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

时间:2023-01-28 09:59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是叶(音社)公跟孔子的一段对话。上一次在十六章里头,我们也介绍了叶公,他是叶这个地方的领导者,原来是一个小国,后来归属于楚国,叶公是楚大夫沉诸梁。在这里他向孔子说,『语孔子曰』就是对孔子讲,『吾党有直躬者』,这个直是正直;躬,根据郑康成的《注解》,这是一个人的名字,就是在叶公那个地域,这个吾党,党是当乡党来讲,就是说我们这个乡有一位很正直的人,他的名字叫躬。郑康成的《注解》里面,把那个躬作弓箭的弓字来讲,这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正直在什麽地方?叶公说,『其父攘羊』,这个攘有夺取的意思,羊牠自己跑来了,结果躬的父亲就把这个羊夺走,这是属于偷盗。『而子证之』,就是这个儿子,就去证明他的父亲偷了羊。这是叶公认为这个儿子很正直,连他父亲偷羊他都要去揭发,显示所谓大义灭亲。孔子听到叶公这样的话就说,『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孔子不以为然,他说我们这个乡党里头正直的人,与你所说的那个正直的人不同。不同在哪?底下就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个隐就是隐瞒,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反而正直就在这父子之间互相隐瞒当中。
 
这个话怎麽理解?我们看李炳南先生《雪公讲要》里面讲,如果证明自己的父亲偷了羊,去揭发,揭发别人这个事看起来好像很正直,但是揭发自己的父亲,这已经跟天伦之理相悖,其中这种所谓的正直都是有虚妄、有诈,所以不可取。父子互相的相隐,这是什麽?天伦之理,虽然事上看起来好像不正直,但是确实对理来讲是正直的,所以孔子讲「直在其中」。雪公又引《皇疏》,皇侃的《注疏》说,「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若不知相隐,则人伦之义绝矣」。父母跟儿女之间他天性就是互相的爱,这是一体的,这是自然至情,这个至情就是最纯真的一种情感。父子有亲,这是自然之理。如果父子之间因为这事,为了讲求正直而不能够相隐,这个人伦之义就被断绝了。为小的正直,而断大的正直,这个是什麽?社会将会大乱。社会要稳定要和谐,建立在五伦十义的基础上。而五伦最根本的一伦,就是父子一伦。如果父母和儿女之间都不讲究情感,针锋相对,比路人还要无情的话,这家不是家、国也不是国,这叫动乱。我们仔细看看一个国家的治乱,就从这个伦常关係上看。什麽叫正直?正直就是符合五伦十义。如果违背伦常的这个所谓的正直,这就已经不正直了。伦常是大道,要符合大道的,这才叫直。所以孔子讲的直,是以伦常为基础,这叫常道。
 
我们再看雪公又引「范宁曰」,范宁是东晋经学家,他说,「夫所谓直者,以不失其道也。若父子不相隐讳,则伤教破义,长不孝之风,焉以为直哉?今王法则许期亲以上得相为隐,不问其罪,盖合先王之典章」,这个话说得就好。范宁讲的,什麽叫直?以不失其道,这叫直。我们讲道德,道德就是正直,道是自然的规律。五伦是自然的,天生就会有五伦关係,人一出生他就会有父子,会有兄弟,会有朋友、夫妇、君臣,都有。符合这个道,这叫德。讲求德,才有直。「若父子不相隐讳」,父母跟儿女之间小的错误不能够包容,不能够隐讳,讳就是不讲出来,为什麽不讲?给他机会改过,你把它讲出来,可能引起对方的逆反,他也就无从改过,这就伤教破义。教就是教化,伦理道德的教化;义就是正义,五伦十义。十义是在五伦上面讲的,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君仁臣忠,长惠幼顺,这是十义,道义、恩义、情义,这个不能破。如果这个破了,讲求所谓的正义,已经是假的了。你看父子之间如果互相揭发,互相写材料,划清界线,去批斗自己的父亲,长不孝之风,这哪是正义?这种时代,那就是动乱的时代,就叫浩劫,国家的劫难。为什麽?因为最根本的孝道被破掉,父母跟儿女之间那个亲情给破掉,那就人都不像人,就连动物都不如了。你看虎狼再凶狠,也不会咬自己的儿女。人之间互相的揭发,互相的批斗,这是父母儿女之间互相的批斗,你看这社会当然就是动乱的,也不会长久,因为这不符合道。
 
