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间:2023-03-08 14:47   编辑:钟茂森   点击: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为政篇」第十一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章是讲如何来学习。这个『温』就是温习;『故』是所学的学问,已经学过的;这个『新』,就是所学而新有所得的这些学问。譬如说我们读书,已经读过的书,我们再加读诵、思惟,古人讲温书,就是温故;尚未读过的书,现在正在研读,以求了解书中所载的道理,这就是知新。所以温故、知新是随时吸收新知,而又研究已得之学,新学的,必定是在已经学过的学问基础上再提升。不断的温故而知新,这是好学,如此好学,就可以为人师。

 

 

 

朱子的《集注》里面讲,「温,寻绎也」,这个寻绎就是回顾和研究的意思。「故者,旧所闻」,就是过去所闻的、所学的;「新者,今所得」,现在所得的。朱子讲「温故而知新」的说法有他新颖之处,他怎麽说?「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他这里是由温故来发明新的意思。他说「学能时习旧闻」,学了道理,能常常来温习,这个习,粗浅的来讲是温习,再深一步讲,这个习有练习、实践的意思,落实的意思。就是把所学的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待人处事接物都能运用你所学的,这叫学能时习旧闻。正如「学而篇」第一章讲的,「学而时习之」,这是讲到温故,不是说只是记在口上,口里能讲;这里是你真正入了心,而落实到自己的行为当中,你就「每有新得」了。圣贤学问果然能够落实,能够运用到你的待人处事接物当中,你才有新得,这个新得就是你有悟处,你真正能够实证圣贤的道理。这个圣贤的道理,不只是圣贤人的境界,你把它转成自己的境界了。

 

 

 

学问包括信、解、行、证四个阶段,首先我们能相信圣贤人所说的话是真理,然后你去理解。如果只停留在信和解上,这不能叫真实学问,这就是后面讲到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真正真实的学问是什麽?你要去行,你要真干。譬如说圣贤教我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真正落实到自己的心行上,你真干;行有所得,就是夫子(朱夫子)这里讲到的每有新得,这个「得」是你真正证得了。信解行证,证是什麽?证明,证明圣贤所说的是真的,你自己真有体验。「则所学在我」,这个学才是实学,变成我自己真正的学问了,不是圣贤的学问,是我的学问,换句话说,你不知不觉入圣贤之域了。运用这些圣贤道理,其应无穷,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你都能运用,你都能发明圣贤之道,这种人才可以称为人师,你可以真正做人的老师。所以朱子这个见地很难得,不是说我在读圣贤的典籍,不断的温习、不断的背诵这叫温故;又不断的新学一些知识,这叫知新,这个讲得浅。朱子悟到,温故知新是你真正要落实圣贤学问,然后你有新得,这个新得的体验就是知新。知新从哪来的?从温故得来的,也就是你真正学了之后,去实习、去真干,这才有新得,你才有知新。

 

 

 

朱子在底下又反面来更加加强这个论点。他说,「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什麽叫记问之学?我们读《论语》,字都会念,念得很熟都能背诵,意思听讲之后也能懂,甚至能讲给别人听,但是自己都没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悦乎,没有这种体验,只能叫记问之学,这是你记来的,你博闻强记,你记性好,你记得多;不懂的你就问来、你就听来,但是它没有真正变成你的存心、你的行为,所以只停留在表面,叫记问之学,无得于心,心里没有真正的体验。我们的恩师对记问之学,送一个很好听的名称,叫儒学。你是学儒学的,学得也不错,《论语》可能从头到尾倒背如流,讲得也能头头是道,甚至讲得倾倒一片;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烦烦恼恼,「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他还是长戚戚,心里很多忧虑烦恼。《大学》里讲的,心里充满了好乐、忿懥、恐惧、忧患,心不得其正,身不得其修,家也不能齐。怎麽家不能齐?你看,《论语》学得很多,可是夫妻间还常闹矛盾,跟父母、兄弟、儿女关係都处不好,这家没齐。人家学圣贤之道学得不亦悦乎,我们学得不亦烦恼乎,这怎麽能说有得于心?统统叫记问之学,搞儒学,不是学儒。儒学和学儒这两个字一调换,意义完全不一样。学儒是什麽?真正向孔老夫子学,向圣贤学,入他们的境界,你就真正得到不亦悦乎。

