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时间:2022-11-18 11:22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我们先看李炳南老先生《论语讲要》,他这里注解说,「疏食,孔注菜食」。孔是孔安国,西汉时期的经学家,他把疏食的「疏」解释成蔬菜的蔬,就是吃素,没有肉吃。在古代,一般家里家境并不是很好,只能吃蔬菜,很少能吃上肉,富贵家的人才能够有肉吃。「朱注粗饭」,朱就是朱熹,宋朝(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大儒,他把这个疏解成粗疏的疏,所以疏食就是粗饭,粗茶澹饭。意思都差不多,都是讲饮食非常简单。雪公又引「翟氏《四书考异》,疏兼有粗、菜二义,今从粗义讲」。先儒对于这个疏食的疏有两种讲法(孔注和朱注两种讲法),当粗字讲、当菜字讲,两者都可以并存,雪公这里按粗字讲,就是粗茶澹饭。孔子能『饭疏食、饮水』,吃的是粗食,饮的是水,他没有酒喝,也没有上等的茶,也没有什麽饮料,只能喝白开水,这种生活非常的简单。
 
『曲肱而枕之』,这个肱是手臂,睡觉的时候连枕头都没有,只能够枕在手臂上睡觉,真的跟佛家出家人差不多。出家人也是,真正出家人,所有的财产是三衣一钵,三件披衣一个钵,钵就是用来乞食的碗,其他什麽都没有,当然也就不会有枕头,他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出家人,有的晚上睡觉也是吉祥卧,吉祥卧就是枕在手臂上,向右侧睡。孔子也是过这样简单的生活,可是他老人家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乐亦在其中矣』,他乐在其中,虽然这样的穷苦,人家看这种日子没办法过。就像颜回一样,颜回跟他的老师真的是同一个家风,颜回也是箪食、瓢饮、居陋巷,吃饭连碗都没有,只能拿一个竹子编的小篓来盛饭,喝水的时候连杯子都没有,拿个葫芦瓢,居住在陋巷里头。夫子讚叹他说,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也乐在其中,他不想改变这样的生活。
 
他何以乐,乐在哪?可见得他的乐不是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他的乐不在此,他乐在哪?乐在道,他心中有道,心不离道,他就乐在其中。他这个乐是从内心与道相应而产生的,它不是外面物质享受带来的快乐,那种快乐只能叫刺激,不是真乐。世间五欲之乐都是刺激而已,所谓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一般人都会贪染,觉得这里头有滋味,实际上这个味要比起求道的法味,那是不能比的,真是世味哪有法味浓?孔子、颜回尝到法味了,所以对于世味一点都不会贪染。我们为什麽还会贪染世间五欲六尘?因为我们还没尝到法味,真正尝到了,要你选择,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过像孔子这样的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清苦生活,你一定会选择像孔子一样的生活。
 
当年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你看他的选择,他是太子出身,荣华富贵要享受应有尽有,可是他把王位都舍弃掉了,而去过苦行僧的生活,他也是乐在其中,不改其乐。一生都是过着这种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从十九岁出家,一直到七十九岁,整整过了六十年,最后在双树林间去世。他十九岁出家求学,到三十岁开悟,正如孔子「三十而立」,而立是他毕业了,释迦牟尼佛三十岁他也学成了,他的成就比孔子还高,是世出世间的大圣,然后他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教学,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觉悟一切有缘的众生。他这个乐,乐在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己得道就是自己觉悟,自觉;然后要觉悟别人,讲经说法,教学。这个教学,后面《论语》里面有讲到,他说话的时候是教学,不说话也是教学,无时无刻无处不是在教。自觉和觉他两者都圆满了,所以那个乐真是其乐无穷。真正能追求道,你就乐。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死是人世间最苦的事情,但是孔子讲,只要能闻道,死都不怕。最苦的事情来,我也能够接受,为什麽?已经得道了。说老实话,你得道了,生死就没有了,生死已经束缚不了你,你超越生死了,那个乐岂是世间迷惑颠倒的众生能够想像得到的?
 