所以社会和谐必须是建立在父慈子孝的基础上,要提倡孝道,提倡孝的风气,这个比什麽都重要。说老实话,如果真有孝道,人民他就自然有道德,自然守规矩,也就不会出现偷羊事件。《孝经》上讲得很好,「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你要使社会和谐,人民相亲相爱,你一定得教孝道,提倡孝的风气。国家领导人要提倡,中央到地方领导人要提倡,还有媒体也要提倡。我们看到最近「人民网」上有一个报导,十月十六号的「人民网」新闻。我们知道前几天是重阳节,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敬老爱老的一个节日。在报导里面讲,湖南长沙有一场「百名孝子重阳节揹父母登高」的这麽一个活动,这就是孝道。这些儿子、孝子们总共一百名,揹着他们各自的父母登山,重阳节登高,揹着父母登高。他们什麽理念?自己小的时候父母揹着自己登高,现在父母老了,自己要揹父母,这叫反哺。乌鸦都懂得反哺,人岂能不懂得反哺?新闻把这个报导出来,很难得!新闻上讲这些父母脸上都笑开了花。上了山顶,那是岳麓山,有一位教授特别通过孝心大讲堂讲孝道,这就是提倡孝道,教民亲爱,和谐社会之本就在这儿。
 
你看这样提倡孝道,那人民还会互相偷盗抢劫吗?互相都能够相亲相爱,那攘羊的事件也就被杜绝掉了,这是直在其中矣!所以长不孝之风,焉以为直哉,这怎麽能够叫直?孔子抓住了根本。所以范宁特别提到说,那个时候王法,那是东晋时候,古时候都是这样,法律允许亲子之间、父母之间互相的隐瞒罪恶,这可以不问罪。这是什麽?「盖合先王之典章」,古圣先王都是有这个制度,这是维护孝道的制度,所以背弃伦常,还讲究所谓的正直,这就是一种诡诈,不可信,也不能长久。
 
有人问,那这种情况,父亲偷人家的羊,难道是对的吗?为什麽要这样,儿子要包庇他?这个事情该怎麽解决?曾经我也把这个问题向不少人提出来,每个人答桉都不一样,说假如你父亲偷了人家邻居的羊,你会怎麽办?第一个,你会不会去告官揭发你父亲?那应该不会,因为孔子在这儿已经说了。第二个,你就包庇父亲,一起把这羊给私吞,是不是这样?这好像也不太好,这毕竟是偷盗。你说,我把这个羊拿回去给那个邻居,告诉他,我父亲偷了你的羊,我现在还给你,对不起。这也没有给他父亲隐瞒,这也不叫「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也等于是去告了一样,只是不是去告官,告诉邻居了,消息传出来,让他父亲以后也没脸做人。怎麽办?你这事总得解决。后来我听到一个,有一次我参加国际儒联的一个会议,这个问题也提出来,有一个外国教授,他也是专门研究《论语》的,他提出一个看法,我觉得很有意思,很好!他说假如我是那个儿子,应该怎麽样?我会自己到那个邻居家,把那个羊送回去,然后对那个邻居讲,「这是我偷的羊」,不讲他父亲,「是我偷的,现在我知道自己做错了,把这羊还给你,向您忏悔,请您不要见怪」,向邻居道歉。邻居得到羊,当然也就不会怪罪他,况且这羊还是自己跑出来的,跑到别人家里,那邻居也就不怪他。他父亲知道这个事情,心里也会生惭愧,自己偷羊,儿子去认罪,这让他父亲也会忏悔,给他父亲改过的机会。你看两全其美,这个才是孝子。孝子是不让父母陷于不义,让父母能够提升道德。也不是一味的去纵容、盲从,这也不是孝。所以这位外国教授的提法,我很讚叹,很难得!一个外国人能提出这样的一个看法,证明他对孝道也很有体会。
 
