。你与其去求媚于南子,不如求媚于我,就这个意思。孔子怎麽回答?他说,『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的回答也很温和,明知道王孙贾的意思,也不揭露他,就他的问题来回答。「获罪于天」,这个天就是讲天理。《朱子集注》当中说,「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比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
这个解释讲得很明白,天理尊贵到极处,它没有相对的,它是独尊的,它是无二,独尊不二。所以你讲奥和灶,就是主房屋的神跟主灶台的神,都不能跟天理相比。如果我们悖逆了天理,是「获罪于天」,得罪上苍,这个罪过,去靠祈祷神灵,主屋神、主灶神,你去祈祷他们也免不了这个罪。这个话是讲,只要我们能顺天理就行了。做事要顺天理,不必想去求媚于灶神,也不必求媚于奥(主屋神),是讲这个意思。也是暗示王孙贾,你也不必来说服我,我也不会去求媚于南子,也不会求媚于你,我是顺天理而行。你看,讲话那麽温和,又那麽谦逊,但是又显露出圣贤的那种骨气,那种正气。这都是说话的艺术,也不得罪于王孙贾,你要挑明来说,就得罪别人了。这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是基于他浩然正气,因为心里有正气,自然他没有求媚巴结的心,所以讲得非常顺理、温和。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注解,他引李卓吾先生的话,「卓吾云:媚,便获罪于天矣」。这个点得很好。心有个媚字,这就是获罪于天。为什麽?有了谄媚、求媚于人的心,这就是虚伪的心,心不真诚了,这里头就有私心。你想想,一个人为什麽会求媚?肯定是心里头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有名闻利养的念头,贪图功名富贵,他才会生起谄媚的心。没有这些念头,怎麽会有谄媚的心?堂堂正正,绝不会谄媚人,一切行为只是顺天理而已。所以,有一丝毫私心、一丝毫功利之心,就陷于媚心当中,这就获罪于天了。天是天理,破坏了天理,逆了自性,这个就有罪了,这个罪必定会有报应。报应是什麽?自己心性的堕落,把自己变成小人。而我们求媚取得的功名富贵,要知道,能取得的还是我们命中该有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命中该有,你不用求媚也能有;命中不该有的,靠求媚又怎麽能得到?那只是获罪于天,把自己降格为小人而已,这叫小人冤枉做了小人。而君子不求媚,该有,他就能有,君子乐得做君子。所以这是点睛之笔,把那个获罪于天的因点出来,就是一个媚的心。我们再看第十四章。【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根据孔安国的注解,「监,视也。言周文章备于二代,当从之」。『周监于二代』的这个监就是当视字讲,监视,监就是视,视包括回视、回顾、总结的意思。周朝的礼仪制度,属于文章,文是典籍,章是章法制度。周代的典籍和章法制度是从夏、商两个朝代的礼法那里回顾、总结、完善起来的,所以更加完备。「备于二代」是比夏商两个朝代的礼更加完备,所以孔子说『吾从周』,我要推行周礼。
邢昺的注解,邢昺是宋朝的大儒,他的《疏》里头也这麽讲,说「郁郁,文章貌。言以今周代之礼法文章,回视夏商二代,则周代郁郁乎有文章哉。周之文章备于二代,故从而行之也」。这就讲得更加详尽。他讲『郁郁乎文哉』,郁郁是讲他的文章貌,文是典籍,章是章法制度,这些文章和章法制度都非常的完善,讲这个状态。所以《论语》里面这一章讲,周代的礼法文章是回顾总结夏商两个朝代而完备起来的,所以这个文章典籍制度是非常完备的,比夏商两代更为完备,所以孔子「从而行之」。这是极其的讚美周礼。
