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为政篇》,请看第二十章。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这段话是季康子问夫子。『季康子』是鲁国的大夫季孙氏,名肥,季孙肥,他的諡号是康,所以称季康子。鲁国是三家专权,所以民心不服。季康子就问孔子,如何『使民』,使民众对上能恭敬,『敬』是恭敬,『忠』是尽忠,『劝』是劝勉为善。「敬,忠,以劝」,这个以跟与是一样的,这是讲到三个方面,敬、忠与劝。季康子三问,孔子有三答。孔子答曰,君以庄严而临民众,『临之以庄』。这个临是面临,庄是庄严,容貌端严,那麽人民百姓就能够恭敬国君。国君以孝道来教民,这个『孝』是讲以孝教民,『慈』是以慈待民,对待民众要以慈爱,则能使人民尽忠。做国君的能够『举善』,举用善人,而又教化『不能』之人,没有能力的人、没有技术的人,你去教化他,或者是没有德行的人、没有学问的人,去教化他,『则劝』,劝是什麽?是相劝为善的意思,大家都能互相劝勉去修善。按照邢昺《注疏》的意思,因为当时季氏专权,他的权力跟国君是一样的,所以夫子这个回答都是站在人君的角度上来讲,告诉季孙(季孙肥)应该如何去做。
我们来看雪公老人的《讲义》,里面有一段话讲得很好,我们来学习。他引「《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细审季康子之三问,皆在使民;而使者在君,从乃在民。君能庄临,而民自敬。教民以孝,民始孝亲;中则忠君,如子孝父矣。然君必以慈临之,如亲慈子,故曰『孝慈则忠』;否则犬马路人、草芥寇仇矣。举彼善者,教他不善者,民自相观而善;是不劝之劝」。这段话讲得非常好,《孝经》当中讲孝道有三层次,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要高、要广。
事亲就是侍奉父母,这是孝道的基石。我们的孝心在孝敬父母那里养成,然后用这个孝心去事奉国君。君就是领导,用我们现在话来讲是国家领导,乃至我们的企业、单位的领导,每个团体都有领导。这个领导就是君,被领导的就是臣,君臣之间,臣是事君以忠,忠是来自于孝的。在古代社会是君主时代,所以君就代表国家。现在我们是民主时代,不是君主,所以事君我们可以转换一个角度讲,就是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尽孝,这是在中间这个境界了。再到最上面终极的境界,终于立身,所谓立身行道,成圣成贤,你成为圣人了,这是你父母最荣耀的,这个是最圆满的孝道。
我们仔细看季康子的三个问,他问,使民敬、忠和劝,让人民都能恭敬领导,也就是恭敬自己,对自己尽忠,互相都能劝勉为善,都是什麽?在使民,他希望民众要这麽做。使民者在君,这领导是领导人民,领导百姓;百姓是跟从,上面的人怎麽做,下面的人就跟着做,上行而下效。所以孔子回答,对着他的敬、忠、劝三问,他回答第一个是「临之以庄则敬」,这是讲君能庄重的、端严的面对人民,人民自然就能够恭敬,恭敬谁?恭敬这个君。庄重的内涵是仁德,有仁德的人才能表现出庄重、庄严,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个是由衷的,不是故意在那里做表演。表演一次、二次是可以,能够让人民迷惑,迷惑一时,不能迷惑长久,人家看久了知道你是装的,对你怎麽有恭敬心?