确实社会对这样的一种现象,子代父认罪,这是应该表示认同和讚叹,提倡孝道。过去在南北朝时代,在南朝梁那个朝代,梁武帝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犯了罪。这个犯罪,其实也是遭奸吏诬陷而被打入死牢的。他的儿子只有十五岁,叫吉翂,为了营救他父亲,就义无反顾的乞求代父而死。当时主理这个桉子的那个官员觉得很惊讶,这麽一个小小年纪的人,他这样来做,这是超乎常人的。他怀疑这个孩子肯定是受人指使,要来扰乱法制的正常运行,所以严厉的斥责他,并且逼着他要交出共犯,是谁指使你干的。吉翂这个孩子义正严辞的表达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解释为什麽自己要为父亲代死。他说,自己父亲是在家里唯一的成人,父亲如果死了,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兄弟,他们都没有依赖了,这个家也就毁了。所以做儿子的就决定舍弃自己,保全父亲,替父亲来受死,让父亲能够继续照顾家庭。
 
当时这个事情传到梁武帝那里,梁武帝知道这个事也非常感动。我们知道梁武帝笃信佛教,佛教也是非常提倡孝道,跟中国文化儒和道两家都是一样的,重视孝道,所以被打动了,最后赦免了他父亲,还特别给吉翂这个孩子冠上一个「纯孝」的美名。这是什麽?皇帝非常懂得教化,哪怕是他父亲真犯了罪,不是被冤枉的,真犯罪,他儿子能够这样的为他父亲受死,赦免了他,这是怎麽样?倡导孝道,这就是直在其中矣!你说我一定要严持法律,把他父亲杀了,他儿子怎麽求,都要杀掉,这就等于什麽?扼杀孩子的孝心,反而长养了他对国家的那种怨恨。人民百姓看到了,只会对这个孩子生同情心,对这个国家政府也就不那麽赞同,为什麽?孝是每个人的天性,看到这孩子这麽好、这麽纯孝,他连死都愿意代自己父亲去受,梁武帝要是无动于衷的话,那人民会怎麽想?这就跟孔子这里提的一样,这是什麽?子为父隐,子为父亲来受罪,背这个罪,这里头就是直在其中。梁武帝做得正确,赦免了他父亲的罪,鼓励孝道。自古以来都讲究父债子还,父亲欠的债儿子还,天经地义。所以儿子能够勇于承担,这就是孝,这就是正直,这都是可以给资政者参考。
 
现在,我们很欢喜看到国家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孝道。你看像刚才我讲到的,长沙岳麓山百名孝子揹父母登山的这件事,过去没听说过,现在出现了。这说明什麽?这是国家的光明前途的写照,国家有这麽多的孝子,而且媒体特别重视报导这些孝行,那和谐社会还会难做吗?不难做了。再把这个孝心再往上一提升,一推广,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你管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中一样,叫易如反掌,这是孔子着眼点在这儿。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的《注解》,「才有第二念起,便不直。此即菩萨不说四众过戒也」。蕅益大师把孔子说的话再往上提升,把这个意思跟佛法联系在一起。佛法讲求第一念,不能用第二念,第一念是真心,真心是没有妄念。什麽是妄念?妄想、分别、执着,就叫妄念。譬如说当我们看见一样东西,看见了清清楚楚,没有念头,这是第一念,这叫照见。但是我们凡夫不能保持第一念,往往一看见,立刻就起念头。你譬如说这是个手錶,我一看到,这看得很清楚就知道了。但是凡夫他马上就会起念头,「我看到这个东西」,动了念头。动一个念头,是我看到了这个东西,这叫妄想。紧接着,「这是个手錶」,什麽东西?是手錶,这叫分别,分别是手錶,不是别的东西,这是第三念。分别之后再看,「这手錶很好,我很喜欢它」,这叫执着。你看,刚看到的时候是真心,紧接着妄想、分别、执着一个接一个都来了。这些念头瞬间就完成了,非常快速,念头非常快,我们自己都未必能觉察。弥勒菩萨在《菩萨处胎经》里面就讲,说我们的念头动得快到什麽程度?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就是三百二十万亿个念头。这麽多个念头在一弹指之间完成,你一看到,那时候动的那个念头都不知道多少万亿了,你自己都不觉察,这全是用妄心。妄心一起,真心就被覆盖住,它就不起作用,真心是能照,妄心是去想,你去想,那就是妄心。你不想,就能照,照就是真心。真心是直的,妄心是不直,所以这里讲,「才有第二念起,便不直」。
 