 

 

 

所以,记问之学所知有限,你所学的只能叫知识,知识很丰富,读得多、记得多,但是那不是你的,是孔老夫子的,是圣贤人的;而且你所知的也有限,你有所知,就有所不知。圣贤之学,它是圆融的学问,一通一切通。譬如说《论语》四百九十二章,你从这一章入手学到底,你就通到自性了;通到自性,《大学》说的能「明明德」;你明德一明,统统都明瞭,那叫开悟。所以,任何圣贤的道理拿来,马上你就懂得它的意思,你就能跟人讲,讲得一点也没错;甚至拿世间任何一个学科的书籍来看,你都能看得懂,一接触就明瞭,为什麽?智慧现前,这是明德的作用。你能明明德,这个作用大用无方,这时候就是无所不知,真正通达心性的学问。没通到自性,所知还是有限,有所知、有所不知,而且所不知的比所知的要多得太多。《礼记.学记》里面有一句讥讽的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你不配做别人的老师,为什麽?你都没通。什麽人有资格称为老师?通了自性,他开悟、他明明德了,他已经完成大学之道,这个人是圣人,他才能够堪称人师。没达到这一点,都叫学生,圣贤的弟子。所以学,贵在落实,贵在力行。力行,我们下手处不要好高骛远,就用《弟子规》,这就是最好的起步。你看《论语.学而篇》第六章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就用「学而篇」第六章这章来做为总纲领开解,从七科来开显,第一个是孝、第二是悌、第三是谨、第四个是信、第五是爱众、第六是亲仁、第七是学文,这统统都是教我们去落实的,你真正这样去落实,你才是真正圣贤弟子,孔门弟子。

 

 

 

你去学习圣贤的典籍,边学边做,学有新得跟人分享,这还能勉强称为人师。因为你温故而知新,你真有所得了,你讲出来的不是记问之学,是你真正在力行当中的体验,分享你的体验、分享你的新得,但是这个人师不圆满,还是在学习的阶段当中。如果没有去力行,就不能叫人师,有一句好听的话,叫经师,你能够讲圣贤经典,讲解的也没错,这叫经师,这个经典你可以写论文、写书,你能被评上教授。经师,古人也讲,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要学习圣贤之道、从事圣贤教育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经师这个层面,要做人师,就是我们老师讲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的学问能堪称人师,你要力行才行,你的行为可以做为世间人的榜样、模范。所以「学记」里面的「不足以为人师」这个意思,跟「温故而知新」也互相发明,让我们正反两方面去理解什麽才是师。这个师最低的标准,温故而知新,你把所学的道理真正去力行,才有新的体会,这叫知新。可以为人师,这「可以」两个字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这是夫子讲的最低标准,勉强可以称为老师,人师。如果你没有去力行,就不可以为人师,即使我们是学富五车,知识很广博,一切经都能够背得滚瓜烂熟,都能够讲解得天花乱坠,都不能称为师,为什麽?没有所得,没有新得。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注解里说,「观心为温故,由观心故,圆解开发,得陀罗尼,为知新。盖天下莫故于心,亦莫新于心也」,这个话讲的道理很深刻。蕅益大师讲「观心为温故」,你看,一开始就把孔夫子的意思拉到心性上来讲,真是处处指归心性。观心,这个心可以叫真心,也可以称妄心。真心是宇宙的本体,一切宇宙万物唯心所现,这个心是真心。真心无相,是空寂的,老子称为道,他说「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老子讲,道是宇宙的本体,可是大道无形,没有相的,我们的六根没办法去接触到,也就是眼根看不到,耳根听不到,鼻根嗅不到,舌根尝不到,身体,身根触摸不到,意根,就是意念,想像不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没办法缘到心性,所以我们称心性是无相、是空寂,你想都想不到,你一想,已经落到妄心里面,妄心是动的,念头刚起就动了,妄心是没办法体会、了解真心的。所以六祖大师讲这个心,他叫自性,讲的是同一桩事。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来是清净,何期这个意思就是想不到,真没想到自性本自清净,就是无形无相,六根都缘不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们每个人统统具足自性;「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它不生也不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它从来没有动过,没有来、没有去;「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宇宙万物一切现象,都是心性所变现出来的,怎麽变现的?一动就变现,这一动就是妄心起来了,妄心就现出相。所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华严经》上讲的。所现,是讲它的能力,它的功能。心,真心本性有能现的这个功能,但是它要有一个缘,这缘是什麽?妄心,妄心一动,它就能够变,变现出境界了。变这个功能,还是源自真心,所以所变现的宇宙万物,你说它是真心变的也行,妄心变的也行,因为本来分不出真妄,真和妄是一不是二。从能力,变现的能力上讲,是心性的能力,是真心,这是因;缘是妄心在动,一动就现相,因缘和合。可是又分不出真和妄,因为离了真就没有妄,就是离了能现的心性的这个功能,妄心也就没有了,没有作用了;离了妄,真也找不到,本自空寂,所以真妄和合,真妄不二。这一切宇宙现象,都是真妄一起变现,所以《华严》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识就是妄心,它是所变的。

