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时间:2022-11-16 16:36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章孔子为我们说的这四句,总共十二个字,可以说是整个儒学的大纲,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里头含有的义理非常丰富。我们认真的来学习,努力的去落实,真能做到这十二个字,这一生也就能成圣人了。
 
我们先看李炳老《雪公讲要》,「此章书为儒学之总纲,圆该中国文化之体相用」。这是雪公根据对于《论语》深入的研究之后,他把这一章发掘出来,立为我们儒学的总纲领,里头有体、相、用,而且是圆满的包括了。雪公对这章的注解非常丰富,可以说几乎是整个《论语》里面注解最长的,我们来细细的学习。他说,「志、据、依、游,是孔子教人求学之方法,道、德、仁、艺,是孔子教人所求之实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每一句的第一个字是讲方法。怎样求学?我们对道要有志向,「志于道」也就是我们此生学圣贤文化的目的、方向是道,也就是说希望这一生能成就圣人。古人讲得好,志取乎上,仅得乎中,你立志高远希望成圣人,而且一生去努力,即使是不能成功,你也能够成为一个贤人;志取乎中,得乎其下,如果你把志向立在贤人上,你可能只能得个君子。所以,立志一定要高,这是我们学习的动力。这里讲到的「据、依、游,底下我们会细细的给大家来分析。志、据、依、游,是讲的求的方法,这四个字的对象分别是道、德、仁、艺,这是我们讲的实学。实学是真实的学问,不是记问之学。如果我们学《论语》只能记一些词句,你能够倒背如流,甚至能够讲得天花乱坠,但是没有把《论语》真正落实,应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工作、待人处事接物上,这就不叫实学了,这只能叫记问之学。孔子讲得好,记问之学不可以为人师,没有资格做老师。一定要什麽?「学而时习之」,学了之后你要去应用、去时习,这才称为实学。所以,看你有没有真正学到实学,怎麽看?看你的气质有没有变化。古人讲,学问是在变化气质,不在于你能记多少、能背多少,在于你能改变多少。你自己的习气、毛病能改多少,这是看你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实学。
 
我们看下面说,「道是体,德是相,皆是内在。仁、艺是用,皆是外在」。这个道、德,它是两个,它不是笼统的讲一个。道讲的是体,这个体是本体。什麽本体?我们整个宇宙的本体,它是生命的本源,它是万物的根本,这是讲本体。本体没有形相,所以你看不见、摸不着,眼睛不能见,耳朵不能闻,身体触摸不到,甚至你的意念都想像不到,我们六根没有办法接触到的,更不是语言可以能够轻易表达出来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你道不出来的,讲不出来的。讲得出来的,只是个近似,只是个比喻。一定是要我们自己把妄念息灭掉,用我们的真心去感通,这才能够体验得到。体验到了,你也说不出来,说出来的也是个彷彿、大概。别人要想得道,还是要自己去体验,所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譬如说这杯水,里头装的水有多冷、有多热,我给你形容,这是摄氏七十二点三度(假如这麽说)。这个水是什麽样的感觉,喝进去的口感是怎样的,是软的还是硬的,水的硬度有多少,我给你一大堆的指标、一大堆的形容,你听了也只是个彷彿大概。你怎麽才能真正的感觉?你喝一口就感觉到了,「原来你说的是这个样子的」。要是你没喝,我再怎麽说得清楚,你也是不能真懂。
 
所以道要去证得,证是证明,你要证明,你要去体证。怎麽去体证?「据于德」是你的体证,你得依据道德的德。德是什麽?随顺道就是德。这个道是无相的,你没有办法用六根去接触,我们又怎麽能够证道?可以。道,它有显相,显相是德,德是相,相是体之相,体是相之体。所以,你要证得这个本体,你可以从相上入手,相是能见、能感知的。一个人有没有德,你能感觉出来,他有德性还是没德性,你能感觉得到。我们要修德,修德才能证道,这是你证道的方法。虽说德是道的相,但是它也很难去完美的表达出来,它毕竟还是内在的东西,虽然我们知道,但是它也是一个无形的东西。譬如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德,但是世界上你找不出一个东西叫孝,找不出一个东西叫悌,找不出一个东西叫礼义廉耻。这是德,可是它又是无形的,但是你能感知。一个人是不是孝子,你就从他的表现能够感知,这是他内在的这些德往外透露出来。所以,虽说是内在,能够感知,但是虽说能感知,又是无形的。外在的东西呢?道和德都是内在,表现在外在就是仁和艺。仁和艺是用,你看,体、相、用,用是作用,这是外在的,外在的就更加能容易辨别。
 
底下又说「仁是用之总,喻如总根,半内半外」。这个仁,说是外在,它还有点内在,它也是一半属于德这边。就好像一棵树的根,这根连在外面也有一些,跟树干连在一起的,这个根有半内半外。内,通德、通道;外,连着艺。
 