我们来看看,叶公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他有没有动念头?当然动念头了。第一个,他知道有讲这个事,「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这是什麽?动妄念了。然后分别执着也起来,他认为这个事情是正直的,这是分别。再加上还执着,执着什麽?这个儿子一定要去揭发他父亲,这叫执着。这个执着还是不孝的执着,为什麽?这儿子内心里面,当然说这个话的人,内心里面也是如此,他父亲是个恶人,他父亲是个罪人,这就是很不好的执着。古德有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儿子看到父亲的过错,这已经是过,这就不对了。还要去证明,还要去揭发,这是大错,这哪是直?
 
就好像「二十四孝」里面排第一位的舜,舜的父亲有没有过错?我们一般人都看他父亲不仅有过错,而且是大恶,要杀他的儿子,跟舜的继母一起要谋害舜,谋害了好几次,都没得逞,幸亏舜很有智慧,逃脱出来。可是舜有没有看他父母过错?有没有去揭发他父母?「你这父母要杀害我,我要去告」,舜没有这样做。不仅没有这样做,连内心里面都绝没有一丝一毫怨恨他父母的念头。你看他父母对他这样子,那是大恶、凶狠,他是根本不觉得父母对我不好,反而觉得自己对父母孝顺心不够,不能够感化父母。所以自己努力去行孝,最后真的感化他父母。感化他父母,当然也感化了乡人,感化了国人,感化了当时的尧王,尧王把女儿嫁给他,后来把王位也传给他,这叫禅让。传说里面,舜他这个孝心也感动了天地,连大象都出来为他耕田,小鸟都为他播种,这是记载里面记述的,感动天地万物,这才是真正的直。用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舜的父母是家庭暴力,虐待儿女,儿女完全有权做自我保护,这是人权,可以到法庭去告他,打官司,把他父母关起来,甚至可以枪毙。但是舜没有这样做,这是他的大德。所以孔子讚叹舜的大德,说他是「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他的德行堪称圣人。那麽圣德必有其位,所以他被人推为天子,尧王让他来做天子。做了天子,当然富有四海,而且后人都纪念他,宗庙飨之,就祭祀他,祭祀是怀念他、纪念他,要效法他。他的子孙绵长,现在很多姓氏的子孙,都是尧的后代、舜的后代。这说明大德必有其位,必有其福,他有这个福报,天地为之作证明,把福加给他。
 
佛法是师道,师道就是教育,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没有孝道就没有师道,所以佛法也非常重视孝道。你想成佛,首先你得做个孝子。你要发大愿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度就是帮助的意思,也是让孝心扩展出来。度众生的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建立在孝心的基础上。有了孝心,那个菩提心才真实。否则那菩提心是假的,是虚伪的,不是真的,就是这里讲的不是正直的。就像他儿子告发他的父亲,他已经不孝,他所做的事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正直。所以孝是根,大根大本。成佛道就是对一切众生就好像对自己父母一样,用对待父母那种至孝对待一切众生,这就是佛菩萨。
 
