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时间:2022-12-12 08:37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这个话是孔子评论颜回,好像是对颜回有一点批评的味道,实际上是讚美他。孔子讲『回也』,就是颜回,『非助我者也』,他不是帮助我教学。为什麽孔子说颜回没有帮助他来教学?后面是讲出原因,『于吾言无所不说』,这是因为孔子说的话,颜回是无所不悦,「说」就是喜悦,这个字不念说,是悦,跟这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是一样的字,都是通假字。颜回为什麽会喜悦?因为他听到孔子的话之后,马上就开悟了,所谓是闻一知十,一闻就悟,那开悟当然是喜悦于心,法喜充满,乃至于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处在最艰难的、最苦的生活处境当中,颜回还是那麽快乐。孔子曾经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个话跟现在这章讲的有相似,夫子讲,我跟他(跟颜回)讲了很多这些道理,发现他一听就完全领会,马上就去照办,依教奉行,好像有点愚人的样子,根本不打折扣,也不问为什麽,没有什麽疑问,马上就去照做,不违如愚。实际上,这是颜回悟性极高,一听就听懂,也就不用问问题了。既然颜回没有问题,夫子也就不能够藉问题来发挥了。夫子他讲的「予欲无言」,他本来没什麽话说的,因为学生来请教夫子,所以夫子就讲出很多道理。既然没人请教,颜回不请教他,一听就全明白,所以夫子在这里讲「非助我者也」,就是说这不是帮助我教学的,为什麽?只有颜回听懂了,他又不问,然后在座的其他弟子也就不能够获益。所以孔子的教化也就不能普益他人,因此这里讲「回也,非助我者也」。所以看似批评颜回,实际上是讚美颜回的悟性极佳。 蕅益大师《注解》当中是这样讲的,「人问王阳明曰:圣人果以相助,望门弟子否?阳明曰:亦是实话。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圣人之言,本是周遍。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若颜子胸中了然,如何得问难?故圣人亦寂然不动,无所发挥」。这个点评得非常的好!蕅益大师这里举出,有人向王阳明请教这一段对话,王阳明是明朝的大儒,是心学的代表人,可以说是跟朱子理学分庭抗礼的,两位都是一样齐名的。有人问过王阳明先生,说「圣人果以相助,望门弟子否?」因为孔子这里讲,「回也,非助我者也」,意思是说,颜回怎麽不帮助我教学?有人就问,圣人,像孔子一样的圣人,还需要自己的弟子们去帮助吗?这个望是希望,希望自己门下的弟子相助吗?王阳明先生回答说「亦是实话」,孔子还是希望弟子们来帮助他的。 我们问,圣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还要弟子们帮助什麽?王阳明讲的实话是,孔老夫子讲「回也,非助我者也」,这是实话,底下就说了这个原因。「此道本无穷尽」,这个道就是圣人的道,也就是自性的理体,自性无所不在,遍一切处,所以说本无穷尽,没有穷尽的,它是整个宇宙的本源。要了解这个道,是一定要开悟见性。要了解它确实不容易,一般人首先需要解悟,然后才有证悟。解悟就是明白道理,证悟就是放下。放下什麽?妄想分别执着。因为妄想分别执着就是障碍自性的这些垃圾,要把它放下。放下,自性就现前,你就证道。这里说的是解悟,解悟很重要,没有解悟,那我们修证就没有方向,解悟要靠求学、请问得来的。所以问难,这是向老师请教问题,问得愈多,问得愈深入,就能够把这个道,极其精微之道,愈显得清楚。我们看到一部《论语》,确确实实不少的弟子来请问老师,夫子就这个请问来回答。甚至你请问相同的问题,也无妨,不同的人问相同的问题,你看夫子回答就不一样。你譬如说有问仁的,有问孝的,有问做君子的,夫子的回答,对每个人不一样。为什麽?每个人根性不一样,而道的运用也就不一样。精微,这是讲到非常精细、非常微妙,夫子回答人都是契理契机。