「艺是用之别,喻如枝干,纯属于外」,这是纯粹是外在的用,它是枝干。一棵树的枝干都显露在外面,你能看得很清楚,这是仁的显发。这个艺是包括一个人的能力、他一切的技艺,乃至包括他的举止行为。一般儒家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六艺。第一个是礼,也就是你的举止行为,这都属于艺。这都是什麽?我们眼睛看得见的,能够感知到的外在的东西。可是,内、外是一不是二,有其内必有其外,我们讲诚于中、形于外,所以通过外在也能够看到他的本质。那麽,通过外在的修行,也能够回归到内在的本体。
 
这是孔子教学的善巧,「孔子学说,以仁为本,由仁发艺,以艺护仁,仁艺相得,喻如根干互滋」。孔子的学说就是以仁为根本,你看《论语》里面讲仁的篇章很多。他所有的这些行为都要以仁做为根本,我们称为仁人。仁是什麽?简单的讲就是仁者爱人,仁就是爱,自爱爱人。真正到达完美的仁的境界,是自他不二,自他一体,整个宇宙跟自己融为一体。这个是事实真相,到这个境界,你就证道了。所以道的本体虽然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甚至不可思、不可议,可是我们一生只要力行仁,最后你就能够证道。仁是讲我们的心地,由仁来发艺,发是发挥,发出来的就叫艺。因为心地是仁,所以发出来的艺都是跟仁相应的,一切的言语造作统统都是仁爱的发挥。孔子教学重心地,重心地是根本上修,但是在行为上又重视礼。礼是我们的行为规范,最基本的标准是《弟子规》。把《弟子规》做到,这是什麽?这就是修仁。《弟子规》是什麽?由仁而发的,要是你真正得到仁,你所说的、所做的,对照一下《弟子规》,完全相应。《弟子规》没有别的,就是从仁爱的心地里发展出来的,有这样的心必定有这样的言行。但是现在我们心地失去了仁,那麽要修先得从言行上修,所以刚开始就得要有板有眼的对着《弟子规》来修。我们天天得做忏悔反省的工作,拿着《弟子规》做功过格对照对照自己,看看今天犯了几条。刚开始,我自己就有经验,对照《弟子规》,一天下来这功过格画了几十个叉,一百一十三条的《弟子规》,真的,仅能做到一半就不错了。别看《弟子规》好像很简单,你要真做到也不容易。
 
真做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习惯,慢慢就习惯成自然了,不知不觉你这个仁爱的心地就形成了,所以,以艺护仁。用我们最简单的来讲,用《弟子规》、落实《弟子规》来保护你的仁心。这个仁心是你的本心,你本来就具足的,一点不会欠缺。但是现在好像失掉了,说失掉,其实没有真失掉,我们说迷失了。因为你迷了才失掉,被习气做了主人,我们成为自己习气的奴隶,被习气所驱使,真心本性不能当家、不能做主了。《弟子规》是真心本性自然流露出来的言行,我们现在用这种言行来规范自己,慢慢回归到本性上来,这是以艺护仁。当然,孔子说的六艺,礼、乐,乐是音乐;射,射箭;御,是驾车、练武这些;书、数,书是写文章,数是数理、推算等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百工技能,不管你从事什麽行业,都可以用你自己的这些技能来使你回归到本性本善上来,护仁。仁艺相得,互相相辅相成。艺是你的言行,言行向善,就使你的心地变得更善;心地变得善了,你言行又更加善,相辅相成。喻如根干互滋,像一棵树,根和枝干互相滋养,根吸大地的水分去滋养枝干;枝干吸这些阳光,光合作用,形成一些养料又输送到根里头,相得益彰。「仁原于德,德原于道」,这个原是本源,仁的本源在于德,德的本源在于道,一切都是道所生的,它是本体,它是根的根,最根本的。所以,要证道,要从艺修仁,由仁来修德,由德证道。道是我们的目标,志于道。但是道你没法修,因为它无形无相,没有办法修。修是从仁、艺上修,也就是说从我们的身口意这三业上来修。佛家讲的《十善业道》就是身口意三业的修行,身,不造杀、盗、邪淫;口,不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起贪、瞋、痴,这叫修善,这就是从仁艺上修。孔子这里讲得简单,仁就是讲意业,心地上的这些念头无贪、无瞋、无痴,你才能做到仁;艺是身、口上的造作,持戒守礼,你这就是修德证道。
 
「道德非中人以下可解」,中根以下的人很难去理解、去体会。为什麽?它是不可道、不可见、不可闻,它太抽象了。我们一般讲的形而上,它很抽象。虽然是抽象的,但是它真有,不是没有。它是空寂,但不是没有。一般中根以下觉得很玄,这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没办法去体会。那麽孔子也有方便,你就修仁和艺。
 
「然行仁艺,道德即在其中」,你能够行仁艺,你就是在修德证道,这是教学的善巧。对中根以上的,孔子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根以下的不能够讲道德,太高远了。中根以上的人可以跟你讲道德,可以讲到宇宙的本体,我们人的本性,不仅是人,一切众生都是一样的本性。这个本性跟宇宙的本体是一不是二,万物同一个本性,所以宇宙万物是一体,这个一体我们也称为法身。我们能够理解到这层,对我们修仁学艺确实有很大的帮助。这是什麽?根性利的人。
 