我们读佛门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就了解,地藏菩萨现在是等觉菩萨,其实他早已经是佛果了,他只是示现做等觉菩萨,他不成佛。你看他的学生里面成佛的都不计其数,他老人家哪里说不是佛?他自己过去怎麽修行?孝道。《地藏经》里面记载他两个故事,过去无量劫前,有一生他做婆罗门女,另外一生做光目女,都是为了救她的母亲脱离恶道,而发愿修行念佛,最后把她母亲救出来。而后她就发出真实的大愿,要度尽一切众生。为什麽?她对她母亲是真诚的心,至孝的心,这个心就能够把她母亲度出来,那对任何人你只要用这个心,也能把任何人度了,度尽所有众生都是用这个心。所以地藏菩萨给我们示现的就是孝亲,孝道。所以《地藏经》称为佛门的孝经,要学佛最好先从地藏菩萨学起。佛法里讲四大菩萨,这四大名山,九华山地藏菩萨,这教你孝道。孝道落实了,然后你就到普陀山学观世音菩萨,学慈悲,慈悲是孝道的扩展。你对父母尽孝,你对一切众生都尽孝,那就是观世音菩萨,这心量广大。五台山文殊菩萨教你智慧,你要尽孝,你要度众生,没有智慧不行。智慧怎麽来?断烦恼来,烦恼轻,智慧长。然后普贤菩萨,就是峨嵋山的,教你落实、实践,你把你所学的这些道理用到你的生活上,用到你的待人处事接物上,这就是普贤菩萨的行门。所以大愿地藏、大悲观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四大菩萨就是代表整个佛法的修学,全是从孝道开始的。
 
蕅益大师在这里注解说,「此即菩萨不说四众过戒」,这是菩萨戒里面的一个根本大戒。无论是《优婆塞戒经》里面的六重二十八轻戒律,菩萨戒,还是说《梵网经》里面讲的十重四十八轻戒,两个都是菩萨戒,都把「说四众过」定为大戒、重戒。这个四众就是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女二众,四众,佛门弟子。菩萨不能说四众的过失,明明看到他有过失,也不能说,为什麽?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人,他眼里不会看别人的过失,为什麽?看别人过失,是自己分别执着造成的。你想想你自己没有分别执着,你哪会看别人过失?别人有对有错,这不就是分别吗?是谁分别?你自己分别。外面其实他是不是真有过失?外面根本没有过失。外面一切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根本都不存在,你说他哪有真的过失?所以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是你自己的分别心使然。境缘,就是外面的物质环境和人事环境,哪里有好坏?哪里有善恶?都没有,你自己不要分别执着就行了。所以我们的六根接触外面六尘,要懂得不用分别、不用执着,要用真心。才起第二念,就变不直,就不是真心。那是什麽?那些外面虚幻的境界,如梦幻泡影的这些境界,勾起你阿赖耶识里头的那些妄想分别执着,让你造业。所以真正修菩萨行的人,要学着见外面境界不分别、不执着,再进而不起心、不动念,这是真正的菩萨。
 
所以菩萨不见世间过,当然更不会说四众过。见都不见就是不摆在心上,当然更不会说。因为见了才会说,不见,你怎麽会说?这个「不见」,不是说我真的看不到,那个境界是什麽都看不到,它是好是坏一点都不晓得,不是这样,那就成了木头,没有智慧,怎麽能称为菩萨?菩萨见,可是见如未见,不放在心上。就好像你走在路上,香港很多人在街上走,有的人闯红灯,这是个过失,你看到了,你知道他是闯红灯,那是不对的。可是你会不会放在心上,耿耿于怀?「今天我见到那个人真讨厌,真坏,他怎麽会闯红灯」,你会不会一天到晚嘀咕着这个事?不会。你也不会见了就忘了。可能你一个月之前见到有人闯红灯,现在你都想不起来,你没把他放在心上。可是当时你是清清楚楚的,不是说不清楚,你很清楚,「这个事不对,你不能做」,但是你不放在心上。就这个意思,这叫不见世间过。
 