所以不同的人来问,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更深入的了解道是何物。 底下说,「圣人之言,本是周遍」,圣人的言语是无所不包的,就是讲得很圆满的。实际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周遍、圆满的,字字都有无量义,不论是长说还是短说,深说还是浅说,意思都是周遍的。但是,如果我们听了,听得很浅、解得很浅,你收效、收益也就少。不是夫子说得浅,是我们自己听了之后解得浅,我们应该怎麽样?继续请问,继续求夫子给我们说明,你愈请问得深入,夫子回答得也就愈深入,他随着你的问来回答。夫子心中是空空如也,本来无一物,但是你叩问的时候,它就出来了,就像叩钟一样,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你不叩则不鸣。所以,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这是学生,问问题的人,他心里面有疑团,有疑才会有问,那是胸中窒碍。这个窒碍就是障碍,窒就是被堵着了,堵在那里了。什麽东西堵住我们?归纳起来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些东西堵着我们。要把这些放下,那就通了,就没有窒碍,那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我们向圣人请教,圣人是通了的人,他通了,他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平时他不会想,不起心、不动念,不会预想着你有什麽问题,我先准备好回答,不可能这样。 就连我们现在讲课,我们恩师常常教我们,就用真诚心,你认真的备好你的课,上台讲,那是佛菩萨、圣贤、祖宗的加持,你人一坐到这个法座上,你就知道该怎麽说。一开始我自己还不是很敢,怎麽呢?就是准备课程要认认真真的准备,准备得很圆满才行,否则上了台不知道该说什麽,没准备的就说不出来了。逐渐逐渐,随着自己讲课愈来愈熟练,那种担心忧虑慢慢放下了。担心、忧虑是执着,执着就是窒碍,一有窒碍,那自性就被堵住,智慧透不出来。所以逐渐的练着,我们上台什麽都不要预先去想该怎麽讲。课是要备,像这些先儒的注解,我们是要准备好,把字幕准备好,仅此而已。我们自己不写讲稿,上了台,就这个字幕,我们就能够讲出来,讲什麽,预先根本没有准备。恩师教导我们的,你就用真诚心,上了台,你看到观众,或者虽然不是面对面看观众,你通过电视荧幕,感受大众的这种磁场,你不知不觉就能够说出东西来。大众听了之后,好像特别的受益、特别受用,那是感应道交,这种感应道交其实是人人的本能,只要你把这个窒碍放下,就有感应道交的能力,因为自性是无处不在。 所以现在逐渐逐渐在体验我们恩师教导我们的,最关键的是你要有至诚心,至诚才能感通。你心中不能有窒碍,你才能够跟人家感通,这个窒碍平时就要放下。平时要放下牵挂,放下忧虑,放下烦恼,贪瞋痴慢这些烦恼尽量的去除掉,心中才比较清净一些,然后你上台才有感应的基础。平时你修的功夫愈好,心愈清净,上了台那个感应道交的能力就愈强。你看看刘素云老师在此地讲过课,讲了十几个小时,从来没有讲稿,讲课前都不知道要讲什麽,上了台自动就讲得出来,她的功夫比我强,我得准备讲稿。如果是不用讲稿,光是这麽讲,讲十几个小时,我还没有试过,不一定行,心没有别人清净,所以感应的这种能力就没有那麽强。 圣人心完全是清净的,真正心中空空如也,有人来叩问,他一定跟别人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这里讲的,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被他,他就是那个发问的人,他发问,这就是有感,圣人就有应,这一推就像叩钟似的,这一叩,立刻就响了,然后把这些道理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不是预先准备的?绝对不是。如果预先准备,绝对不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也未必是那个发问的人要听的,对他未必是有切实的利益。