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时间:2022-12-01 11:05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曰』就是孔子说。『出则事公卿』,这个出就是出来为国家办事。当时就是出仕的意思,出来做官,办政治、办政事,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这叫「事公卿」。公卿是长官,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为人民服务,替国家办事就是为人民服务。『入则事父兄』,入就是在家里,就像《弟子规》讲的「入则孝,出则弟」。入和出,入是在家,出是出门在外。在家里事父兄,这个事是侍奉,对于自己的父母兄长要侍奉,这是孝悌,行孝悌之道。
 
这两桩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这两桩事,其实不要把它看为两件事,是一件事,为什麽?存心是一样的。在家里你如何对自己的父兄,你出外就如何对待公卿就行了。家里有孝心的人,出外就有忠诚,所谓「忠臣出孝子之门」。忠心跟孝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只是对待的对象不同,对父母是孝心,对长官、对公卿、对国家、对人民是忠心,那个是一条心,叫移孝作忠,你只是换个对象,心还是一样。这个心是什麽心?就是仁心,就是爱心,我们现在简单的讲就是爱心,孔子讲的是仁。为仁从哪下手?就是从孝悌下手,所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家里把孝道做好了,孝心养成了,你出去外面,自自然然你就能够有忠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这德行就能做出来,德之本就是孝。悌也是孝,悌是孝的一个扩展,对待自己的兄长、兄弟就是悌道。你了解五伦关係里面,所谓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伦关係里面,我们都是用这一个心,什麽心?孝心。对父母就是孝,对兄弟就是悌,悌也是孝,所谓兄友弟恭、父慈子孝,这都是一个心,也是爱心,也是仁心。对夫妇,自然就是夫义妇听,夫妇相处之道还是个爱心,这个爱心跟孝心没两样。对君臣而言,君仁臣忠;朋友之间,朋友有信,这都是爱心、孝心的展开而已。所以一个出、一个入,我们就可以看到,出、入都是不二的,都是一个心去面对。『丧事不敢不勉』,这是讲办理丧事,父母、亲人,或者是国君过世,办丧事,不敢不勉力而为之,就是尽心尽力要做到圆满。《孝经》上讲的,「祭则致其严」,祭祀要极尽庄严;「丧则致其哀」,要尽我们的哀思。所以办丧事,我们要以最至诚的心去办理,表达我们的哀思、我们的怀念、我们的感恩,祭祀也是要庄严,这是我们的诚敬心,也是孝心。对于祖先、对于过世的人,不敢忘记恩德,这就是孝心。为什麽?他们跟我们还是一体的,孝就是代表一体。你看那个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个「子」字,老、子合一,老一代跟子一代合成一体就是孝。现世的人跟我一体,过世的人还是跟我一体,实际上,事实真相也是一体,没有分开过。这个我们学了佛法就知道,都是同一个心性出来的,同一个心源,当然是一体。所以孝心就是最符合这个事实真相的德行,叫性德。你能行孝,你能够回归自性,回归到这一体上来。
 
『不为酒困』,就是不受酒的困扰,喝酒不能醉。儒家没有禁酒,但是绝对不允许你喝醉。如果年纪轻的就不能喝酒,你看《弟子规》上讲的,「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佛家就戒得比较彻底,酒是大戒,五戒当中,杀、盗、淫、妄、酒,酒就是一个大戒。为什麽?酒能乱性,让你失掉智慧。智慧一丧失,烦恼习气现行,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全都做不到,一个人都煳里煳涂的,什麽事都做不好,而且饮酒丧智,他这个诚敬心全都没有了,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他哪有个诚敬心?所以酒会困扰人。
 
夫子讲了这四条,可见得这四条非常重要,为了加强语气,夫子还在这里最后说,『何有于我哉?』这是讲,我能做到哪一桩?这四桩事情,我哪一桩做到了呢?这个「何有于我哉」,就是我都没做到,很谦虚,不敢承当。当然,其实夫子已经做得很好,但是他为什麽还要说「何有于我哉」?这个意思,一方面提醒我们注意,这四个事情不是小事,是大事,你要不用心去做,你往往做不好。所以连夫子自己说我都没做好,提醒你,你能做好吗?你要不用至诚、诚敬的心去做,你怎麽能做得好?提醒大家不能够忽视,所以这不是小事。
 
