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

时间:2023-01-06 14:32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患盗』,患是忧患,就是经常有人偷他家的东西,盗窃,盗他家的很多,所以他以之为患,来请教『孔子』,为什麽这些人净偷我的,不偷别人的,光偷我的?『孔子对曰』,回答他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这个话其实相当的犀利,提醒他,你自己反求诸己,为什麽别人净偷你家的东西,不见他偷孔子的东西,什麽原因?这个盗,我们看到《说文解字》里面,盗字是从㳄从皿,上面一个㳄字,下面一个皿字。这是什麽意思?这是会意字,这个㳄其实就是古代垂涎欲滴那个涎字,就是流口水,这是什麽?当然有欲望的时候,看到好吃的东西流口水,垂涎,那个㳄字是涎字,就代表欲望,所以欲皿就叫盗。所谓盗,他这个心就是一种欲望。所以孔子告诉他,苟子之不欲,苟就是如果,子是对季康子的尊称,说你老人家如果没有欲心,你不贪,那麽你即使赏给别人来偷盗你,人家也不会偷盗你的,你奖励别人偷盗,别人也不会偷你家的东西。
 
你看看,这是孔子把根本原因点出来了。你为什麽有这些盗贼来盗你的东西?你自己有盗心,欲心就是盗心。你有这个心,你就招感这个,境由心转。《太上感应篇》上讲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你是什麽样的心,你就招感什麽样的人。你的善心就招感的是福,你恶心就招感的祸,祸和福没有门,都是你自己招的,祸福随着你的善恶,如影随形。所以这里也告诉他,你自己要是不贪欲、你没有盗心的话,那就不会有人来偷你的。季康子是有盗心,他是个大盗,他把持国家的朝政。本来这朝政是国君所有,他盗来了,他是大的强盗,当然也就会招来小强盗来偷他家的东西。所谓上行下效,居上位的人欲望多,贪得无厌,那居下位的人肯定也是学着来。上位的人如果没有欲,不欲,没有盗心,安分守己,尽忠职守,那下位的人他会以盗为耻,你赏他,他也不来做这些亏心事,这个道理要懂。所以贪欲是根,把这个根要断掉,至少不能够纵贪欲,要把它控制住。以什麽控制?以礼度来控制,事事要符合礼,这个礼是以仁为根本的,所以夫子教颜回「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克服自己那个贪欲,回归到礼上来,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心,你就是行仁道。你要是仁,那仁人君子都跟着你来,你招感的就不是盗贼,你招感的是君子、仁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不能够抱怨外面的环境怎麽不好,「那些人怎麽对我不好」,不能这样抱怨,全是你自己招来的,你能怨谁?你只能怨自己。
 
弘一大师《晚晴集》里面还举了这麽一个例子。譬如有人鼻子上有一个黑墨点,他去照镜子,发现这个镜子里面的人怎麽鼻子上有个黑点,那麽难看。先是讥笑他,「你怎麽这麽难看?」然后看到对方也讥笑我,就开始跟他骂,然后想拿个布给他擦,怎麽擦擦不掉,为什麽?心往外驰,搞错方向了。要怎麽样才能够把那个墨点擦掉?擦自己鼻子上的墨点,一擦了之后,再看那镜中人他也干净了,他也是一个挺完美的人,他是你的反映。这镜中人就好比我们外面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些人事环境和物质环境全是你自己内心的一个反映、一个影射。你心里面有这样东西,它外面就会有这样的东西,相应的,这心是能生万法。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到外界有不良的东西,立刻就会反求诸己,「我自己德行不够,如果德行够,它不会让我看到这个;让我看到了,就说明我自己德行不够,因为我心里有这个,所以外界就反映出这个」。所以他修自己,绝不会抱怨外界。你看汤王,历史上记载,当他看到自己国家有人犯罪,他很痛心,他说他们没犯罪,是我犯罪了。为什麽?我没有做出好样子,我没把他们教好,是我的责任,所以他罪己,「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就是皇帝自称,万方就是天下。天下人有罪的话,谁的罪?我这个当国君的罪。我不好,所以会感应到这样一个情形。圣君都是罪己,不罪人。凡人,他不会想自己有问题,他会责怪别人。责怪别人没有用,愈责怪,外界会变得愈不好。为什麽?你的心变得不好。曾经有一位老师给我们谈到,说有一个女性,她有一个女儿上小学,就很喜欢偷别人的东西,甚至曾经偷过别人一万多块钱。你看这麽小的孩子,就养成这种偷鸡摸狗的坏习气。什麽原因?后来知道了,原来这个当母亲的她有外遇,她偷别人的男人,所以她的女儿从小就养成这种偷鸡摸狗的坏毛病。这是孔子这里讲的,你有这个欲望,底下的人都跟着你有欲望,这都是贪欲。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你要是没有这个欲,你不偷盗,你把偷心断掉,你的孩子,即使你奖励他让他去偷盗,他也不会去偷盗,这就是因果报应。这个因果非常明显,所以懂得这个道理,全都要回头修自己。
 