雪公老人又给我们点出为什麽孔子极其讚美周礼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夏商周三代的文章典籍制度以周朝最为完备,这是后后胜于前前,这是其一;其二,「郁郁乎文哉」,郁郁两个字描绘出它自然包含礼的本质和条文。本质和条文两者兼备,又互相平衡,正所谓文质彬彬,彬彬是形容文和质很平衡,郁郁也是这个意思。文是讲它的条文、它表现的形式,质是它的质地、它的本质,它们互相平衡,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正是中庸之道,所以孔子盛讚周礼。然后,他盛讚之后就说「吾从周」,我採纳周礼,我依中道而行。这话在《中庸》这篇文里面也有类似的话,《中庸》讲,「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我们前面讲过,孔子能说夏的礼,夏朝的礼,能说殷商的礼,但是他找不到证明。在杞国,杞国是夏的后代在那里做诸侯,杞国里找不到文,也找不到献,文献不足。文是典籍,献是贤人,找不到礼的典籍、也找不到在实行礼的这种贤人,所以找不到证明了。在杞国「不足征也」,找不到证明了。学殷礼,在宋国虽然也有殷商的礼,但是也找不到证明。孔子说,我学周礼,现在我要推行周礼,办政治,推行礼治,周公之治。为什麽?因为周礼是最完善的礼,而且依中道而行,尽善尽美。
《朱子集注》里面引程颐的弟子尹彦明先生的话说,「尹氏曰: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这里也是採取这个意思。三代是夏商周三个朝代,这里面的礼以周朝的礼最为完备,所以夫子讚美周朝的礼文而去推行周礼。我们的恩师过去常讲,他的老师,着名的台湾大学教授方东美先生过去就曾说,周礼是最完备、尽善尽美的宪法。如果国家能够用周礼来治理天下,必定是天下大治。很可惜,周朝后面的子孙没有真正去落实周礼,变成礼崩乐坏,否则,一直到现在可能还是周朝。所以很有必要去研究周礼,特别是国家领导,研究周礼,古为今用,把礼的精神保留下来,对于文章这些制度,枝末方面的细节可以有所增减,制定出真正符合我们中国国情,符合现代人的、时代需要的、与时俱进的一套礼法制度,那真正能使社会和谐,世界和谐。中国推行礼,中国能够繁荣富强,必定也影响全世界,中国可以做为全世界的领导国。春秋时代我们讲盟主,春秋五霸,盟主,中国做盟主可以说当之无愧。这话也不是我说的,是一九七O年代英国着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说的,他就讲中国最有资格来领导世界走向大同,原因就是中国有它宝贵的传统文化。
蕅益大师注解当中又说,「花发之茂,由于培根。礼乐之文,本于至德。至德本于身,而考于古,即是千圣心法。故从周,只是以心印心。又从周,即从夏商,即从太古也」。蕅益大师这里举出个比喻,讲养花,花开得很茂盛,「花发之茂」,那是因为它有根。有根的花年年都能开花,没根的花只能开一次,开了谢了就没了。这是用来比喻礼乐和道德,礼乐是能够看出来的,「礼乐之文」,文是属于表面的,我们能够观赏的,就像看花一样。花长得很好看,这是能观赏到的,礼乐就像花。根是什麽?根是德,本于德,本就是根,根本。因为根好,它吸收这些养分供给枝叶花,所以这花长得美。这是讲到礼乐要本于道德,真正有道德的礼乐,才是美的礼乐,尽善尽美。
所以夫子前面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仁,讲礼乐就是无本之花,没有根的花,那叫昙花一现,马上就凋落。所以要有仁德做根本,仁德又是以什麽为根本?这里蕅益大师讲至德,至是最高了,最高的道德以什麽为根本?以自己为根本。这个意思是讲,要自己去修养至高无上的品德,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大学之道讲的「明明德」。这个明德是至德,要以修身为本。修身,这是力行,还需要有古圣先贤的教诲来对照。因为自己不是圣人,如果盲目的任着自己的意思去行,有可能是「任己见,昧理真」,这会违背真理,自己还不知道,这叫盲修瞎练。所以要「考于古」,考是考证,根据古圣先贤的这些典籍来做为考证核实,我这麽做对不对。换句话说,我们要依古圣先贤教诲而行,不能自己乱想妄行。