《朱子集注》里面,朱熹的解释说,这四桩事情叫「卑事」,卑是卑劣的卑,因为他觉得这四桩事情是小事,这样讲是一个误解。朱熹有时候他的解释并不是非常准确,这四桩事情哪是小事?如果小事,孔子怎麽能说何有于我哉?件件都是大事。为什麽?存心是关键。另外一方面,夫子讲,我这四桩事情都没有做圆满,我都有在做,可是你说做到究竟圆满,做不到;做到究竟圆满,那就是大圣人,那一定使天下和谐、国泰民安,和谐世界就实现了。你看,《论语》第二篇第二十一章就有这麽一句经文,就是夫子讲的,这事就不是小事了。《论语》它这个经文是这样讲的,「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或是有人,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子是您,这是很尊称了,您,奚就是何,何不为政,您为什麽不从政?因为孔子一生从政的时间很少,他说你为什麽不从政,不做个官?然后夫子怎麽回答?「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夫子引用《尚书》说的,「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孝乎」是一句,孝乎是讚叹,讚美孝道,孝乎,孝道真伟大!你看《孝经》里面讲的,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经》我曾经讲过,讲过两次,一个长讲,一个短讲。我长讲的四十小时,总题目叫做「古代帝王和谐世界的法宝」,就是《孝经》。为什麽?你看,《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说,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至高无上的品德,最重要的方法,能够怎麽样?能够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你看,「以顺天下」,这是让天下都和顺;「民用和睦」,让百姓都能够过上和睦、安定的生活;「上下无怨」,领导跟百姓,政府跟老百姓之间,上下没有怨恨,上下和睦,这不就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吗?
 
现在我们都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怎麽做?孔老夫子二千五百年前,把方法、把道理都给你说清楚了,那就是一部《孝经》,它就是讲怎麽孝,先王的至德要道就是孝,以孝治天下。怎麽治?教学,「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你让人民百姓相亲相爱,和谐相处,最好的教育就是孝道,教孝,这是真正和谐社会的法宝。所以夫子这里用《尚书》,《尚书》是上古时代的书,《尚书》里面分四部分,虞、夏、商、周四个朝代,四个部分。《尚书》里面讲「孝乎」,讚叹孝道。确实是,你看,舜王就是以孝治天下,他实现了和谐社会,所以夫子这里引用「孝乎」。「惟孝」又是讚叹,「孝乎」已经是讚美了,「惟孝」,再次的来讚美,真正是古圣先王的至德要道。
 
「友于兄弟」,这是让兄弟之间能够和睦,互相关怀、互相爱护、互相照顾,这是悌道。孝悌是为仁之本。孟子讲,「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尧舜怎麽样治天下?孝悌而已。把孝悌做到了,你自己先做到,然后教化百姓,百姓也做到了,这社会就是和谐社会。能够把孝悌做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自己做到了,然后你施于有政,「有政」是有政者,就是当官的人、领导人。你如何把孝悌的教育施教给有政者,怎麽样教那些领导?你自己做到。自己做到了,你能够用感化的力量,让这些在官位的人也施行孝悌,领导全国人民一起行孝悌,这也是为政,「是亦为政」,这不就是为政吗?孝友就是为政之本。除此之外,夫子讲,「奚其为为政」,还有什麽事算是叫为政?除了推行孝悌之道以外,夫子讲,没有别的事叫为政了。你说搞政治,这就是搞政治,这就是治国平天下。我们又看回第十六章,夫子讲「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这就是孝友,以孝悌之道扩展到方方面面,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是对公卿,信是对朋友,孝是对父母,悌是对兄弟,你看,孝悌忠信讲得全了,事公卿、事父兄,这就是为政之道。这里面特别又提出「丧事不敢不勉」,因为丧事是大事。如果行丧不尽心、不诚敬,这是大不孝。所以曾子在《论语》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丧事,「丧则致其哀」。落实在《弟子规》,就是「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这就是丧事。慎终,就是「祭则致其严」,落实在《弟子规》,「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你看,《弟子规》不也是做为政之道吗?真正做到《弟子规》,社会也就和谐了。
 
后面又特别讲到酒的问题。如果教育推行得很好,但是大家对酒迷恋,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如果是好饮酒的话,你看历史上就很多这样的例子,夏朝的末代天子桀好饮酒,亡国了;商朝末代纣王好饮酒,亡国了;周幽王好饮酒,也亡国了。这三个皇帝好饮酒,夏商周这三个都是末代皇帝,幽王是西周的末代皇帝。好饮酒,肯定贪美色,酒色一沾染,肯定就堕落。如果是国家领导人,这个国家一定大乱。夏朝开国的皇帝是禹,尧舜禹的禹,禹传位给他的儿子启,开始了夏朝,禹是圣人。当时仪狄,就是一位造酒官来进贡,给他一罈好酒,他品尝了之后,很美味,但是他警觉性很高,他说,后世必有人因为饮酒而亡国。从此他就疏远这些进贡酒的人,而且自己把酒戒掉,也不允许这些官员喝酒。《书经》里面,就是《尚书》里面有一篇叫「酒诰」就是讲这个事情的。禹真的不幸言中,他的后代夏桀就是饮酒亡国的。我们看历代的皇帝,凡是贪好饮酒的,都是家破人亡,丧国辱权。所以孔子在这里特别提出酒戒。
 
