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时间:2022-11-24 08:39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这个「反」是讲重复。在古时候宴客的时候,主人往往会与客人互相之间和歌,这种文娱活动就跟现在有点相像,现在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往往也会献上一些文娱的节目。不过,古时候的节目是思无邪的节目,真正是纯善的,没有靡靡之音。孔子招待客人的时候有歌、有和,「和」就是跟人家和歌、对歌,这是在古礼上有这样的做法。这里讲『子与人歌而善』,就是孔子与客人一起歌唱的时候,如果见到客人唱的歌很好听、很美,这里讲的很善,这个「善」一定是思无邪,这个是善的根本。如果有产生邪思邪念的,这些歌曲就不善了。所以内容一定要善,这是最根本的,其次它的音律也很美丽动听,这时候孔子必定请客人再歌唱一次,『必使反之』,反是反覆,像现在人用英文词叫encore,让你再唱一次。为什麽要请客人再唱一次,然后自己再『和之』?这是孔子虚心学习,见到好的一定虚心学习,他也要学这个歌、学这个韵律,这是孔子好学。古人有和歌的,也有和诗的,这都需要什麽?亲自来和,不是请人去和,请人来和就失礼,不是真正的礼。《朱子集注》里面讲到,「必使复歌者,欲得其详而取其善也」。「必使反之」,就是必使客人再唱一次,那是什麽?孔子希望能够更加细致的学习,学习更详细一些而取其善,见善则从之,这是夫子好学的一个表现。他好学包括学六艺,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歌唱这类的属于乐,所以孔子要学习。
 
「而后和之者,喜得其详而与其善也」。孔子学会了跟他和这个歌,这时他很欢喜,已经得到、学到这个歌了。而又鼓励客人继续往善的方向努力,与其善,跟他一和歌,这是鼓励他。「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朱子总结得好,就从这样一件小事上,就能见到圣人从容气象,他的气象是讲气质,讲他的风度。从容怎麽得来的?没有私心、没有嫉妒,真正是见人之善、如己之善。所以,他向善人学习,而自己努力来学这个善,诚意很恳切,「至」是极处,恳切到极处,毫无任何私心杂念,真正做到了思无邪。而表现出来的谦逊、审密,这是他好学。又「不掩人善」,一般人难免有嫉妒心,看见人家有善,自己反而放不下,只希望自己比别人善,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善,看见人善要掩盖人家,甚至打压人家,这是小人,不是君子。
 
孔子在这里给我们显示君子之风是不掩人善,鼓励人继续行善。「盖一事之微,而众善之集,有不可胜既者焉,读者宜详味之」。这里讲一事之微,你看就是宴客的时候和歌这麽一件小事情,很平常、很微小的事,但是已经显出圣人众善之集,集就是集合于一身。圣人的心是纯善,因此行为纯善,无论事之大小,但是善总是一致的,大事也是体现出善,小事也体现出善,一味的善。这个确确实实值得我们认真的学习、玩味,细细的去体味夫子存心。而事无巨细,我们都应该去反省自己,有没有像夫子那样好善好德、好学谦逊,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君子、成为圣人。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