这个心也是出自于孝心,什麽心?儿女心中无不是的父母,父母有没有造不对的事情?有,他也有不对的时候,可是儿女心中他不能够老想着父母不对;看到了,只想着我怎麽样帮助父母提升。知道父母有犯错,也要帮助父母改过自新,而不是在批评父母,在指责父母,甚至去告发父母,这哪是正直?这心就不正直,也就不孝了。所以真正的孝子,当听到别人在讲自己父母过失的时候,都赶紧离开,不愿意再听下去。即使别人说的是对的,父母是有这个过错,孝子都不愿意听。为什麽?他心里面始终把父母看作自己一个大恩人,是一个光辉的形象,他不想破坏这样的形象。所以舜王叫「五十而慕」,对父母,到他自己五十岁了还是这样的爱慕,「大孝终身慕父母」,这个境界我们自己要好好体会。
 
父母永远没有错,错都是自己错。为什麽?我没有把父母劝谏好。他有过失,我没能帮助他改过,这是我自己不够尽孝。我没有用我真诚的孝心感动我的父母,让他也断恶修善。你看舜王他的父母,就能被舜感动。还有闵子骞,这也是孔子的弟子。他母亲也是虐待他,冬天让他穿芦衣,芦絮做的衣服,那哪能保暖?冬天下雪冻得直发抖,他父亲还以为他偷懒,不干活,打他。一鞭子抽下去,把他衣服打破,芦花飘出来了,这才知道原来他受虐待。然后,他的父亲要休他的母亲(继母)。闵子骞跪在地上,求他的父亲不要休自己的继母,他说了一句名言,叫「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母亲在,就我一个人孤苦伶仃,这没什麽。因为继母她自己还有两个亲生的儿子,闵子骞不是她亲生的,所以虐待他。但是继母要是走了,那自己跟两个弟弟都要受寒冷了。挽留他继母,希望他的父亲宽恕他母亲。后来他父亲感动了,继母更感动。你看,自己对别人这样子,别人(这个孩子)能够这样的包容、这样的有爱心。所以人心是肯定能感动,就看你是不是用至诚,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你想想那个金石都能够被感动,更何况肉长的人心,岂能说不感动之理?说不感动,那是因为自己不够诚。所以当看到父母过,绝对不说,不说就是给他机会改,甚至自己连念头都不动,不想这个方面,始终往好的方面想。父母有一点点好的优点,立刻讚叹父母,让这个优点扩大,父母的缺点不说。但是可以私下里劝谏,劝谏不听,不听,我们做好样子来感动他。用对父母的这个心,再对四众,再对一切众生,这就是菩萨。菩萨不说四众过,也不见世间过,这个心都是相通的。我们再来看江谦先生的补注,「《梵网经》菩萨十重戒第六,说四众过戒。四众者,出家比丘、比丘尼」,比丘是男众,比丘尼是女众,「在家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是在家的男居士,优婆夷是女居士,「所谓同法四众也」,大家同样学习佛法的,是师兄弟,以佛为师,这是四众同修。「莲池大师云:既云同法,若遇有过,应当三谏殷勤,密令悔改,内全僧体,外护俗闻」,这是莲池大师讲这个话。莲池大师是明朝人,净土宗第八祖,他讲过,同法四众,既然说同法,就是法兄弟,应该跟父母兄弟那个处理方式都是一样,见到他们有过错的时候,应当三谏殷勤,谏是劝谏他们。这就是《弟子规》上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见到父母有过错应该劝谏,不劝谏等于陷父母于不义。但是劝谏要讲求形式,讲求艺术,让父母能够接受。这个殷勤,就是《弟子规》具体讲的「怡吾色,柔吾声」,你得要用柔和的方式,和颜悦色,他才能够容易听得进去。密令改过,密就是祕密的、私下里跟他劝谏,不能够好像开批斗大会一样,父母有过了,让别人都知道,他也就不能悔改。所以叶公这里举的例子说,「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这有没有密令他悔改?没有。那父亲也不会悔改,只会对这个儿子怀恨在心,你看父子之情也就中断了。儿子是不孝,父亲也不义,让父亲沦为不义,自己也就成大不孝。所以,这处理方式不对。莲池大师在这里讲的就对,这里是对四众同修而言,当然对父母更要这样。
 