我们学《论语》,常常会联系到道和性上面来讲。虽然孔子当年讲得不多,这是因为什麽?大概大部分人都不是上根人,大部分人是中根或者以下,所以孔子说得少。你看子贡也讲,「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夫子讲的性和天道,这就是对上根人才讲,一般人是不可得而闻。对一般人只能讲文章,文章就是仁艺,表现在外面的,你能够学习到、触摸到、感知到的。但是,我们现在学《论语》也学到第七篇了,已经是超过三分之一,可以多加入一些性与天道的内容。为什麽?我们的根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提升,不能够老在中下根,这个根性是变化的。何以有根性的分别?在本性上来讲,人人都是一样的,无二无别。我们凡人跟圣人本来没有区别,本性上讲是没有区别的,都是性本善、性本觉,都具足了明德。我们现在为什麽在智慧、能力上跟圣人相差甚远?原因在于我们自己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习气,所以夫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本性上是一样的,习性上跟圣人差得老远老远。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是不断的去除习气的过程,习气慢慢放下,我们的根性就提升了,跟圣人也就慢慢近了,跟仁就不远了,你就逐渐从下根到中根,最后到上根。现在我们已经学了三分之一,假使你一开始就是下根,你现在也应该到中根才对,所以「可以语上也」,可以跟你讲性与天道的事;如果你原来是中根,现在就应该到上根了;如果你原来是上根,现在就应该开悟了,这样的学叫实学,开悟就证道了。
 
实际上,真正利根的人,听一、二句也就证道了。你看颜回跟夫子,《论语》里面,颜回向夫子请教的只有两个问题,其他人跟夫子请教的问题都比较多,颜回只请教两个问题,一个是问仁,一个是问政,问治国方面的。真正对他自己修学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问仁。夫子就答覆他,「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答覆他一句话,颜回言下就大悟,马上就证道了,他明白了,这是利根。夫子跟他讲的都是对上根人讲的话,说叫你一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表面上我们听起来是讲艺,仁艺,道德仁艺的艺。六艺里面第一个是礼,你克己复礼就是修这个艺,从外面来修。而且修多少?就一日。一日你能够真正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了。归仁,仁是一体。这个天下,夫子当年对一般人只讲天下;现在我们科学发达,视野广阔了,天下已经不算大了,我们应该讲什麽?讲宇宙。一日克己复礼,「宇宙归仁」,这是我们现在应该说的话。宇宙归仁是什麽?宇宙归一,一体,你就入境界了。为什麽?因为天下跟自己是一体,本来一体,你只要把自己好好修好了,你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都修好了,你就立刻证道。整个宇宙归于仁,他本性本善的面目就现前了。
 
所以夫子最后补充一句,「为仁由己」,由自己,「而由人乎哉」,哪里由别人?颜回在这一句当下就证道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通了,为什麽?他把障碍全放下了。什麽是障碍?克己复礼的「己」是障碍,己是一个小的自己,小我,我执,讲得再粗一点,自私。有自私,你怎麽能复礼?复礼是回归到礼上来。回归到礼,你就回归到仁了,因为礼是仁的外在,仁是礼的内在。把自私自利放下,这个我没有了,法身就现前。所以,你能够克服掉一个自己,这个小的自己,这个有习气毛病的自己,你就回归到本来面目,那就是道、德、仁,表现在外面就是礼(艺)。所以我们学习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把自己的那些习气毛病一天一天的改掉。学习的过程就是觉悟的过程,觉悟什麽?觉悟到自己有不少习气毛病,就觉悟这个,不是说让你增加多少多少知识,那个方向不正确。过去我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那是学知识,学的是金融知识,学的这些技术,那些东西是往外攀求。当然那些东西不是坏事,但是你能不能证道?你要不肯放下,你不能证道。放下是什麽?你得往内观,看看自己身上有什麽毛病。一开始就用《弟子规》、就用《太上感应篇》、就用《十善业道》来检查,天天做反省的功夫,就是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天天做颜回的克己复礼的功夫,你有一天就能够归仁、归礼、证道。
 
底下雪公又讲,「如此由体达用,用不离体,中国文化之精神即在是焉」。中国文化的精神,我曾经讲过六个小时专题介绍,因为现在中国人也在提倡振兴中国精神,报纸上也登一定要重振中国精神。这精神是什麽?最简单的来讲,就是用《论语》这一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就是中国精神。如果展开来讲,我就总结了十大纲目,这个纲目将来有机会我把这个文发给大家,大家也可以上网去听我讲的「振兴中国精神」这个专题,也是按照道、德来讲的。道是体,德是相,仁和艺是表现道和德。在道上讲,在本体上讲,我们用一、二、三来讲。一是什麽?一体。你要形容道不好形容,「道可道,非常道」。勉强的去说,我们用一、二、三来形容。一是「一体」,二是「二相」,三是「三宝」。这个「一体」就是刚才我们讲的,整个宇宙跟我们一体。《中庸》里面讲的「天命之谓性」,这是讲一体的。我们对一般人讲,用什麽方法好讲?就用个孝字,孝就代表一体。你看孝,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老和子是一体的,上下两代是一体。上一代又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又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体,这是道,这是讲的宇宙时空一体。用孝字来代表道,这是比较能够把形相说出来,说出来的都已经落到德上了,因为它是相。孝是德,而且是德之本。德的根本是什麽?根本就是道。所以孝也是道,也是德。从它的内涵来讲,它是道;从它的表相来讲,它是德。
 
