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时间:2022-12-09 12:49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个『厩』就是马厩,马住的房子,那个马栏。『焚』,就是失火被烧掉。这时候孔子刚刚退朝,知道马厩遭到了火灾,他回来之后就马上问,有没有伤着人?而没有去问有没有伤着马。根据《邢昺注疏》来讲,『不问马』这三个字,其实是记录的人多余顺手把它记录下来的,这句本来也可以不记,「孔子退朝,曰:伤人乎?」就完了,意思很明显,弟子们还要记一个「不问马」。当然这麽一记录,后儒也就就此有个解释。 根据《朱子集注》当中说到,「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盖贵人贱畜,理当如此」。这个说法也说得通,他是说什麽?孔子问人不问马,不是说不爱马,而是更爱人,对人非常的有一种仁爱心,家里马厩起火了,立刻问有没有伤到人,你看那种慈悲心。这是担心,恐就是担心伤人的这个意思多。因为想到伤人这个问题,就没来得及想其他的,就未暇问,没有工夫去问有没有伤到马,本来马厩是有马的。朱子这里讲是(盖就是语气助词)贵人贱畜,对人更加重视,对畜生就稍微轻视一些,这理当如此。 根据《雪公讲要》这里讲到的意思,当然这是古注,有人这麽认为贵人贱畜,可是也有的人不以为然,或者是按照古礼不需要问马,也有人这麽讲。蕅益大师这里没有注解。可是我们来看看杨仁山先生有一个《论语发隐》,杨仁山是清代末期、民国初年的一位在家居士大德,他建立了金陵刻经处,在南京,这是首开大量印刷佛经的先河,对佛法有很大贡献。他也非常通儒,他有一个《论语发隐》这部书,这是很小很小的小册子。这是挑一些主要的,可能先儒有误会的那些章句,或者是有一些意思没有发明出来,杨仁山就把这些章节调出来,把自己的心得讲出来,叫《论语发隐》。 他对这一章有一个评论,他说,「当知厩中本自无马,马从朝中驾车而归」。他这麽讲很有道理,为什麽孔子不问马?因为马厩中已经本来就没有马,为什麽?因为孔子退朝肯定是驾着马车回来的,马是跟着他一起回来。「孔子见厩已焚,只问伤人一语,绝无诘责之辞」,孔子见到马厩已经烧了,他只问有没有伤人,但是绝没有去苛责、责备肇事者,这是他的那种宽容大度。「门人见其不动声色,异而记之」,弟子们见到孔子这麽样的镇定自若,烧了马厩居然不追究人责任,这麽的宽宏大量,非常的讶异,也非常佩服,所以把这个细节给记录下来。「后人妄添『不问马』三字,遂使意味索然也」,这「不问马」三个字,实际上是画蛇添足。为什麽?把原来的意思反而冲澹。这里主要是讲孔子宽宏大量,不追究人责任,只问有没有伤人。加个「不问马」,你看引起了像朱熹朱夫子那样的解释,说「贵人贱畜」,这不仅冲澹了原意,反而让孔子那种品格还没那麽高,因为圣人存心是平等的,对人、对畜都是非常平等的慈爱。 你看佛法里面讲的,一切众生皆我父母,皆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个是「礼敬诸佛」,这个诸佛包括已成的过去佛、现在佛,也包括未来佛。未来佛是现在一切众生,包括马,包括这些动物畜生,我们要平等的礼敬。所以「不问马」三个字,显得好像让人有个误会,以为孔子对人尊重,对马就不尊重,这个反而是使意味索然也,这种讲法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我们真正体会圣人存心,他是真诚的、清净的、平等的、慈悲的,而不会有贵贱的分别。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当作佛,怎麽能够分别、生高下贵贱之心?所以这一章主要讲孔子宽宏大度、不苛责,这个应该是它的原意。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