儒释道三根之一,佛经里面的《佛说十善业道经》,就教我们断贪欲。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是在娑竭罗龙宫里面讲的,龙宫里面的龙王他是当机者。所以佛叫着他的名字说,「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佛叫着龙王的名字,就是等于叫着我们的名字,他是代表我们,底下的开示很重要,说如果我们离了贪欲,把贪欲的念头断掉,你能成就五种自在,自在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幸福快乐。哪五种?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这是第一个。三业是身、口、意三业,就是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自在、都快乐。换句话说,你诸根愉悦,身心快乐。诸根具足,这个根就是讲人的这些器官,你的器官都非常健康,不会有毛病,这叫具足,具足是圆满的意思。如果贪欲重,一个人老是想贪,这身体就不好。譬如说,色欲心重,这个人身体肯定很亏损,诸根就不舒服。如果是财欲心很重,老是贪财,这个人也是阳气不足。因为贪心重的人,朝思暮想都是想着赚钱,这心就阴暗,阳气就衰了。人是靠阳气才能够生存,一个人死的时候阳气全部没了。所以要想健康,没有别的,少欲知足,你能健康长寿。
 
第二个,「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人没有贪欲,他喜欢布施,他不会悭贪不舍。要知道愈舍愈得,财物是用来流通的,帮助别人。你看财叫通货,通是流通,不能死在你那里。不流通,死在你那就出毛病,什麽毛病?这里讲的,怨贼会来。像季康子患盗,这就怨贼来夺取他的,为什麽?他不肯布施,不肯舍,所以他财物也不自在。即使有很多的钱,存在银行里只是个数字,他享受多少?他享受的就是那种怨气,天天生气、天天烦恼、天天忧患,忧患得实在不行了,只好找孔子去请教。你看看这过的什麽日子,哪是人过的日子?为什麽不肯舍?钱太多了很麻烦,存在银行里只是个数字,天天还给它忧患,怕它贬值,不知道投到哪去好,投到股票好,还是投到黄金、还是房地产?天天就想这个。拿来买东西,你要想想这买什麽东西好,又怕被人骗了,又怕花的钱花得不值。买的东西要是不好,浪费了,那是造业了。所以你看钱都是让你烦恼的,这麽多有什麽用?
 