能够这样的力行,又加上学文,就是得了「千圣心法」,你的方向正确了。因为古圣先贤是过来人,他们走过的路在指示你,你去走,方向决定没错。然后你又自己力行修身,必定得圣贤心法。换句话说,你也能明明德,你能得到至德。至是终极,终极是什麽?讲自性。自性这个性德流露出来了,那是见了自性的人,明心见性。见了性以后,你的一举一动无不符合礼,就是礼,是自然而然,不是造作出来的,也不是圣人规定你一定要这麽遵守。一开始,你没有见性之前,还是凡夫,确实需要按照圣人所指示的去做,那是勉强而行之。勉强到了一定程度,豁然通达自性,你就不是勉强,你是自然,你即使是不去看圣贤典籍,你所做的也跟圣贤说的礼没有任何差错。为什麽?圣贤所制定的礼和乐都是自性流露,所以说它「本于至德」。你已经有至德了,当然你也能有礼乐。
夫子讲「吾从周」,夫子为什麽特别要挑周礼来推行?实际上这叫「以心印心」。周礼不也是至德而流露出来的礼吗?你用周礼,只是以圣人之心印自己的心,印证自己也是跟他一样。周礼是周公所制,周公是圣人,周公的心法你也得到了。孔子的境界也入了周公的境界,他只是用周礼去证明,一看,果然我的境界跟周公境界一样,这叫以心印心。这个「印」像古代的印章,一盖下去,给你做个证明,叫印证,你也跟圣人一样。
底下又讲,「又从周,即从夏商,即从太古也」。周是周礼,源自于夏商二代之礼。夏礼和商礼也都是圣人制定出来的,周礼只是在前代的礼上面做一点点增减,它的精神、它的根本还是保持不变,只是将礼现代化了。精神还是至德,还是圣贤的心法。夏礼和商礼也不是夏朝、商朝圣人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他们至德流露,所以,从周礼即是从夏商之礼,即是从太古。太古是讲到最原始,原始的是自性,自性流露。这是给我们说明礼的根源在哪里,不是圣人故意想出来规范我们、约束我们,不是,完全是自性流露出来的性德。我们虽然没有见得自性,按照圣人规定的礼而行,克己复礼,最后终有一日也能见得自性。证得圣人心法,得到至德,那麽礼就自然而然了,到那时正如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踰矩」。我们再看底下第十五章。【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这是讲到孔子入周公庙,『大庙』是周公庙。周公是鲁国最初的国君,是周成王封他的,属于鲁太祖,所以祭祀周公的庙就叫太庙。孔子入到周公庙里面,见到周公庙里面的每一个事物,每一种礼器,他都虚心请问,这是好学。
朱子讲到,当时孔子刚刚在鲁国得到聘用,所以他能够有资格入太庙助祭,他是做为官员来助祭,所以他入太庙。当然,朱子的这个说法也是根据汉儒包咸的说法。而雪公老人又引清朝阎若璩先生的《四书释地》说到,当时祭祀的时候,一定是非常肃穆,那是不允许『每事问』的。所以孔子入周公庙,他每事问,肯定不是在助祭的时候,应该是在太庙演礼的时候,平时在演习礼仪的时候孔子入太庙观礼,这个时候是可以每事问的。这个也是很有道理。结果当时有人就问,有人说,『或曰』,或是某一个人。有人说,『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这个鄹是鲁国的一个邑名,就像现在讲的县名,一个县,就是山东省的曲阜县。因为孔子的父亲曾经在曲阜县,就是鄹邑做过邑大夫,当过官,所以别人称孔子叫「鄹人之子」,就是讲他,讲孔子。这个人是讥讽孔子,说你怎麽进到太庙里面,每一事都要问人,谁说你会知礼?因为孔子知礼当时是大家都知道的,是属于礼的专家。但是肯定我们也想像出来,偏偏有人嫉妒找茬,见到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讥讽他,「你根本不知礼,你老问这麽多」。结果孔子听到以后,『子闻之曰:是礼也』。这说明什麽?这个「每事问」就是礼。这个「是」就是每事问这桩事情。