酒是个广义的代表,酒是什麽?会迷惑人的,让人沉迷的,沉醉于其中的,都是属于酒这类的,不一定说喝酒才叫酒。包括很多,凡是让人沉醉的,抽烟、吸毒、网路游戏、上网聊天,凡是你沉迷于其中的,让你玩物丧志的,这些都属于酒这类的,都要戒绝。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嗜好,人不要有嗜好,你有嗜好,往往会被这个嗜好所迷、所转。君子一心为善,一心只想着为万民服务,把自己那种欲望、嗜好要放下,至少要降到最低程度,然后你才能最后慢慢放下我执。真正放下我执,你自然能够大公无私,那你真正是君子,你成圣成贤就一点不难。
 
蕅益大师对这章解释说,「不要看得此四事容易,若看得容易,便非孔子」。你看,孔子为什麽说「何有于我哉?」他这样说,不光是谦虚,都是提醒我们,当然他也是提醒自己,让自己有很高的警觉性,这四桩事情不是容易事,你真正做到圆满,你就是圣人。孝你做到圆满,这不就是圣人吗?孟子讲的,尧舜之道都是孝悌而已矣,你做到圆满,就是像尧、舜一样的大圣人。「出则事公卿」是忠,要做到极处,做到究竟;「入则事父兄」,孝悌做到圆满;「丧事不敢不勉」,是诚敬做到圆满;「不为酒困」,是一切欲望放下,不沉迷,一切境缘中不迷惑、不颠倒,这是不为酒困。你看,你做到这四样,岂不就是圣贤?所以孔子没把它看作是容易事,一定是尽心尽力去做,不敢丝毫的苟且。这是孔子之所以成圣的祕诀,正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下面江谦先生有一个补注,他说,「此四者,皆是孔子之无我」,这就讲得更为的圆满,是开解蕅益大师所说的。这四桩事情,事公卿、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这四桩事都是孔子无我的表现。确确实实,只有真正做到无我,你这四事才叫圆满。底下给我们来分析,「有我相,则骄慢,不能出事公卿、入事父兄」。无我就是没有「我」这个相,夫子放下了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里单提出我相,我相放下了,四相也就跟着放下。因为,没有我了,也就不会有人了,人是跟我所对待的,没有对待了,没有我当然就没有人;没有人,也没有众生,也不会有寿者相。所以我相是最根本的,先要放下,这是我们错误的一个知见,迷惑的一个知见,要放下。
 
如果有我相,这是我,有我这个念头,你一定就会有四种烦恼,与生俱来的四种烦恼,所谓我见、我爱、我痴、我慢,四大烦恼常相随。随什麽?随着我,你只要有我,四个烦恼跑不掉。我见,是你有「我」这个念头;我爱,就是贪,这属于我的,我就要,不肯布施,不属于我的,我还想要,贪;我痴,是愚痴;慢是傲慢。你看,贪瞋痴慢,这是烦恼。你有骄慢心,你就很难做到事公卿、事父兄圆满,也就是说,忠孝就不能做圆满。要做到圆满的忠孝,必须放下我,心中只有父母,没有自己,你才能够尽孝;心中只有国家、只有人民,没有自己,你才能尽忠。稍有一个我相,忠孝就欠圆满了。
 
