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时间:2022-12-16 16:01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这一章为我们显示夫子教学的善巧。『子路问』,他是问孔子,『闻斯行诸?』这个诸是「之乎」的合音字,意思就是,闻斯行之乎?闻是听到,斯是指这件事,不管是哪件事,它有所指。听到这个事情就去做吗?这就是闻斯行诸的意思。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这是回答子路,你有父亲和兄长在,你怎麽可以听了就去做?意思说,你得要向他们请示、汇报,征得他们的同意你才能够动作,不能够自己立刻擅自决定去做。接下来『冉有问』,这是冉求。冉求问了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听了是不是马上去做?『子曰:闻斯行之』。孔子的答覆就是告诉他,「是的,你听了就去做,不必再请示父兄了」。回答两个人,问题相同,答桉不一样。
 
旁边公西华听着,他就有疑惑了,所以他来问孔子,『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由就是子路,子路问,是不是听了马上去做这个事情?您老人家说,有父兄在。意思是说,不能听到就做,你还得请示父兄。『求也问闻斯行诸』,结果冉求来问,是不是听了就去做?『子曰:闻斯行之』。您老人家怎麽说听到了去做?这个好像对两个人说得完全不一样,所以『赤也惑』。赤就是公西华,他的名字叫公西赤,他说,「我疑惑了」,『敢问』,他想来请教夫子。结果『子曰』,孔子就答覆他,把这个道理跟他说清楚了,『求也退,故进之』。冉求这个人个性比较优柔寡断,所以要引进他,就是要鼓励他不能够优柔寡断,应该当机立断,所以告诉他听到了就去做。『由也兼人,故退之』,这个兼人,兼是兼办,一件事情一般是两个人才能做到的,他一个人就能做到,这是兼人,能力很强,而且个性也很强,想到马上做,有时候就陷于鲁莽了。所以「故退之」,那就要抑退他,所以告诉他,有父兄在,你就得请示一下,不能够自己擅做主张。这是夫子教学因材施教,你看对子路和冉求两个人不同,他有不同的回答,所谓退则进之、进则退之,看学生的根性是什麽样的根性。从这里我们也看到,真的,圣人无定法可说。这跟佛一样,佛也无定法可说,都是对不同的根性说出不同的法,目的都是让众生回归到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性德,就是回归到自性上,不能够过,也不能不及,过犹不及。子路是过,冉求是不及,这两者都有需要调整,所以夫子给他们不同的教导,目的都是让他们同归于中道。蕅益大师注解中,他说,「卓吾云:赤原不问由求,还问赤耳」。他引李卓吾先生的话,这个评论也评论得很好,说「赤原不问由求」,赤就是公西华,公西华不是问子路和冉求他们为什麽得到的答桉不一样。他是这个意思,公西华问孔子说,「赤也惑,敢问」,是问什麽?他问自己,「还问赤耳」,他问自己,意思是说他自己也有这麽一个问题,就是「闻斯行诸」,子路问闻斯行诸,冉求也问闻斯行诸,公西华也要问闻斯行诸。但是他已经听到两个人问了,夫子有不同回答,所以他自己也迷惑了,到底是不是要闻斯行诸,他是问自己,不是问老师对他们俩有什麽答桉。说明这些弟子都很好学,都想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不是个小问题,所以公西华也有同样的问题。这被李卓吾先生点出来了,也很难得。
 
下面我们再看,「方外史曰:答由求,即是答赤」。刚才李卓吾是讲问的人,现在方外史是说答的人,答的是孔子,孔子回答由和求,子路和冉求,就是回答公西华。这个答得就妙了,所以公西华也就得到答桉了。什麽答桉?就是无有定法可说,没有一定答桉,那就是答桉。有个一定的答桉,就不是中庸之道了,这就是古人讲的「说似一物即不中」,那就执着了。众生品类不齐,根性不等,怎麽能够用一个答桉来回答所有问题?就好像众生的病不一样,你不能只开一个药方治好全部人的病。子路的病跟冉求的病正好相反,一个过、一个不及,你用的药如果用一味药,那肯定有一个会倒下。所以不能够有固定药方,要应病与药,这就是答桉,这就是夫子从容中道,他用是用中庸。体、相、用,体是讲自性,圣人证得自性;相是一切众生的相,是无量无边的;用就是抓住一个中,中道。
 
从这里我们看到夫子教学,教学是度众生,那真的活活泼泼,不会死呆板,完全是自性智慧的流露。所以公西华在旁边看到了,他问孔子,如果真正有悟性,他言下就悟入,他也就会用中了,他也可以对一切众生,看不同的根性就用不同的药,哪怕是问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问,回答是不同。《论语》里面常常就出现,你看有问孝的、有问仁的、有问君子的,夫子回答都不一样,就人来回答。所以应众生的根机,所回答的都是契合理体的,契理又契机,这是圣人智慧。何以有这种智慧?最重要的自己心要空,孔子讲的「空空如也」。如果有人来问他,就「叩其两端而竭焉」,就跟他讲,叩其两端都是用中,使答桉讲得很周详、完整,让听的人能够觉悟。
 
所以我们要学就学心空,心里不要装事,更不能装烦恼,把心空掉了,你智慧自然现前,这智慧是你本有的。圣人有,你也有,你本来就是圣人,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是圣人,现在你就是带上妄想分别执着了。你圣人的本性也是一样,只是你没有起作用。起作用,就得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起作用,那就学孔子空空如也。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