 

 

 

你能真正观心、识,了解宇宙万物原来就是心识所变现,这叫温故。直截观宇宙的理体,原来是本自空寂的心性,当中忽然出现念头,这是妄心,念念相续而产生宇宙万有的相续相。你这样观心,「由观心故,圆解开发,得陀罗尼」,你就能圆解了,圆解什麽?宇宙万有的道理。宇宙怎麽来的、生命怎麽来的、它往哪里去,这些统统都明瞭,这就是朱子讲的穷理了。穷理是一切理都明白,也就是圆解;开发,开是开悟,发是发明,一切宇宙万有的真相,你无一不晓、无所不知。「得陀罗尼」,陀罗尼是印度语,是个佛教用语,它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叫能持,又可以翻成能遮。江谦先生的《补注》讲,「持善令不失,遮恶令不生也」,这就是陀罗尼。就是我们的心念念都善,执持着善念,不令它失掉,这就是夫子讲的择善固执。念念都是善念相续,昼夜常念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就是持善令不失。陀罗尼又有能遮的意思,遮是遮止,遮恶令不生,对于恶法、恶念能够止住,不生恶,不去作恶,这是讲到陀罗尼。我们知道心性起作用是性德,性德的流露是纯善,所以真正能够证入心性,也就是这里讲的圆解心性的道理,开发自性的性德,那麽一切恶都永断,一切善无穷尽的相续,蕅益大师说,这叫知新。又说「盖天下莫故于心,亦莫新于心」,这个故是已知的,已知的不离心性;未知的是新,未知的今已知了,未知的还是不离心性。一切法不离自性,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讲温故、讲知新,都是不离心性。

 

 

 

江谦《补注》讲,「温故者,明其不变之体。知新者,妙其随缘之用。温故是正念真如,知新是善行方便」。这个《补注》补得好,他讲到温故就是明心,不变之体就是心性,它本不动摇、本不生灭,这是讲到不变。心体不变,所以温故就是明心见性;知新,证悟心性之体,这样便能有无穷妙用,他能够随缘,随什麽缘?随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着的缘,而现无穷尽的境界,所以它能生万法,怎麽生?随着缘来生,随着妄想分别执着,这都是妄心,随着妄心生,真心不变,不变而能随缘。这个随缘是从它的用上讲,不变是从它的体上讲,所生的万法是它的相,体、相、用都是不可思议。所以真正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他能够于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而能变应万物,这就是随缘妙用。所以温故是正念真如,证得真如的理体,念念不离自性,叫正念真如;知新是善行方便,想到随缘,跟一切众生接触往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应以什麽身得度,他能现什麽身而为说法,无穷的方便,这叫知新。我们从这里看到,蕅益大师把夫子的温故知新提到心性高度,达到这种境界才可以为人师,这个师是天人师,天上、地上都尊他为老师,三界至尊的。在佛教里面有一个尊号就叫佛,佛陀,所以佛陀叫大师,为什麽?他证悟了心性,他有无穷的随缘妙用。

