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时间:2023-03-11 10:26   编辑:钟茂森   点击:

这一章是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品德而言,君子是有德之人,小人是无德之人。在《论语》里面,把君子和小人对比着来说,有很多的章节。这里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讲周和比两个字,什麽叫周,什麽叫比?古注里面有不同的说法,都说得很好,我们可以合起来看,这样去体会君子之德。

 

 

 

首先一个,周和比当作公和私来讲,这是第一种讲法,周是公,比是私;也有的讲是义和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义和利来讲;也有的说普遍与偏党,周是普遍,比是偏党。雪公老人主张依公私这种讲法,周是讲公,比是讲私,君子大公无私,这就是「周而不比」,小人是反过来。所以君子办事,存心都是为公,没有私心,没有自私自利;平时修养,也是致力于去其私心、存其公心,这就是周而不比的意思。小人办事,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他不是第一念为公,在公与私有冲突的时候,他选择私而废弃公;没事的时候,小人心里所想的、所盘算的都是自私自利的这些打算,没有为社会大众、为天下人考虑过,这叫比而不周。为什麽小人会这样?他心量太小了。为什麽叫小人?小心量,只想到自己,顶多想到自己一家,再大的他就想不到了,他不愿意去想。君子心量大,起心动念为天下,他不是为一身、一家、一国,他是为天下。圣人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他所想的不止一个天下。一天下就一个地球,还是小,地球以外的其他的星球、其他的世界呢?所以这心量还不够大。圣人心量是涵盖整个宇宙,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周而不比,这周到极处了。

 

 

 

雪公又引古注孔安国的说法,这是西汉的经学家,孔老夫子的十世后裔,说「忠信为周,阿(音婀)党为比」。君子忠信,主忠信,这讲他的内心公正、正直,言而有信,这是周的意思;这阿党的阿是曲媚,阿谀奉承的阿,喜欢攀缘巴结,党是结党,这是小人的行为。

 

 

 

又引《皇疏》,皇侃的注疏说,「周是博遍之法,故谓为忠信。比是亲狎之法,故谓为阿党」,这是解释孔安国的意思。为什麽能够有忠信?因为他心量广博周遍,心量很大。他为公,不是为私,他就有忠信;如果心中有偏私,这心就不正了,不正就不能忠。心上面有一个中字,这讲到心是摆在中正的位置上,叫做忠心。为什麽会不忠?就是因为心有私;心不忠,言就不信。这个阿党就是讲亲狎之法,我们看到小人喜欢跟人巴结、讨好,见到达官贵人立刻就起阿谀奉承的心,跟他亲近。这个亲狎,狎也是亲近,亲近里头没有庄重,外表不庄重,内心没有忠信,完全是为了依附这些权贵,得到自己的利益,不外乎为名闻利养,这种人孔子谓为小人,不齿。

 

 

 

皇侃又引古注讲,「理备故称周,无私故不比」,这都是解释周和比的意思,我们多种注解合起来看,去体会里头的意思。理备就是得到天理,能够得到天理,心就正,天理是什麽?知道天下与我本为一体;再广博的来说,宇宙万物与我一体,所以谈这个私没有意义,根本就没有私。我们讲无私,「无私故不比」,无私,本来就是无私的,本来是一体,哪有私可言?有你、我才有私,有自他分别才有私。本来宇宙是一体,根本分不出自他和你我,所以本来是无私。只是我们现在迷了,迷了之后产生一个妄想,把这个一体的境界一分为二,这是我、那是他,产生这种分别,然后再执着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就产生了,这叫我执。执着「我」就肯定有执着「人」,没有我执,哪有人?人我本来不二。所以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自然就大公无私,不是说勉强而为之;只要觉悟,立刻就能放下私心,立刻你就成君子,你就周而不比了。

 

 

 