内全僧体,外护俗闻,这个僧是指学佛团体,不仅包括出家,也包括在家。所有的大众,只要能够在一起修六和敬,四个人以上这样的团体,无论在家出家,都可以称为僧团。所以莲池大师这里讲同法,包括四众,都能够叫僧团。不说四众过,是保全僧团的体面,这个团体的体面,保护佛教的形象,这是以大局为重。现在协会这里提倡学习六和敬,倡导建六和僧团。建六和僧团,大家和睦团结成为一体,这才能够光大圣贤教育,所谓法赖僧传,正法要靠僧团来弘传。如果这个团体不和睦,就不叫僧团,那正法也就不能够兴盛,所以和为贵。要做到和,一定要修六和敬,其中有一条就是口和无诤。六和敬包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说四众过,这就是口不和,这属于两舌。两舌是最破坏团体的和睦,所以造业也特别深,这叫破和合僧。在《戒经》里面讲,这是堕阿鼻地狱,叫五逆重罪,其中一条。不管在哪里,在一个家庭里面,四个人在一起住,像父亲、母亲,还有两个儿女,这四个人如果能修六和敬,这也叫僧团。假如破坏这个家庭的和睦,这也是破和合僧,那个罪就很大。更何况说,儿子讲父亲的过失,那还了得!家庭肯定就不和。社会是家庭构成的,家庭家家都不和,社会就大乱。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儿子会有告父亲的现象,为了什麽?为了争夺财产。或者是父母告儿女,父母告儿女还行,这个是在过去有一种叫亲权处分。如果父亲、母亲到法庭上告儿女,说这儿女不孝,请官给他裁决,这个官是不需要再问,立刻就处分这个儿女。为什麽?爱儿女的莫过于父母,父母都不爱你了,你说你在社会上还能立足吗?这是亲权处分,这也是维护孝道。儿女告父母的,过去闻所未闻,现在确实不少。还有兄弟之间,上法庭诉讼的就更多,这都是乱象。过去要遇到这种情形,这是两个都不对。像丛林里面的老和尚,带领僧团修行,僧团里面如果有两个人在那里吵架,互相打斗,告到老和尚那儿去,老和尚问都不问,两个人一起迁单,赶出山门。为什麽?一个巴掌打不响,你一来、我一往,就打得起来,这两人都有错,不用问,全赶出去,破坏和合僧团。
 
所以真正你有孝心的,就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真正你有爱护这个团体和睦的心,你也会互相的包容。别人即使犯了错,有人追究起来了,我们不仅包容,而且愿意代他承认这个罪,这才是真正的爱心,有担当,这是内全僧体,外护俗闻。对外,这团体以外,俗人就是一般的社会上的大众,看到这团体这麽和睦,「这佛法真好,你看,出来这些团体都是那麽和睦的,那麽团结的」,这是闻,闻就是名闻,好名声,这给佛法争光。不仅是佛教的团体,儒教的、道教的都是这样,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需要树立好的形象。怎麽样树立?就靠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而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讲一个和字。这样来护持正法的形象,大家都欢喜来学习。所以和睦的团体,你看我们念三皈依里面讲,「皈依僧,众中尊」,众就是团体,团体中最尊贵的。为什麽最尊贵?因为他和睦,他能修六和敬,互相之间绝不讲过失。
 
莲池大师后面还有话讲到:「而乃恣口发扬,贻羞佛化,岂大士之心耶?同法尚尔,况父子乎?」如果恣口发扬,恣口就是随便说话,发扬是把人家的过失揭露出来,把四众的过失到处去讲,这贻羞佛化,使得佛教的团体在人民百姓心目中就一落千丈,这给佛脸上蒙羞。所以说四众过,这等于破坏佛教形象,所以菩萨为什麽把这条戒做为重戒,它不是轻戒,它是重戒。说四众过,岂大士之心耶?大士就是指菩萨。同法尚尔,这是讲一起学法的四众同修尚且如此,况父子乎?父子就当然更需要互相之间不说其过,能够有过密谏,密令悔改,这就是保全父母的体面,保全家庭的和睦。这一段我们就讲到这里。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