根据孔安国的注解说,「虽知之,当复问,慎之至也」。孔子虽然知礼,但是他入了太庙还要去问,这是表现出他非常谨慎,恭谨本身就是礼。这是说明孔子谨慎的求学态度,他入太庙观礼,见到有疑惑的立刻就问。这种问,就是讲的礼,因为他有恭谨之心,一丝不苟的求学态度,这便是礼。
《朱子集注》又引程颐弟子,宋儒尹彦明的话,「尹氏曰: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足以知孔子哉?」这话也讲得很好。「礼者,敬而已矣」,这是《孝经》里讲的。礼的精神,它的核心内涵是什麽?就是一个敬字,恭敬,恭敬自己,也恭敬别人。所以你看《礼记.曲礼篇》开头就说,「曲礼曰:毋不敬」。古人说,「毋不敬」三字概括了全部礼经。所谓经礼三百、威仪三千,概括起来就是「毋不敬」。孔子虽然能够知礼,但他的知礼还停留在对于典章,这些文献的认知,现在他要去观礼,「虽知亦问」,他已经知道,但是他还要问,问个明白。这是什麽?踏实,这是说明他「谨之至也」,他非常的谨慎,一丝不苟,至是到了极处。从这里我们看到夫子严谨的求学作风,这种恭谨就是敬,「敬莫大于此」,这就是最大的恭敬。怕自己有丝毫的疏忽,将来可能会做出违礼之事,所以他「每事问」。那个讥笑孔子的人,说孔子不知礼,嘲笑他每事问,这「岂足以知孔子哉?」他哪能知道圣人求学的那种心态,那种至诚恭敬的精神?所以孔子说「是礼也」,什麽是礼?「敬而已矣」。这个人讥笑孔子,你说他心里哪有敬?连圣人都不能敬,你说他能敬谁?所以这个人既不知孔子,也不知礼。他嘲笑孔子,实际上嘲笑自己而已。孔子的回答端庄而有力,也不去批评那个人,也不去反唇相讥,就说每事问就是礼,这就把这些讥讽的话给堵住。我们回头一想,确实这就是礼。
蕅益大师引李卓吾先生的话,「卓吾云:只论礼与非礼,那争知与不知?」这话也点得好。夫子,圣人一切行为造作就看符不符合礼,符合礼的就做,不符合礼的就不做,他不去争那些知与不知。换句话说,他知道也不觉得骄傲,不知也不觉得自卑,因为这个无所谓。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又有什麽关係,何必要强不知以为知?即使自己知道,再次的去恭恭敬敬的求证,再问一遍又何妨?这是更加的谨慎恭敬,这是礼。所以夫子只是依礼而行,他不会以自己知多识广而为自豪,而为骄傲。圣人谦虚到此地,不耻下问,所行所为皆符合礼。
「方外史曰:不知便问,是孔子直心道场处。若云虽知亦问者,谬矣」。蕅益大师引方外史先生的话讲,不知便问,孔子的求学作风,严谨的治学,这是直心道场处。直心就是道场,直是什麽?正直没有邪曲,真诚到极处,不虚伪,不掩饰自己,真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直心便是道场,这道场是什麽?有道之场,道所在的地方。在哪?就在你正直之心。所以,这里不是讲孔子明知故问,不是这个意思,讲明知故问这是错误的。夫子肯定他在学习当中有不扎实的地方,他自己再次求证,或者还不了解的地方去请问别人,这是他真诚直心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就是礼的精神。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学习到此地。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文章摘自:细讲论语 作者:钟茂森博士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