第二个,「有我相,则有断见,谓人死即消灭,故丧事不能勉」。「丧事不敢不勉」,为什麽治丧要尽心尽力?因为知道人死了之后不是断灭的,他有神识存在,所以要「事死者,如事生」,这就不是断见。如果有我相,就会有断见,这个我相是什麽?执着自己的身体是我,人家的身体是他,人死了,身体灭了,以为我就灭了,这叫断见。不知道身体虽然有灭,但是人的神识不会消亡,灵魂不灭。这就要放下断见才能够了解,不是人死如灯灭、什麽都没有,不是。我们知道,人死,后面还有,所以我们行丧、祭祀就不敢不勉力,这也是孝心。所谓「祭神如神在」,祭祀神灵,包括祖先的神灵,都好像神灵在身旁、在面前,这是确实,你动念头想他们,他们就来,感应道交。《孝经》里面也讲,「祭则鬼享之」,你祭祀的时候,鬼就来了。那个鬼是什麽?祖先的神灵,他来享用你的祭祀,那你岂敢不尽心尽力?怎麽敢得罪祖先?得罪祖先这个心,就不孝。下面,「有我相,则累于形骸,不知观心之妙,而以饮酒为乐,故为酒困」。有了我相,还会出现什麽问题?累于形骸,以为身体就是我,所以为这身体的享受而去绞尽脑汁,为身体所困,「不知观心之妙」。知道身体不是真正的我,身体是什麽?身体是我所有的,就像人的衣服一样,这是你的身体,不是你,「你」和「你的」,这是两个概念。什麽是真正的你?心性才是真正的你。所以圣贤教我们观心,观心是回归到自己,真正的自己。如果有我相,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你就忘了心性,把这个「衣服」执着是我了,你就忘了真正的我在哪里,所以你就会饮酒作乐,去寻找享受,寻找刺激,沉迷不悟,所以会为酒困。所以对我们的身体,我们也不必太过的执着,身体是要爱护,为什麽?就像你的衣服你也得爱护一样,但是不能过分的爱护,一天到晚想着怎麽样给它保养、怎麽样加强营养,为它绞尽脑汁,这个没必要,你爱护着用就行了。它是个工具,用来做什麽的?用来行孝的,用来行道的,这是个工具,不可以过分的执着于它,把自己的中心任务给忘掉了。
 
下面江谦先生又说,「我见为万恶之原,其为毒于天下,不可胜数。故孔子一再言之:何有于我哉」。江谦先生不仅说我相,有了我相,你这四桩事就做不到了;这里又说我见,我见就比我相更深了,这叫「万恶之原」,原是源头,一切万恶之源是我的这个见,这个流毒于天下,不可胜数。有了我见,你就有自私的心,人一有自私,就不可能为天下人着想,天下为公就做不到。如果是国家领导人有私心,天下人就受害了。历代,我们看到,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所以「为毒于天下,不可胜数」。凡是这个国家天下有灾难,特别是人祸,当然也包括天灾,天灾也是人心所感,灾难就是毒,毒的根本,万恶之源就是我见、私心。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地球这麽多的灾难,我们知道,古圣先贤已经说了,根本就是私心。如何能够教化天下人?把私心放下,起心动念为别人着想、为天下着想,这个灾难就能免除。
 
《金刚经》里面讲到,这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断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后半部分《金刚经》断四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个见就是我们的烦恼,是妄想分别执着生出来的,它不是真的,是妄念。事实真相是什麽?事实真相是整个天下、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的。你能够认识这个真相,你就自然肯放下我见、我相,知道那个我见、我相是错误的念头,是一个妄念,是迷惑颠倒产生的一种见解,要把它放下,要回归到一体上来。在这样的一个高度上,我们去重新体会本章《论语》所说的,孔子讲「何有于我哉」,「故孔子一再言之,何有于我哉」,这个一再言之,是前面已经讲过,现在又讲,前面哪一章讲过?第七篇第二章,它的经文是这样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里讲过一次,这里又讲。这个「何有于我哉」的深义是什麽?根本没有我,哪里有我?凡夫以为真的有我,那是错误的知见,是妄念。真相是什麽?真相是一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所以哪有我?如果你说有个我,真正的我就是整个宇宙一切众生,这叫法身,这是真正的我,这一个身体哪是我?
 
所以夫子这里真实的意思,蕅益大师和江谦先生把它揭示出来了,你必须要放下我相,你才能做到夫子讲的四事。为什麽你做不到那四事?因为你「我相」没放下。夫子最后告诉你,「何有于我哉」,没有我,哪有我?让你放下我相。不仅放下我相,让你放下我见,因为我见是万恶之源,是流毒之根本,让你放下,所以一再告诉你,「何有于我哉?」
 
前面《论语》上讲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教我们放下「我」的方法,放下我执。怎麽放下?「默而识之」,默是寂默,寂而不动,心定下来;识之,是铭记。寂然不动,识之是什麽?你忽然明白,这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心定下来,就像湖水一样平下来,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这叫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好学,志于道,立志发愿要成圣成贤,好学不辍、锲而不舍,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自己学,还要「诲人不倦」,诲是教别人。自己学,自己提升智慧,教别人,这是修福,这是你慈悲的表现,让别人也跟我一样,同归于道,这是慈悲。为什麽?别人跟自己一体,怎麽能自己成道,别人不成道,那怎麽可以?「何有于我哉」,哪有我?所以我要成圣成贤,必须要帮助别人成圣成贤,自己才能成圣成贤,要同归于圣道。《华严》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成佛道,这你就真正彻底,不仅放下我相,连我见都放下了。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