我们现在仰慕圣人,看到他们也在求道、得道,我们非常的羡慕,也效法,希望也能够得到像他们的境界,所以也将这世间的名闻利养放下。过去我也在大学里教书,也有一些名利,当然,比起释迦牟尼佛的王位那是小儿科,小巫见大巫,他都能够舍,我们有何不能舍的?舍了以后,专心的跟着恩师学法三年半,天天在研究经教、在分享心得,真有点乐在其中。所以,现在让我再回去世间工作,我不肯干,为什麽?正如古人讲的,世味哪有法味浓?我们法味浅尝到一点点,但是已经不能够撒手了,一直要追求下去。孔子在这个圣贤的境界,真的,他讲的「乐亦在其中」不是在骗我们,我自己有这一点点体验,就对孔子的话深信不疑。
 
他老人家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以孔子对世间富贵真的放下了,绝没有心去追求世间富贵、名闻利养,追求五欲六尘享受,没有。他这个境界,如果我们不能够放下一些,我们确实很难去体会,更不要说达到他的境界,体会都体会不出来。一定是要我们自己去放下,你能放下一分,你对圣贤的境界才能够有体会得一分;如果你不肯放下,读《论语》也只是文字而已。你可以研究它的文字训诂,成为一位《论语》的专家、学者、教授,可以写论文发表文章,但是,夫子这里乐在其中的感受你得不到,这就叫儒学、搞学术,不是真正学儒。真正学儒是你要学跟孔子一样的存心、一样的言行,虽然还没达到他的境界,至少学得一、二分,这个学才真正你有乐。夫子在「学而篇」里第一句话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才有悦,这个喜悦就是法喜。
 
你有了一点法喜,这就有动力了,你会勇勐精进的学习,不需要人去督促你,你自己就肯干。然后天天上台来跟大众分享自己学习的心得,这是什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志同道合、大家一起学习圣贤之教的朋友,在座的诸位就是我的朋友,还有网路上远方的同修,都是我们的朋友。现在通过高科技,朋友也不用从远方来,你们就可以坐在你们的电脑前,打开你的电脑上网,我们在一起也能够共学,一样是不亦乐乎。所以,这种乐是夫子之乐,得到这种乐,对于世间富贵、名利真的看作是浮云了。这里特别讲到「不义而富且贵」,不义是不以其道而得的富贵,这种富贵孔子不会要的。古人讲,人生富贵都有前定,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富贵要不要起心去求?不需要,「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强求不得的。强求来的还是你命中本来就有的,你不需要用那种不义的手段去求,它还是会来,只是个迟早问题。既然如此,何必要用不义的手段去求?而且,用不义的手段求富贵,也会把这命中的福报折损,本来富贵很大,因为这种不义反而使富贵少了,这多冤枉!所以「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不义的小人想去求富贵,求得来的还是命中本来就有的,你看冤不冤枉?君子不要这个富贵,该来的它还是会来。对富贵,一点执着都不要有,有富贵,可以用富贵来帮助社会,帮助苦难众生;没有富贵,也一样,少了累赘更好,有富贵就有累赘。你有一样东西,这一样东西就成为你自己的一个包袱,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什麽他有富贵都不要?把这包袱丢掉。实际上,丢掉了人间的富贵,他得到的是出世间的富贵,那个富贵,人间是没办法想像的。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在定中讲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恩师已经讲了十二年的这部经典)。你去读读《华严经》里头,看看那些境界的庄严微妙,那是佛所拥有的富贵。古人有句话说,「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那个富贵绝对不是世间富贵可以比拟的。看看佛的境界,金银、琉璃,无比庄严的华藏世界。我们看他好像是世间一个苦行僧,他在那个无比庄严的华藏世界当中。有一次弟子就想请问他,请佛能够示现一下他所处的境界给弟子们看看。佛当时盘着双腿,坐在蒲团上,佛就答应了,把他的一条腿放下来,脚搭在地上,顿时大家就看到了整个世界变成了无比庄严的琉璃世界,那是美妙绝伦;然后佛又把腿收上来,又恢复到人间这个境界。弟子们就相信了,世尊真的,他就安住在琉璃庄严的世界里,只是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到而已。
 
佛家告诉我们舍得、舍得,你能舍你就能得,舍的愈多,得的愈多。舍了,不是就没有了,愈舍愈得。富贵你舍了,你得到的富贵是无比殊胜的富贵。孟子讲的天爵和人爵,如果释迦牟尼佛当年没有出家,他是国王,那是人的爵位,人爵最高的;可是他把这个爵位舍弃掉了,不要人爵,他得到的是天爵,「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天人共尊的导师,天人师,三界至尊。所以你看,大舍就大得。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要去真干,真干你就有体验,有体验你就会更加努力的去干。
 
我就做过这个试验。学习圣贤之道你得做试验,拿谁做试验?拿自己做试验,试验试验圣人讲的话是不是能够应验。你看我将大学教授的职位舍掉了,薪水舍掉了,原来也有房子、有汽车,都舍掉了,现在是一无所有,真的连银行户头都关闭了。现在发现渐渐有这麽一点境界了,什麽境界?我把房子舍掉了,我到哪都有房子住,还不是住自己的房子,这个好,自己住的房子自己打理,要操心。以前我自己买的房子,自己得缴水电,哪破了、漏了自己得找人去维修,也是烦人;现在不用,到哪里都是人家很好的接待。把汽车舍掉了,现在到哪里都有汽车坐,还不用自己开车。把薪水舍掉了,原来我的薪水也很高,现在没了,发现用不上钱了。
 