什麽叫财物自在?不用的时候它没有,用的时候它就来了,那就自在。我们老恩师就是这样,你看他有一次,就是二OO三年他到泰国去访问。当时泰国还在任的副总理查瓦利将军(原来他做总理,后来他下来做副总理),把我们老恩师请到他家里应供,亲自供养他饭食,很恭敬老人家,呈上菜的时候都跪着呈的。结果在席间聊天的时候,谈到说副总理的夫人吃完饭准备去电视台唱歌。为什麽要唱歌,堂堂的副总理夫人还要去唱歌?原来是去募捐,做什麽?因为他们想建一个医院,僧伽医院。因为泰国出家人很多,泰国是佛教国家,男众出家人如果是在医院女护士来护理有不方便,所以他们想专门建一个僧伽医院。结果钱也不够,所以要去电视台唱歌化缘。我们恩师就问,你要多少钱?他们算一算,还要两百万美金。结果我们老恩师说,「两百万美金,好,这个我来出,妳不用去化缘了」。旁边的弟子们听到之后吓一跳,「师父怎麽答应这麽爽快?」马上想拽拽我们师父的衣角,但是话已经出口了。「这是两百万美金,可不是泰币」,泰铢跟美金差很远。结果话出口了,收不回来。下来之后,回家的途上,我们老恩师问,咱们看看有没有这麽多钱?他是先答应人家,才问钱哪来。结果没想到,这个消息让几位护法听到了,三天这钱就汇齐了,寄到泰国的帐上,两百万美金到齐,你看财物自在。这什麽?一个人真没有贪欲,他就有这个境界,真要放得下。我们老恩师出门都不用带钱,走到哪,大家非常的欢喜供养,何必要带钱?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也不能夺他,因为他没钱,用钱的时候就有钱,不用钱的时候就没钱,这叫自在。你看多快乐,一点忧虑牵挂都没有。
 
第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这是真正把贪欲放下了,这个人真正有大福报。愈贪婪的人福报愈小,放下贪欲不仅福很大,德也高,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你看这麽好的事情为什麽不去干?为什麽还要贪?你只要不贪,你又有福、又有德,你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像我们老恩师,走到哪里大家都供养他,因为什麽?相信他的人格,他不贪!所以供养的东西就多了,「物皆备故」。供养的东西,立刻转手布施出去给那些需要的人。可不能够就止在那,这通货得流通,舍得、舍得,你舍了就能得,得了之后还得舍,愈得愈舍,愈舍愈得,你转转增胜,福和德都愈来愈高。
 
第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王位,不一定专指国王,国家领导人。它是指什麽?别人对他的敬仰。像国君受到全国人民的敬仰,那只是世间的爵位。孟子讲爵位有人爵,还有天爵。天爵,虽然这世间没有一个有形的王位给你,但是你出来真的就好像国君一样,受到大家的爱戴、大家的敬仰,大家欢喜来奉献,把这些珍奇妙物都奉献给你,就像国王受大家的奉献一样,进贡。但是这些没有贪欲的人,对这些利养奉献他绝对不会动心,他知道一动心,自己就堕落,更何况眼前的这些境界全都是梦幻泡影。他不会为之而动心,用人们奉献给他的这些资源,转手来供养那些苦难的众生。第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所得到的这些物质,比自己所求的要超过太多了。一个没有贪欲的人,他的生活都非常的节俭。你看我们老恩师一天吃两顿饭,吃得都很少、很简单,住的房子也小,睡的床也小,没有娱乐。天天他唯一的工作就是读经、看书、讲经,任何其他欲望都没有,需要的很少,所以别人供养的当然是超过他的所求了。他穿的,天天穿同样的衣服,衣食住行都极其的简单,比一般人费用要少得很多。所以,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这我们自然就能想到,这是他真正对生活一点忧虑都没有,得到的全部都转手供养给别人。这个殊胜的果报,是由于过去不悭嫉故。悭就是舍不得,嫉就是嫉妒,都是因为贪欲引起的。
 
「是为五」,这是五种自在。我们想希望得到这个果报,一定要把贪欲放下。把贪欲放下,「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这是如果我们回向菩提,就是我们贪欲放下了,这种功德,希求什麽?希求将来成佛,成就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文,翻译成中文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等他成佛的时候,三界的众生都最尊敬他,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当中最尊贵,而且受三界众生的敬仰,恭敬供养。这都是过去修不贪欲得到的殊胜果报。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