所以随问随答,所答的一定是契理契机,真正契机,他一听就开悟。你看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每次讲经,座下都有人开悟,甚至有人证果的。为什麽?契机。释迦牟尼佛心地真是清净无染,一个念头都没有,完全是寂静的,所以,应以什麽跟他说法,自然就能够说出什麽来了,「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个窍门就在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个智慧,自性中本有的。 若颜子胸中了然,如何得问难?颜回一听到孔子说,无论孔子是长说是短说,还是说一个字、两个字,马上胸中了然,立刻全部明白,不用再发问,所以如何得问难?没得发问,全明白了,真叫做闻一知十。这个十是代表圆满,不是数目字,听到一个道理,立刻全部都悟明白了,你看,没什麽好问了。他不问,故圣人亦寂然不动,无所发挥,钟不叩则不鸣,所以圣人寂然不动,这是心地那麽清净,没有动摇。颜回他也开悟了,也是寂然不动,师徒两人都寂然不动,无所发挥,这心心相印。所以孔子在这里讲,颜回于我言无所不悦,这是对颜回,颜回已经得到利益了。但是对其他人,其他人根本不明白,这师徒两人心心相印,其他人不懂,所以夫子讲,颜回没有帮助我教学。 在佛门里面也有这样的公桉,就是故事,你看释迦牟尼佛,有一天大梵天王来供养花,天花给世尊,世尊拈起一朵花微笑着,座下这麽多弟子没人看明白,这个动作是什麽意思?只觉得很富有深义,只有一个弟子,迦叶尊者看明白了,婉然一笑。然后世尊就对大众说,吾有涅槃妙心,传授给了迦叶尊者。这就是禅宗的起源,叫以心印心,没有言语,世尊拈花微笑,这就传法了,其他没有一个人明白什麽意思。这就是什麽?夫子这里讲的「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说」就是喜悦。你看迦叶尊者微笑,这是无所不悦,但是确实,这个心印传了,大家都不知道。这就是禅宗讲究不立文字,它不是跟教下一样的那种教学方法。所以我们看到夫子跟释迦牟尼佛,对于不同弟子的教导方式,那是非常的灵活。这两人,孔子和世尊没见过面,但是没想到,他处处表现竟然如此相似。 夫子传给颜回,也是属于以心印心的方法。教下那是属于文章之类的,那是传给谁的?传给子贡,传给子路、冉有,传给这一类人,连曾子、子思,都是教下的根性,就是他得要学习教理才能明白。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他说孔子的文章,文章属于教下,那是能说得出来的,能表现得出来的,叫显说,这个可得而闻也,把自性的道理显明出来了,显说,可以听明白。但是讲到性与天道,自性,这显说也不能显说,只能是密说,所以不可得而闻也。传给谁?这传给颜回了。这是讲到这一章的深义,蕅益大师给我们发明出来的,这一发明出来,叫显说。显说也是藉助有人问,你看这一问就能把道理发显出来。所以,即使是觉悟、明白的人,要有慈悲心、要有爱心,就是什麽?即使是懂了,还要问,叫明知故问。为什麽?帮助别人。你懂了,别人未必懂,所以你是代别人请问,别人不懂,他也问不出来;你懂了,知道该怎麽问,那一问出来,佛讲出来的就是教下。 所以宗门、教下,两种不同的方法。世尊当年也是很多弟子,他们也是明知故问。你看,最明显我们现在学《无量寿经》,那是阿难尊者请问,他看到世尊威光赫奕,就是容光焕发,跟往日完全不一样,向世尊请教,今日佛为什麽您这样容光焕发,「从昔以来所未曾见」?结果这一问,佛就说出一部《无量寿经》,这个利益的众生就太广泛了!所以世尊讚叹阿难,这一问的功德不可思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这些功德,你布施这麽多众生的功德,比起你这一发问的功德,这一发问的功德还高过它百千万倍!所以这个利益众生太广了!这我们也要学习,即使懂,也要问,问出来了,使得这个道理更加发明出来,不仅自己得到喜悦,让一切大众都得到法的喜悦。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