「二相」就是《大学》里讲的本、末,这是二相。《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有本末,物是什麽?宇宙万物。这个宇宙万物有一个本、有一个末,就像一个树,它有根本、它有枝末。虽然有根本、有枝末,它是一体的,所以这二相,本末二相,是由一体生出来的,这一体是道。二相,本是什麽?本是我们自己的身心。末是什麽?《大学》里讲的家、国、天下,现在扩展一点讲,宇宙万物都是末,我以外的都是末,我的身心是本。《大学》里讲得非常清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你看,身是本,所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修身又以什麽为本?以正心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修身,所以心是修身的本。合在一起讲,身心是本,家、国、天下,乃至宇宙,那是末。佛法的名词来讲,身、心是正报,家、国、天下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所以正报是本,依报是末。本正了,就像一个树根,它稳固了,枝末就繁荣。你有什麽样的身心,就有什麽样的家、国、天下。所以现在我们都希望地球太平,消灾免难,怎麽做?把自己身心修好,你的家国天下也就太平、和谐了。有道是「和谐世界,从我心做起」,从我做起,这就是抓住根本了。
 
「三宝」就是老子《道德经》里面讲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仁慈,这里讲的仁艺的仁,这就是慈;二曰俭,俭是节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谦卑,这是三宝,叫性德。性德叫道和德,性我们见不到,我们从德上可以能够去感知,这三宝是讲性德的。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慈,慈就是仁、就是爱。不仅老子这麽讲,孔子也是这样讲,一切宗教他们都是这样讲的。你看基督教、天主教讲「神爱世人」,神爱世人这就是慈;伊斯兰教里讲的,「真主安拉是仁慈的」;释迦牟尼佛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你看,全都是讲慈、讲爱、讲仁。这是什麽?性德。我们修这个性德才能够见到本性,本性就是道,宗教里讲到的真神。真神没有形相,但是他又能现相。现什麽相?宇宙万物都是他的现相,他现出来的。佛法里讲的真性、法性,你怎麽去见?你要修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这是中国精神讲到的「道」上三条,一体、二相、三宝。
 
底下讲「德」,德是修德,从四到十,四、五、六、七、八、九、十。简单的说,四是「四勿」,《论语》里面,颜回一生奉行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勿,这就是克己复礼。
 
五是什麽?「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也是修德。
 
六是什麽?「六和」。佛家讲的和敬,六个方面,所谓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这六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真正一个团体能够修六和,这是一个齐家的团体,有这样的一个团体,那就国治、天下平了。为什麽?和为贵。这个团体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团体,因为它能够团结,它能够和敬,不仅人尊重它,天地鬼神都尊敬,真正是诸佛拥护,龙天护持,这个团体所在的地方没有灾难。所以,要希望我们的世界消灾免难,要在自己团体里头修六和。什麽团体都可以,一个家也是个团体,只要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修学,一个企业也是团体,一个学校也是团体,一个班级也是团体。像我们这里协会,大家在一起共修,这也是一个团体。大家修六和,这个团体叫僧团。僧团不一定讲在家或者出家,只要四人以上在一起依六和敬修学,这就叫僧团,可以化解世间灾难,使正法兴旺起来,这要我们大家发心,六和。
 
七,我们讲的「七治」,治是调治。治什麽?《礼记.礼运篇》里面讲,圣人「治人七情」。七情是要治,所谓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喜是欢喜,太欢喜,这种是情感,不能够让它滋长得太厉害,要进行调治;怒,那更要调,更要治,治自己的脾气;哀,太哀伤了;惧,太恐惧,这些都要把它调治好;爱,是贪爱;恶,是厌恶;欲,是欲望。这些都是执着里面产生的情感,情感要把它降低,纵然不能断掉,至少让它降低到最低程度,情欲愈澹愈好,你的智慧才能现前。朱子朱熹讲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调我们的情欲。
 
八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这都是什麽?修我们的本性、本善。
 
九是《论语》里面讲的「君子有九思」,九种思惟,所谓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忿就是忿怒,想到会有灾难),最后是见得思义,这《论语》里面的。
 