所以转凡成圣在你一念之间,总在觉与迷之不同。圣凡哪有什麽不一样?圣人和凡夫都是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吃饭、睡觉、工作,唯一的不同就是圣人觉了,凡夫迷了。觉什麽?觉悟了天理、真理,原来宇宙与我不二,所以自然就有周而不比,这是性德流露。小人迷了,以为有我、有他,然后执我排他,这就比而不周,所以这就苦了。迷了之后他就造业,造了业之后结果是苦,正如《论语》讲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长戚戚是种苦。君子坦然,胸怀坦荡,没有忧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正不惑、不忧、不惧,坦荡荡,君子的受用;小人长戚戚,心中充满了患得患失,所以他是常存着疑惑、常存着忧虑、常存着恐惧,这叫做「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你看觉和迷,这就把圣凡分出来,他的受用天渊之别,所以,小人可怜,一定要懂得道理。不学圣教,不懂这些道理,把它忘了,忘了之后君子的受用立刻失掉,立刻就堕到小人去了。雪公又引刘氏,刘宝楠的话,「阿党与忠信相反,正君子、小人性情之异」。这个阿党和忠信是讲他存心不同,小人存的心是谄媚、巴结、阿党的心(阿谀奉承、结党营私叫阿党);忠信是君子的存心。存心不同,性情就不同,君子的性情坦荡荡,温良恭俭让,待人温和、存心善良、持身节俭、待人恭敬、遇事礼让,温良恭俭让;小人反之,性情暴戾,性格不温和、急躁,容易冲动,心里不善,充满了私心。因为有私心,又急于获得成果,所以性情就急躁,对人就不恭敬,没有礼貌,他忘了这个礼貌,为什麽忘了?因为心里存有私虑私念,私心杂念,他就忘记了礼;用度没有节俭,会奢侈、会浪费;与人相处好争利,不能够礼让、不能谦让、不能忍让,就是从这里我们来看君子与小人的性情。而关键不是说去看人,不是拿《论语》的这些话去量度别人,那不是圣人的本意;圣人是让我们去回头反求诸己,想自己有没有是小人。怎麽看?从这些地方看,看自己存心、看自己的性情、看自己的行为,然后如果有问题,赶紧改,把小人的这些东西放下,你就是君子。

 

 

 

朱子的解释在这段话里面讲,「周,普遍也。比,偏党也」。这就是雪公讲到的周和比第三个方面的意思,就是周是普遍,比是偏党。普遍是讲他的心量,他大公,没有私心,没有小我;偏党,偏是偏私,有偏私他一定会结党,谁能投其所好,他就跟谁结党,这叫比。「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釐之差耳」。周和比都是讲跟人交往的时候心里的那个意念,与人交往,如果从表面行为看,可能君子和小人行为都差不多,跟人亲厚、亲近的时候,也能厚待别人,可是存心就截然相反。君子是周,周是公心,公是平等的,他对任何人都是这样厚待、恭敬;小人比,是私心,他是有分别的,不平等。你是一个权贵,他就对你厚待,对你恭敬;你要是个贫贱人,没地位的,他就看你不起,都不看你。所以君子和小人之所为,这所为是讲他的用心,不一样,如阴阳昼夜之相反。这个相反,不同的分水岭,就在于这一念公与私之不同,所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君子与小人,唯在这一点存心处。

 

 

 

「故圣人于周比、和同、骄泰之属,常对举而互言之,欲学者察乎两间,而审其取舍之几也」。圣人,具体而言是指孔子,《论语》里面,孔子讲君子与小人,常常做对比。这里举出三种,周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和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骄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从这里我们就去体会君子与小人之不同。周比,我们这里说,就是公心与私心,虽然周比,古注有三种不同说法,其实它们都是相通的,都讲一个,公和私不同。和而不同,这个和是和谐,同是相同,君子只需要和谐,他不必要求每个人都一样。譬如说一家人,先生主外,男主外;太太主内,女主内,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就不同,可是也能和。君子能够有包容心,包容不同类型的人;如果非要相同,肯定不和,小人就同而不和。

 

 

 

譬如现在我们希望宗教和谐,一般我们中国讲五大宗教,有佛教、道教,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是国家承认的五大宗教。这五大宗教不同,他们用的经典、教义、宗教的仪式,各方面都不一样,但是能不能和谐?能和谐,只要大家能够相互包容,都共同为辅助社会和谐发展而努力,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方向,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互敬互爱,这就能和谐,不是一定要都一样的。每个宗教对其他宗教都要尊重,每个宗教里都有好东西,而且你仔细看它的教义,其实在义理上它们都相通,只是说法不同。说法不同,这我们能想像出来,因为这个宗教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那里的人民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的原因,所以产生的宗教不一样,但它们都是教育,社会的教育,都教人断恶修善。