我住在香港,每天中午饭协会送饭,不用自己买菜做饭,早餐也是协会提供的食品,我一天吃两餐。其他真的不用买什麽,需要什麽,自己都没想到,人家都给我们买好了。当然我们的生活也很简单,需要的很少,但是蒙此地协会照顾,用不上钱。真是,出门我现在身上都不带钱,没用,真的像古人讲的,「置金银于无用之地」,可以做到了,这个自在。我也不用去逛商场,不用浪费那些时间,穿的衣服就这两件,天天穿一样的,一个是上台穿的,下台就穿普通的。天天穿一样的,天天吃一样的,全副的精神用在学习圣贤教育上,不亦乐乎!把世间的名位也舍掉了,我在大学原来是终身教授,现在没有这些头衔了,但是到哪里人家都尊敬你,人家爱护你、尊重你,出来哪都称你「锺老师」,对你毕恭毕敬,我们自己都受宠若惊。所以你看看,你是不是愈舍愈得?假如你真正把它舍尽了,名利富贵都舍尽了,你其实得到了出世间的名利富贵,世间是无法比拟的。就像孔子讲的圣人、贤人、君子,佛法里讲的阿罗汉、菩萨、佛,这些都属于天爵,人间没有这个爵位,天上有。
 
雪公,就是李炳南老先生,又引郑康成的注解,这是东汉的着名经学家,他说「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他解释,如果不以义而取得的富贵,孔子说这对我像浮云,浮云是什麽?不是自己有的,也不值钱,他也不需要。所以「浮云在天」,后面的话是李炳南老先生的评注。浮云是在天上的,所以不是自己有的,「自己所有,唯是本有之道」。所以真正明白的人,追求自己本有的;自己本来没有的,别去追求,追求只是增加烦恼,放下。所以,你能放下了,你就能够得本有之道。本有之道,就是《三字经》里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你得到了,得到了就成为圣人;佛家讲本心本觉,觉是觉悟,得到了就成佛,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下面又引《皇疏》,皇侃,这是南北朝的经学家,他有一个《论语义疏》。他讲「浮云又一义」,又讲另外一层意思说,「浮云聚散无常,犹如不义之富贵,聚散俄顷」,这层意思也很好。天上的浮云聚散无常,云卷云舒是不定的,这是比喻不义的富贵就像天上的云飘来飘去一样,聚散无常。实际上名利、富贵都是如此,古谚语讲「富不过三代」,祖宗积德,所以儿孙享富贵,可是享了富贵,就会慢慢养成骄奢淫逸的习气,最后就败家了,所以富难过三代。现在的人积厚德的人少,所以我们看到能够到第二代的富贵都已经少了;甚至,人年轻的时候积得的富贵,老年都不保,一代都没有;还有甚者,几年光景,这富贵也就完了。你看在二OO八年胡润套现榜上评出来的中国首富,以一百三十五亿元身家名列榜首,前半年被评为首富,后半年十一月份就锒铛入狱,因为经济犯罪被捕,他在狱中还企图自杀。你看看,这富贵不就是像浮云一样吗?不义而富且贵,真正是太划不来了,不仅富贵保不住,义也没有了。不义就是造业,真正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真正聪明的人要看得透,那些不能长久的我们不要去追求,追求的是要长久的,什麽是长久的?道是长久的。真正得道了,不生不灭,你就得永恒的生命,你就不死了,这才是值得。
 
蕅益大师在注解里面他讲到,「乐在其中,则心境一如,当与赞颜子处参看」。这个我们刚才有提到,颜子就是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是箪食、瓢饮、陋巷,不改其乐。蕅益大师要我们跟这段《论语》参看,证明孔颜都得到了圣人的境界了。孔子的弟子中,只有颜子能够堪称得孔子心法,所以孔子在三千弟子当中只讚叹颜回好学。人家问他,弟子中谁好学?他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而死,今也则亡。颜回死得早,三十多岁就死了,比孔子早走,孔子非常痛心,这是他的传人,可是他寿命短,大概人间没有他享受的地方了,他要到天上去,福报太大了,人间留不住。但是,毕竟这对人间来讲是一个悲哀,所以夫子很心痛,说这个感慨的话,颜回好学,但是他死了,就没有了。换句话说,只有颜回真正得夫子心传,传法弟子,三千弟子里面其他人都没办法,不够格。
 