十是讲「十义」,十义就是从五伦上讲究的十义。所谓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我们在十个关係上尽自己的义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条纲目可以说是总结中国文化的精神。浓缩来讲,就是这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再浓缩就用一个字「孝」,孝就包含了。所以中国精神,你可以浓缩来讲,你可以展开来讲。如果说这十大纲目还不够,再展开,那就是四书五经十三经,再展开《四库全书》,这够了吧?所以这一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提纲挈领,把中国精神提炼出来了。我们来看《雪公讲要》第二段,他为我们一句一句的说明。「志于道者,道即本心,亦即真心,寂照湛然」。道就是讲本心,这个本心也叫真心,它是宇宙的本体,整个宇宙都是真心所现的。但是,它虽然能现,它自己是寂照湛然。寂,是讲它不动,「寂者不动」,这是定力,它是本定,没有动摇。六祖惠能大师所谓的,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这是讲自性的状态。虽然是寂,但是它又不是个死的,它是活的,它能照,「照者光明,此是智能」。光明是什麽?它能现能变,它能够变现宇宙万有。这是讲到光明,自性本来具足光明。光明是讲它的智慧,讲它的能力,这个智慧、能力都是圆满的。智慧,无所不知;能力,无所不能。宗教里面往往用这个来形容真神,真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什麽?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真心。真心,「寂而照,照而寂」,寂和照是同时的,它不是分开两个阶段的事情,不是,同时。既是本不动摇,又能够能生万法。能生万法是讲的照,生什麽万法?宇宙万物,统统是真心所变现出来的,所以寂而照。照而寂,虽然变现万物,但是它的本性还是不动摇。打个比方来讲,如同电视机屏幕的画面,大家现在看到了这个屏幕。屏幕本身是不动的,它就放在你的面前,它没有动,没有动叫「寂」,寂而不动。但是它能照,能照什麽?它能影现万象,在你的屏幕当中现出人的样子、事物。大家现在看到我锺茂森在你面前,后面还有黄山的背景,对不对?这是讲「照」,它现相了,我人在动。我人在动,请问那个屏幕有没有动?没有动。寂而照,照而寂,又是不动摇,但是它又能生万法。所以寂和照是同时的,不是两个阶段,这样大家就能体会了。
 
我们的宇宙万有,虽然是不断的在生灭,但是这个性体是寂而不动。我们要证得我们的自性本心,你得修定,因为真心是定的,不是动的。动的是相,你要是随着相走,你心就动了。从相上回归到性上来,你的心就定了。所以儒家也很讲究修定,他讲什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定、静、安,这都讲到他修定,一层一层往深处去修,修到一定的程度,就是定功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忽然就突破了。突破什麽?证入了自性,那就智慧现前,就能照。所以「安而后能虑」,这个虑是讲智虑,智虑是智慧现前了,智慧现前,能照了。待人处事接物,种种境界现前的时候,你可以用智慧处理得非常周详而没有错乱,这叫虑。智慧现前,这是起用,由体起用。「虑而后能得」,你就得,得什麽?得道,回归本体了。儒家讲的跟佛家讲的修行方法完全一样,都是什麽?修戒、定、慧,而得成就。
 
「定智湛然,恒在本心」,这个定是讲体,智是讲用,也就是定、慧。这个定和慧,智慧和定力都是形容本心的状态。从两个方面讲,本心叫湛然,湛然是透明的,清澈,没有任何的瑕疵,没有任何污染,本性清净、湛然。什麽是污染?妄想、分别、执着是污染;讲得更明显一点,就是我们的念头,这些就是污染。把念头放下,你心就定了,有定就自然有智慧,你就能够回到本心上来,这是我们的志向,我们修学的目标。
 
底下,「《礼记.中庸》云」,「中庸篇」,这也是四书里面的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是《中庸》一开头讲的话,一开头这三句也涵盖了全部的圣贤之道。这是讲的两句,三句里面头两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什麽叫天命?雪公解释说,「天命,是天然而有之意」。这是自然本有的,不是人为的,也不是神创造的,它本来就有,这是讲我们的本性,所以天命之谓性。蕅益大师在解释《中庸》里面这个天命,分开两个来讲,讲天和命。天是什麽?是我们的真心,这叫天。命是什麽?命是在不动的真心里头动了念头。一动念头就成为妄识,佛法里面讲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出现了。阿赖耶,真心所现的,它是依真心而起的,离开真心它就没有了,离不开真心,真心是它的体。但是它又是动的,一动就到了命,叫妄识。所以天命就是讲到真心和妄识和合在一起,我们叫性识,也叫阿赖耶识,这叫性。天命之谓性,这个性就是阿赖耶,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怎麽现的?阿赖耶变现的。
 
底下讲,「性是人人本有,故云天命之谓性」,阿赖耶识每个人都有,没有了,你就不是人,你就是佛了。「此即人之本性」,也是宇宙的本性。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就是你没有念头了,起心动念都没有的时候,人也没有了,宇宙也没有了。这是「永嘉大师证道歌」里头讲的,「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什麽都没有。什麽都没有,这是什麽状态?这个状态是真心、本性现前,叫大光明藏,跟一切众生能够随时感知。众生有感,你就能应。你住在哪里?就在常寂光里头。这个常寂光里没有形相,为什麽?因为没有念头。有念头才有形相,没有念头就没有形相。一有念头,这里就叫它「性」,我们都在这里头,我们不能离开念头。起心动念很细微,我们都未必能觉察得出来,但是我们自己有念头。没有念头就没有相、没有境界了;有念头就有相,这是性所变现的相。
 