 

 

 

有一次我们恩师在宗教论坛上跟大家分享,他说不同的宗教就好像一只手五个指头,假如这五个指头代表五个宗教,在这指头上看每个都不一样,拇指是拇指,食指是食指,长短不一样,肥瘦不一样,功能它们也不一样。不同,是在表面上不同,可是你从教义往下探索,一直去深入,一直到掌心,发现原来是同一个手掌。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这不同的部分,要深入到根,根是相同。根是什麽?儒家讲的,这就是性,「天命之谓性」的性,道家讲的道,佛家讲的真如,不同的说法;基督教讲神、上帝,伊斯兰教讲这是阿拉、真主,说法不一样,讲它的意义、意思都是一样。所以我们要做君子,和而不同,不能够搞统一化,「你都得信我这个宗教,那个宗教就是邪教」,你这麽一说,自讚毁他,一定不和谐,搞得社会大乱。就好像五个指头,伸出来就不一样长短,你非得说我要同,把全部切得整整齐齐的,像什麽话!

 

 

 

骄和泰,「君子泰而不骄」,泰是什麽?他舒坦的样子。平时君子有谨慎的时候,也有放松的时候,放松时候他不会骄慢、不会放逸、不会看不起人,放松的时候还是很和乐,谦和的样子。小人反过来,心里很骄慢,看不起人,遇到情形就很紧张,不能放松,骄而不泰。这都是举出一对对比,让我们去思惟君子与小人之德,然后就有取舍了。你识别两者之不同,你就知道怎麽取舍,怎样去学习君子。这是学儒,首先我们得把自己从小人变成君子,不能甘心当小人;当上君子之后,然后再往上,怎麽样把自己变成圣人。

 

 

 

蕅益大师在注解里面引用佛法的义理来诠释说,「生缘、法缘、无缘,三慈,皆是周。爱见之慈,即是比」。这个出处,在很多的经论里面有讲到,讲到三种慈悲。像《大智度论》里面就讲到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叫生缘、法缘、无缘,三种慈悲。什麽叫众生缘慈?慈是慈悲,这是缘众生的相而起的慈悲,慈悲是爱心。佛法里面不用爱心,而用慈悲,这是避免了情在里头,慈悲里面只有智慧,他不用感情,爱心里头有感情。因为有众生的相,譬如说看众生如自己的儿女,这有相,你生起这种慈悲。《弟子规》讲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把一切人看作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儿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众生缘慈,这就很难得了。有这种存心,也是属于世间圣贤存心,汎爱众;如果是小人的话,他不会爱众,他只爱自己亲近的人、喜爱的人。法缘慈,这个法是真理,认识了真理,知道一切相本空,众生是五阴假合的现象,众缘和合所生起的现象,当体即空。只是众生不觉悟,产生了虚妄的分别执着,迷惑造业,造业受报,所以圣人看到了怜悯他,令他能够离苦得乐,这是基于法缘慈,依法而起的慈念。

 

 

 

无缘慈,所谓的无缘大慈,无缘,缘是条件,没有条件的慈悲。圣人是心无所住,不住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过去、现在、未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法他不住,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心无所缘。在无缘的心中,生起悯念众生苦的慈悲,所谓无住生心。因为众生不知诸法实相,不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虚妄造业,造业必定受果报,这很可怜。所以圣者慈悯众生,要来救度,令众生也懂得诸法实相,生起菩提智慧,也就离开痛苦,离苦得乐。这所谓的三种慈悲叫周,所以这个周,不仅是心量广大,还有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

 

 

 

爱见之慈,有情爱的知见,这种所谓的慈悲,爱缘慈悲,像父母爱儿女,这是爱产生的慈悲,有条件的。因为他是你的儿女,所以你才爱他;不是你的儿女,你就不爱他,这是产生爱见当中的慈悲,这是小的,叫比。所以学圣学贤要拓开我们的心量,不能有爱憎之心,不要有分别之心,一切众生我们都能爱,至少要做到众生缘慈;再有般若智慧,视一切法空,你就有法缘慈;心无所住而生大悲之心,你就是无缘大慈,你就真正成大圣。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为政篇》,请看第十五章。

文章摘自:细讲论语               作者:钟茂森博士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