但是孔子着书,留下这些典籍,还有弟子们把老师讲的这些话也记录下来,包括我们现在读的《论语》,这都是孔子的心法,把它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后世真有得夫子心法的人,那是什麽?孔子的私淑弟子,蕅益大师就是一人,李炳南老先生也应该算得上。你看他们的注解,真正是直截揭示出孔颜心法。你再看看他们的行持,蕅益大师是出家人,李炳南老居士是在家人,生活都是像孔子、颜回一样的清苦。
 
出家人蕅益大师是律学大师,严持戒律,戒律里面就包括「过中不食」,而且当然是吃素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蕅益大师也是过这个生活,历代祖师大德都是过这个生活。李炳南老居士日中一食,他一天只吃一顿饭。他是我们恩师的老师,恩师跟我们讲,他过去跟李炳南老先生学习的时候,看到李老日中一食,他也学,也是日中一食。学了八个月才跟老师讲,老师问他,「你觉得身体怎麽样,会不会缺乏营养?」我们恩师笑着说,「没有事儿」。雪公看到了之后,把桌子一拍说,「好!你永远做下去,就不求人」。生活简单,花费少,不用求人,这个生活自在。但是我们恩师讲,他吃的一顿饭比起李炳南老先生那一顿饭要多,所以花费要多一些。好像我们恩师一个月(当时在台湾)用的台币,相当于一个月花三块钱美金用在吃上,一个月吃三块钱美金,李炳南老先生一个月只吃二块钱美金。所以恩师说,我这个徒弟还差一点,没赶上师父。但是已经是不得了了。真正是做到了「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生活,所以他们都是乐在其中,像我们恩师不也是如此吗?
 
蕅益大师这里讲,「乐在其中,则心境一如」,他这个乐是心中的快乐,中就是心中,这是讲心。但是这个乐也离不开外境,外境是什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生活,这是他的境。乐不在这个境界上,但是又不能离开境界,乐在心中,心境一如。他的心清净,所以境界也清净,身心清净、境界清净,就一如。一如是不二,心境不二,为什麽不二?因为境界就是心所变现的,有如是心,就有如是境。境界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清苦生活,他能得到乐,乐在其中;如果换过变成了富贵,富贵是不是他就不乐了?也不是,富贵还是乐。他的乐,不因为境界的差异而有不同,不管什麽境界他都乐,乐是在其中,不是在外。一般凡夫所追求的是富贵,他不愿意过清苦的生活,他把乐看作在外,乐在其外,不是乐在其中,所以他向外去攀求。能求得到吗?求不到的,因为乐本来就在其中,就在你的心中。境界,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富贵的境界或者是清苦的境界,有好还是不好?没有好坏,好坏是在你这一心,你认为它好就好,认为它不好就不好。现在叫你把好和不好的分别心放下,你就归一了。好和不好是二,把二放下就归一,心和境也就一如了。所以,清苦亦如是,富贵亦如是,都不妨碍他求道的快乐。
 
底下蕅益大师又讲,「不义富贵,但如浮云,则似太虚不染,非巢许之所能达」。蕅益大师给我们点出这个境界,真的这才是孔子真实的境界。一般人总脱离不出二法,不能够入一。二法是什麽?富贵和清贫,把富贵、贫贱当成二。当成二了,总得不到真乐。真乐是离开了相对的二法,你才能够得到真乐,因为这个乐不是跟苦相对。有苦、有乐是二法,二法当中没有真乐,离开二法就回到一法,就一如。蕅益大师这里讲的「不义富贵,但如浮云」,这个浮云有没有?确实有,你看到了,天上确实有浮云,有的浮云也长得挺美的,你知道它是假的,不是真的。有时候我们仰望天空,浮云以种种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也挺好看,你可以去欣赏、可以去受用,但是你不会去染着。这就是下面讲的,「则似太虚不染」,太虚是虚空,虚空不会因为有浮云而有染。有浮云,虚空还是这个样子,空空如也;没有浮云,虚空还是这个样子,空空如也。它不染,不为浮云所动,但是它也不会排斥浮云。
 