底下就讲「率性之谓道」,「率性」按古注来讲,「无为而安,行曰性之」。无为就是「非由造作而来,即指本性而言」。造作是分别执着,把分别执着放下了,才叫无为。就是你不能有意思,你有意思就叫分别执着;没有意思做去,这就是无为而做,无为而为,这不是造作。这个时候只有什麽?起心动念。还有妄想,这个妄想非常细微,它只是有念头的动,但是念头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叫率性。「本性不动,故曰安」,无为而安。如果到了本性不动,那就是连起心动念都放下了,这个率性就到了极处,就突破了。突破什麽?阿赖耶识所现的法界没有了,你就回归到了真心本性上。我们讲的性天,天你就回归了。这是宗教里面讲的真神,这时候现前了,造物主现前了。造物主是谁?就是你自己的真心本性,常寂光、大光明藏、真如等等,反正讲的名词不同,老子讲道。讲各种样的名词术语形容它,你只能知道是有这麽个意思,不能执着于名相。这是修学最高境界,圆满了。本性不动叫安,安而后能虑,这个时候寂而照、照而寂,智慧圆满。行曰性之,行是动念。如果一动,马上又起了相,但是如果这个念还没有分别执着,纯粹是起心动念,那叫性之。一般我们讲的率性而为,这个人也是了不起的,也算是圣人。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在佛法讲,这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虽然还有起心动念,但是没有分别执着,而且起心动念完全与性德相应,我们表面看他跟真佛没两样。
 
「即《孟子.尽心篇》所说尧舜性之也」,这是《孟子》里面的一句话,尧和舜性之也。性之是什麽?他们能够率性,也就是说他们做到不分别、不执着,但是还未必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就成佛了,那是真佛,不是假佛。但是能不分别、不执着,这叫相似佛,跟佛很相似。天台宗里面讲的相似位当中的佛,也很了不起,他不在六道里面,他在四圣法界最高级的一个果位了。「性之,即是率性之义,动念自然合乎本性」,他有动念,但是起心动念跟本性、性德相应,这叫率性。「率性之谓道」,根据《广韵》解释,「率,循也」,循是顺着。「循性不变,即曰道」,顺着本性,这是随顺性德,它不变。永恒的都是随顺本性,这叫道,率性之谓道。性和道合在一起,「是谓性体」,这讲到本体。实际上就是我们讲到的不分别、不执着的状态,你才能够回归到性体上来。「就循性不变而言,道即是性,性即是道」。这个道实际上是指所修的德,这个性是讲本性中的德。修德和性德,性修不二,修德即是性德,性德即是修德。虽然有起心动念,但是起心动念完全跟真心自性相应,这叫「道即是性」。「性即是道」,一起心动念,他自然真心本性的流露,这是性即是道,这种人是圣人。当然再向上一着,把起心动念都放下了,那是到最高境界了。孔子所说的境界,连尧舜这样的中国最推崇的大圣人,他们也仅做到不分别、不执着,还有起心动念。我们学了佛法,对这些境界也就比较明瞭了。
 
再往上提升,这个「志于道」是连起心动念都放下了,那真正叫率性。所以平时我们的修学,就学这个不分别、不执着就好,事事都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思,「我必须要这样」,很固执,这些就是分别、执着。孔子,你看他有四种德行,没有什麽?意、必、固、我。这个「意」是他自己的意思,「必」是他必定要这样,执着,「固」是固执,「我」是他的我执。他没有这些意思,没有这些执着,他放下分别执着。能够学着随顺一切的众生,让众生都生欢喜心,跟一切众生不起对立、不起冲突,这是我们的实学。
 
「志于道」的志,就是我们立志,向这个方向努力。「志者」,《说文解字》里面讲的,「心之所之也」,志就是心所去向的。「心之所之,即守此道而不离也」,我们的心念念守着这个道而不离道。《中庸》里面讲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也就是我们这个志向念念不忘。果然能够这样,你何愁不证道?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这样念念不移、锲而不舍?果然能够这样锲而不舍,这一生确实证道一点不困难。之所以不能证道,正因为我们念头里夹杂,心老是离开道,不能够一心,不夹杂、不间断做不到。「守道不离,即是将心定之于道。亦即『默而识之』之意」,这个「默而识之」我们之前学过,本篇第二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章。这章最重要的是讲「默而识之」。默而识之,这里就是讲到的心不离道,默是讲定,这个识是讲智慧起用。心能够定在道上,定力出来了,自然有智慧,这叫「默而识之」。譬如说我们平时念佛,念这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道,它是自性的德号。你念这四个字,能不能做到守道不离,念念不移,把心定在这句德号上?道是不可道,这句名号是德,德是它的相。我们从德就能证道,我们念这句佛号就能够入自性。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够念念不离,不间断、不夹杂?你要真正发这个大志。没有大志,不想这生成道,那你难免会间断、夹杂。为什麽?你没有动力,动力不足,境界来了往往就会受境界干扰,它老中断。所以真正做到志于道,怎麽做?你能够一句佛号念到底,死尽偷心,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这句话就圆满了,「志于道」你就做到了。念到妄想、分别、执着都脱落了,你不仅是志于道的境界,你是证了道。
 