 

 

 

所以,学圣、学贤的境界,我们要知道,它有一个至极圆满的境界,这是我们的目标;而具体下手处,还是要按部就班、按照次第,而不能够一步登天。一步登天、好高骛远就是什麽?口中步步空,行来步步有,嘴上能说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能证心性,可是日常生活中连《弟子规》都没做到,充满了妄想分别执着,这种人充其量叫搞佛学,不是叫做学佛;学佛就是放下,明心见性其实不外乎就是从放下功夫得来。

 

 

 

本性,这个心性本有,现在我们这个心性不起作用,得不到随缘妙用;但是,虽然它不起作用,它还在,它没有一刻会消失,它是本不动摇、本不生灭。所以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在《华严经》里讲到,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他叹奇,奇妙,一切众生,包括你、包括我、包括他,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如来智慧是圆满;德能圆满、相好是圆满,这是讲到福报。福报和智慧都圆满的,但是现在为什麽显现不出来?这是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虽然这里没讲分别,但是分别含在其中。妄想分别执着本来没有,现在要把它放下,能不能放下?决定能,它本来没有。本来有的,你说不能放下,还说得过去;本来没有的,就一定能放下。

 

 

 

释迦牟尼佛一下子就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了,他的心性就圆满证得;也就是他温故一下子就做到,知新立刻就圆满,心性全体显现,大用无方,随缘妙用,善行方便,统统圆满。我们根性比他差,不能一下子全部放下,佛告诉我们一步步来,先从断执着开始。执着就是非得怎麽样,很强的个性,要控制、要佔有、要支配,这些念头是执着。执着里面分善、分恶,我们先要放下恶,断恶修善,从这里开始,把自己的毛病习气统统改过来。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这是断恶,断恶就是修善,把恶断除掉了,就执着到善上,择善固执。

 

 

 

接下来把善也要放下,如果你要执着善,你就不能提升,充其量你可以称为世间的君子,可是真正圣贤的标准没达到。把善这个念头也放下,就不执着了,怎样才能放下善的执着?为善而没有执着善的念头。为善是应该的,本来就应该做的,不会觉得我在作善、谁在得我的好处、我在布施什麽东西给别人,这些念头统统放下,这就是不执着善而去行善。接下来把分别要断掉。执着澹了,要把善的分别放下,是非、善恶、好丑都放下,就是善恶皆善、好丑皆好,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没有好坏,都是好,顺境、逆境皆是善,心里面没有那种分别、执着的念头了。进而再提升,把起心动念都放下,境界现前的时候,能够保持我们念头不动,这个功夫就很高,我们凡人达不到。凡人见到境界现前,你说怎麽能不动念头?譬如说,把书拿给你看,你见到了,你肯定动念头,这一动念头就是妄想;然后起个念头,「这是《论语》,这是本《论语》书」,这是分别;然后,「《论语》是好书」,分别又强烈了,就有好丑、有善恶了,有好的肯定有坏的,有善的一定是有恶的,这念头里就有了分别;再往下,「这是好书,我要好好的去看,我去认真的学,我很喜爱这本好书」,这就是执着,但是这个执着是善的,能够这样做,世间善人,是君子,总比执着恶的好,总比喜欢恶的书要好。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妄想、分别、执着是这麽来的。

 

 

 

这里江谦先生讲到,「温故者,明其不变之体」,念头都不动。见到书来了,就像镜子一样,用心如镜,照得清清楚楚,但是它里头没有念头;这个书拿走了,又保持原来的清净。照的时候,有没有起妄想分别执着,说「这是书」?没有;书拿走了之后,镜子里没有任何印像,所以才有随缘妙用。温故而知新,到了这个层次,可谓圆满,这个学问到这里就叫圆满,上头没有了,是最圆满、最至极的学问,你就成大圣人了。

 

 

 

今天上半堂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谢谢大家。

文章摘自:细讲论语               作者:钟茂森博士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