这个境界,这里讲的「非巢许之所能达」,巢许是什麽人?巢父和许由这两位贤者。他们两人也很难得,他们是尧帝时代的人(尧王,尧舜禹的尧),他们俩对富贵一点不贪图,他们隐居不出来做官,自己有才华。尧王知道他们有才华,想把自己的君位让给他们俩。尧是禅让,我们知道尧是找到舜,尧、舜、禹,尧禅让给舜。在没找舜之前,尧其实想找巢父和许由,巢、许二人,可是他们俩逃避,不接受。他们确实能放得下世间的名利,天子的位他们都没看在眼里,他们不接受,他们去当隐士,这是高洁的志向,后人也很称讚,这是难能可贵。唐朝诗人杜甫有一句诗叫「巢许山林志」,巢许二人志在山林,隐居。可是蕅益大师讲,孔子的境界「非巢许之所能达」,换句话说,巢许的境界比不上孔子。孔子是什麽境界,巢许又是什麽境界?用佛法来讲就很明瞭,巢许二人是小乘,小乘圣果,孔子是大乘菩萨。小乘人只求自度、自觉,但是他真正的大慈悲心没有发出来,不能够普度众生。尧王把地位要让给巢许,他俩不接受,为什麽?不想。不想污染了自己的清净心,这实际上是什麽?他住在自度的境界里,犹如小乘证得阿罗汉果的人,他们住在偏真涅槃当中。涅槃是没有烦恼的境界,涅槃不是说死了才叫涅槃,不是。你现前放下烦恼了,什麽烦恼?见思烦恼,也就是一般我们讲的执着,孔子讲的意、必、固、我,这四桩事都是执着,把执着放下了,你证得小乘阿罗汉果,你了脱生死了。可是这属于偏真涅槃,他不能够普度众生,所以这个觉悟不圆满。
 
释迦牟尼佛当年他是批评小乘人,只顾自己觉悟,不肯去度众生。在《法华经》里面弹偏斥小,甚至骂这些阿罗汉说「你们是焦芽败种」。所以《法华经》是劝导回小向大,以广度一切众生为己任,这是孔子讲的仁的境界。仁是什麽?爱人,推己及人,自己觉悟了,那得觉悟别人,这是仁。《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自己觉悟,小乘阿罗汉是明明德,可是明得还不圆满。明德是他的性德,性德露出一部分,不圆满,要怎麽做?要亲民,亲民就是度众生。所以明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觉他,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这是大学之道,这跟佛法讲的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成佛的境界是一样的。
 
孔子追求的是大乘精神,他高出巢许二人的境界,所以他说富贵于我如浮云,就好像什麽?浮云在太空当中,太空不因为浮云而有染,但是也不排斥浮云。如果能够用富贵来帮助众生,孔子也接受。你看孔子也出仕,他在鲁国做过大司寇,这是相位,做宰相。这是富贵,他接受,为什麽?因为他在这个位子上,可以帮助推行周公之治,这是行菩萨道,他不会逃避,他能接受。他周游列国的时候,如果国君器重他,他也乐于去帮助,也愿意有个一官半职,用这个机会来落实圣贤之道。他不是为自己,他不是想要自己得富贵,他真正是为帮助社会大众。这种就是夫子讲的,不仅立了,他也能够权,权就是行权方便。有的人可以跟他共学,不可以适道,就是不能够一起走一条道;可与适道,不可以与立,他不能够得道;可以得道的,可与立、不可与权。像巢许二人得道了,他成为贤人,包括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孔子也讚叹他们「古之贤人也」,他们也是可立、不可与权。权就是行权方便,那是行大乘菩萨道。
 
所以,在孔子的心目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清贫生活,与富贵的生活没有两样,把二法放下了,这叫入不二法门。如果你把它看作二,才会像巢许那样,他舍富贵而就清贫的生活,还是有二法,他念念还是想着自己要提升。而孔子连自己都忘掉了,完全以众生的利益为考虑,如果清贫的生活对众生好,他就过清贫的生活;富贵的机会来了,可以帮助众生的,他也可以接受。这是要看缘分,这是要用智慧去选择,但是绝没有私心,绝没有贪念。
 
像释迦牟尼佛示现不要富贵而要贫贱,因为这样的示现更能觉悟众生,他也不是为自己。他得道了,他周游讲法,佛也很善巧、很开放。有国王、大臣、长者邀请他讲经,你看最有名的,祇陀太子和祇树给孤独长者,这两位大富长者,太子是贵、给孤独长者是富,他们营造的讲堂用金砖铺地,富丽堂皇,邀请释迦牟尼佛去讲,他也接受,释迦牟尼佛也带着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弟子住在祇园精舍。这个也能帮助众生,他也接受,他一点不执着,为什麽?无我了,他就不执着。还有一个「我」的念头,难免会有执着。这个境界我们自己好好的去学,而下手处关键在于放下自私自利,从这里学起,学着一切从别人角度想、从众生的角度想,不要为自己想,你这种心态练久了,慢慢也能契入仁的境界。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