我们再看底下,「据于德者,不动谓之性,动则谓之心,此心正直,故曰德」。这讲到本性是不动的,六祖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这是讲性上,动的叫心。这些名相,我们知道它的意思就好,因为有时候这个性,像《中庸》讲的「天命之谓性」,又是讲它动了之后,跟那个不动的真心和合在一起叫性。这些名相我们不要执着,因为道可道、非常道,我们要离开可道的言语,才能够体会到不可道的道。这里讲动的叫心,就是你的念头,念头才动。可是刚动的时候,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个心叫正直的心,正直的念头,这个念头叫德,这时候是真心本性里面所流出来的性德。
 
「真心初动之时,动,起念头」,动了就是起念头。「动义为业,亦名业相」,这个动的意思也叫业,这是用佛法的名相跟我们再明确的说明。这是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里面讲到的业相,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第二是转相,第三是境界相。业相就是个动相,什麽物质都没有,也没有精神,就是动。但是刹那际立刻就产生了转相和境界相,转相也叫见分,境界相也叫相分。见分是能见的,谁能见?好比说我能见。我能见什麽?见到境界,境界是所见。这一对能和所,能见、所见同时出来。我们也可以说见分是精神,相分是物质。现在科学家的语言,讲整个宇宙是由能量、信息和物质组成,能量就是业相,它就是动,动是能量;信息就是转相,就是见分,这是精神层面;境界相就是物质,就是相分,这个我们就比较能够懂了。这时候说宇宙怎麽来的?动相产生的。什麽动?念头动,这念头一动就是业相。
 
「仅有几微之动相」,几微,是极其微细的相,那个念头很微细,我们一般觉察不出来。在《菩萨处胎经》里面,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这一弹指的工夫,不到一秒钟,一秒钟能弹四下。这个暂短的刹那就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就是十万,三十二亿百千就是三百二十万亿,这麽多的念头在动。一个念头生了,马上灭了;又一个念头生了,又马上灭了…刹那刹那的生灭,总共多少生灭?三百二十万亿次生灭,在这个一弹指之间,四分之一秒当中,这个叫几微动相,太细微的动相,我们哪里察得出来?这叫不觉。「不觉初动」,这麽细的念头动了,我们心太粗,觉察不出来,结果第二个动又开始。一念生了、灭了,又一念生了,所以,没有觉察到初动,接着再动,「则有见相」。第二个动就在刹那际,三百二十万亿再乘上四,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万亿个动,第一动你不能觉察,第二次动就产生见相,见、相二分出现了。就是刚才讲的,见是精神、相是物质,一对同时出现,一个是能见,一个是所见,能所出现了。「见则昏,谓之昏德」,这叫无明,叫昏。「昏即出现妄境」,所以无明就产生了虚妄的境界相,这个念头产生境界。「此在《起信论》,名为三细相」,这就是《大乘起信论》里面讲到的三细相,业相,还有见分就是转相,相分就是境界相。三细相,非常微细的,你看刹那就出现了。
 
「妄境出现以后,则有诸种粗相」,这就是《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六粗就是粗相,慢慢的就出现了。说慢慢的也是很快的,刹那之间完成。随着业相产生的境界相,这是境界为缘,紧接着又加深了下面一个念头。这种动的幅度,波动的幅度愈来愈大,所以产生的境界相愈来愈粗,愈来愈明显。「然后烦扰不安矣」,这就不安了。《大学》里讲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完全不安了,为什麽?自己控制不了念头,这就不安了。不安很苦,你看禅宗里面,二祖见达摩,求达摩祖师为他安心,他说不安很苦,甚至拿戒刀把自己手臂给剁下来,以此来供养达摩祖师,祈求达摩祖师来安心。他烦扰不安,念头纷乱不止,定不下来。达摩祖师这时候伸出一只手,跟他讲,「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二祖这时候回头找心,这不安的心在哪?找来找去找不见,然后对达摩祖师说,「觅心了不可得」,找心找不到。达摩祖师就跟他讲,「吾与汝安心竟」,我已经把你的心给安好了。这言下二祖就大彻大悟,心就安了。为什麽?心根本找不到,那个念头是虚妄的,不断的在那里妄动,你真要去找,它就忽然没了。没有了,心就恢复平静了;一平静,境界相就没有,无明也没有,豁然大悟,就见到本性,就证道了,那就做祖师了。所以《大学》里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已经到了极深的定功,只要善知识给他一点破,他就言下大悟。安到一定程度,就是他定到一定的境界,一捅破,他就证得自性了,这才知道,原来宇宙万有全都是自己浮动的妄念产生的,本来无一物。
 