你要使人民尽忠的话,要有孝慈。孝,教民以孝,这个教有身教、有言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你自己要做孝子。你先做到再说,人民才能敬服,才能跟你学,人民才能够孝亲,这叫做事亲。事亲是自己先做个好样子,让人民也能事亲,「始于事亲,中于事君」,中则忠君。这个是由孝心到忠心,其实忠和孝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对父母是孝,对于君国就是忠,所以忠君就如子孝父,道理是一样。我们希望人民尽忠,这个领导必定要以慈面临人民,就是对待民众要有慈爱心,所谓君仁臣忠。做领导的要仁慈,要爱护百姓,百姓才能够忠于领导,爱戴领导。所以君对民就如同父对子,父慈子孝。你看先讲父慈,再讲子孝,父如果不慈,很难有子孝,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凤毛麟角。像舜王、像闵子骞,这是父不慈但是子能孝,这是凤毛麟角,太少。想要子孝,儿女孝顺,必须是父母也要慈爱。君和臣、君和民之间也是如此,君对民以慈,民就能够对君以敬忠,所以讲孝慈则忠,这是讲到君臣相处之道。臣包括臣民,百姓也属于君所统治领导的范围当中,如果这个关係被破坏了,大家没有在君臣当中尽到义务,譬如说做领导的,把自己的下属当作犬马一样,那麽下属就把领导当作路人;如果领导把下属当作草芥,这是完全没有价值,那麽下属就会把领导视如寇仇,仇恨、怨恨就来了。
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君臣关係、领导与被领导的关係,必须做领导的先要以慈爱对于下属。在任用人方面,必须用善人,举善荐贤;对于不善的,也不能够遗弃,要去教他。要知道人本性本善,他为什麽变得不善?是因为习性使然,《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你如果不好好教他,他这个本性本善就逐渐逐渐被蒙蔽,显发不出来了,而那个不善的习性就起来了。通过教育,就能够使他们从不善的习性回头,回归本性本善。教育最重要的是身教,做个好样子。谁做好样子?领导要身先士卒做个好的表率,带个好头,那麽人民自然相观而善。这个观是观摩,相观而善谓之摩,观摩里面包括效法,看到你做好样子,他也生起向往、效法的心,然后他也转变自己,这个比劝就更好,是相观而善,不是相劝而善。相劝而善,这里面还着重在言教,相观而善着重在身教。他看到你做好样子,然后他跟着你学,这比你教他,用语言去讲,效果要强。所以父母教儿女,老师带学生,假如说儿女不听话,学生调皮捣蛋,做父母、做老师的得自己反省,我是不是做了个好样子?我自己没做到,怎麽能要求他做到?我自己做到了,他自然相观而善,看到我这个样子,他也就善了,潜移默化,这是真正的教育。
朱子对这章解释说,他引张敬夫先生的话,「张敬夫曰:此皆在我所当为,非为欲使民敬忠以劝而为之也。然能如是,则其应盖有不期然而然者矣」。这话说得好,使人民能敬、忠和劝,怎麽做?从我做起,我自己要做到对民以庄,以庄敬对民;以孝慈教民、待民;举善而教不能。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所当为,本来就应当这麽做,不是为了使民敬忠以劝才去做,为了这个目的去做的话,这都已经落到第二层了。本来就应当这麽做,没有目的的,为什麽?这是性德,是我当一个国君应尽的义务。有这种存心,就做得更真诚,没有丝毫的伪装;有目的,真诚心总是欠一分。当然话也说回来,有目的去做,能够做到,这也很不错了。就是说,如果为了使人民恭敬自己、尽忠于自己、相劝而善,为了这个,真的由衷的去好好修身立德,教化人民,也能得到很好的结果。但是,你自己不是圣人,圣人绝对没有要求别人的心,不会有想着要达到自己某种目的的心,完全是随顺自性而为,没有起心,没有动念。你果真是努力去自己这麽做,会不会有这个结果?一定会的,有其因必有其果,而且这个果是不期然而然,你没有去期许它,没有这个目的,但是它也能实现,你修这个就得到这个,自然而然。就像在空谷里叫一声,必定听到回音,什麽道理?自然而然。所以圣人只求修省自己,他不求去修民,这真正做到以修身为本,心没有往外攀缘。季康子问这个话,是因为他心有往外攀缘,他希望达到自己的目的,希望外面的境界符合自己的心意。虽然是善的,但是做得再好,都是离圣人的境界很远;把这个有求之心放下,你就能回归自然。蕅益大师更加发明了这点,把这点阐发得更明瞭,他讲「临庄,从知及仁守发源。知及仁守,只是致知诚意耳。孝慈,举善教不能,皆是亲民之事,皆是明德之所本具。可见圣门为治,别无岐路」。这是教导我们处处回归本性,蕅益大师《点睛》注解处处指归自性。临庄,这是《论语》讲「临之以庄」,对待人民要以庄严的外表。庄严是从知与仁守发源,也就是知和仁守是他临庄,庄严临民的源头,根本。这是出自于《论语》里面一段话,在「卫灵公第十五篇」讲到,「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这里夫子为我们讲到未善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这个知是智力,及之这个之讲的是天下、国家,就是用智力而得到天下国家。当然得天下的天子、领导,肯定是智慧超群,他靠智力得天下,但是不能以仁守之。我们讲打天下容易,保天下难,守天下难,守天下要以仁守,仁爱。我们看到历史上很多君王,他有超人的智力、有强悍的武力,他夺得天下,但是他没有仁爱心,把国家治理得一塌煳涂,人民百姓都很怨恨,而有怨不敢言,这个时间维持不久。你看秦朝建立,秦始皇也是智力超人,得到天下,没多久他这个天下就失掉了,为什麽?不仁。他以苛刻的法律进行强权政治,不仁,就不能守天下,「虽得之,必失之」,得到天下也必定丧失掉。所以,要保全天下,必须以仁守之,就是现在我们国家提出的以德治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否则守天下不容易。「知及之,仁能守之」,你又达到智,又有仁了,以仁来守天下;「不庄以莅之」,不能够庄严的面临民众。这是特别讲到国家领导人,自己要修身修得好,从内心到外表都是庄严出现在人民百姓面前,人民百姓才会尊敬你,这第二层次。第三个层次,「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智力他有,又有仁爱心,又能够庄严的去面对民众,但是「动之不以礼」,你的行动,你所做所说没有能够完全符合礼,这也是「未善也」,不能尽善尽美。譬如说恭敬人,这是好事,但是「恭而无礼则劳」。你没有一个礼度,恭敬没有礼度,这也属于失礼,而且自己变得很劳累,所以要懂礼就很重要。所以夫子是提倡以智得天下,以仁守天下,以庄敬对民,以礼治国(礼治比法治要强),这才叫尽善尽美。
所以蕅益大师讲的「临庄,从知及仁守发源」,知与仁守出自于孔子的原话。知和仁守是庄敬的根本,没有智慧、没有仁爱心,怎麽可能有真正的庄严?庄严是个外表,智慧、仁爱是内心,仁爱也是慈悲,慈悲跟智慧,这是人境界的一个标准,看我们境界高不高,就看这个,这都是自性中本有的。怎麽得到智慧、仁爱和庄严?只是致知诚意。致知和诚意前面有格物,格物就是真正放下物欲烦恼,然后才有致知,才有诚意。致知是你能够良知现前,诚意是你真正大公无私,表里如一,这才是庄严。
孝慈和举善、教不能,都是亲民之事,《大学》之道里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你如何明明德?你能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能明明德。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都是亲民,帮助众生。怎麽帮助他们?用孝、用慈,这都是性德,教他孝敬,教他慈爱。举用善人,教那些不善的人,教和举都是对民众的仁爱心。这些事情统统都是明德所本具,明德里头,明德就是性德,本性中本有的德能,自性无所不具,含容一切。所以这里讲的所有的这些德能,临庄、知、仁守、致知、诚意、孝慈、举善、教不能、亲民,全都是明德里本来就具有的,统统是性德,只要你能证得自性,这些都能够圆满落实。所以可见得圣门为治,别无岐路,这讲到圣治,圣人治理天下没有别的路径,只是自己明明德。你明明德了,这些性德统统都能够流露出来,自然天下大治。
蕅益大师下面又讲,「此节三个则字,上节两个则字,皆显示感应不忒之机,全在自己」。这又导归自性,这一节讲到三个则字,就是「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三个则字,跟前面一章讲的「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都是教我们如何治理天下,治理天下跟治理自己不二。所以「感应不忒之机,全在自己」,怎麽治国平天下?就是个感应之理,自己身修好了,家国天下全都修好了,一个则字就讲到因果同时。因和果不爽,没有差错的,这就是「感应不忒之机」,感应道交。这个做法还是从我自己做起,全在自己,一个全字,没有外在的,全是自己分内事。这是又一次的教导我们,从我做起,我修好了,天下就修好了。圣人千言万语,反覆强调说明的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一个身修好了,一切都好了。
文章摘自:细讲论语 作者:钟茂森博士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