现在科学家都已经证实了。你看着名的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就曾经说,这世界根本就没有物质。物质是什麽?完全是自己意识所产生的,这意识是一种念头的动。现在发展起来的弦理论也是说,物质最小的单位叫基本粒子,像夸克、电子,这是基本粒子,由什麽组成的?就是由像琴弦一样的振动组成的,底下就不是物质,是一种振动。到底什麽在动?其实就是念头在动,无明。无明不觉就在动,就产生动相,动相是构成我们宇宙的基本单位。由这些动相组成了基本粒子,由基本粒子组成了原子、分子,组成我们这些物质,组成宇宙大千万有。所以弦理论最后得出个结论,说整个宇宙就像一首大型的、巨型的交响乐曲。每一个物质、每一个基本粒子都是一个音符,就是这个弦在振动的时候所产生的音符,每一个音符合在一起组合成我们这个宇宙的万物。宇宙就像一首大型交响乐曲一样,只有琴弦在振动,实际上没有东西。
 
你明白这一点,这叫开悟,纵然不叫大彻大悟,起码能叫解悟。解悟有好处,好处很大,为什麽?帮助你看破、放下。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什麽都没有,何必去争,为什麽不放下?放下,你并没有失去,它是空的,幻相而已,作梦一样。梦境,你梦境放下,你有没有真放下?没有,你没有失掉。所以,失去没有什麽遗憾的,得到也不值得欢喜,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这个悟很有帮助,帮助你放下。你再放下,那你就证道,你就大彻大悟。要放下就是学不动,不管什麽境界现前,心都不要动,不要忘记眼前境界是幻相,假的。顺境、善缘不要起贪爱心,逆境、恶缘不要起瞋恚心,始终保持心地如如不动,这是念念都在觉。
 
底下《雪公讲要》里讲,「若能初动即觉,如已成圣人之孔子,一动即觉」,圣人的功夫就在于初动即觉。初动是念头刚动,刚起一个念头,立刻就觉察,我这心动了。这动是比较粗的动,里头带有分别执着。一有分别执着,立刻觉察,立刻放下,所谓「才动即觉,觉之即无」,把这动就放下了,恢复到不动,恢复到心安,这是孔子的境界。他还是有动,他要是不动,就成佛了。但是他的功夫在什麽?他动了就能觉,这个了不起。他所行的跟佛所行的是一样的,为什麽?他的起心动念跟佛相应,我们讲他应该是相似位了。
 
「觉而复明,是谓明德」,一觉察,这就是智慧现前了,这就叫智慧。这叫什麽?转烦恼为菩提。菩提就是智慧,就是这里讲的明德,明德就是能觉的智慧。明德人人本有,但是我们用不上。用不上是因为什麽?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障覆了明德的作用。圣人是明明德,让智慧能够随时随地现前而不迷失,这叫明明德。「明则灭昏除妄,即行有所得」,能够明就是灭昏除妄。昏是无明,妄是妄想。把无明、妄想给除灭掉,这就是行有所得,这就是《大学》里讲的,「虑而后能得」。得什麽?得到自性,得到自己本来面目。
 
「《六书精蕴》:直心为惪」,这个德字古字的写法是上面一个直、下面一个心,这麽个写法,所以德就是讲直心。「行道而得于心为德」,这个德就是你的行门。你去行道而有得于心,这叫德。所以上直下心,即是德字,这是古字的写法,上面一个直,下面一个心。这是什麽?才动即觉,明德不失,这是讲的德。
 
「《中庸》:修道之谓教」,这是讲到修德,「『修道之谓教』,道体本静,动则省修,故云修道」。为什麽讲修道?本来道不用修,道是本不动摇,何来要修?这是讲什麽?本不动摇的道,现在你起了念头,动了。动了之后,你立刻要觉悟,「我这个念头该不该动?」这是你的觉性。不该动,立刻放下,这叫做修。省修,省是省察、觉察。我这念头动了,要反省反省,「这个念头不对,是自私自利,是贪瞋痴慢,是损人利己、不忠不义」,立刻放下,这叫省和修。觉察是省,放下是修,这叫修道。「修道之谓教」,圣人的教化就是教你这一点,没有别的,就教你在念头上起修,念念要跟自性性德相应,至少要跟圣人教诲相应,这是叫修道之谓教。「据于德」的据字,在《说文解字》里头讲,「据,杖持也」。就像一个拐杖,你把住、拿住这个拐杖,这叫据。「德如杖,必须持之勿失」。就像老人腿脚不好了,非得靠拐杖走路,这是什麽?行走的功能比较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所以需要一个拐杖。现在我们都是这样的人,为什麽?已经离开道了。离开道,就已经不正常了。不正常,需要回归到道上,要有一个依靠,这个拐杖就是依靠,我们先扶着拐杖走。「失持则倾,倾则失正」,如果这个拐杖要是不抓紧,不能把持住,这就会倾倒;一倾倒,就失掉了正。「本性不动,动须省察修持,修不失正,是谓之得」。我们的本性虽然不动,但是现在我们确实在动,为什麽?在起心动念,你不可能不起心动念。不能不起心动念,就得在念念当中你要去省察修持,我们要下这个功夫,这属于修德。最开始先用《弟子规》做省察修持,然后用《太上感应篇》,然后用《十善业道》,功夫层层的推进,省察、修持愈来愈得力。修不失正,这叫得。「所谓得,非指本性而言」,这不是讲的本性,为什麽?本性不动,你这是动了,你要去修。「本性无修无得」,因为它不动摇,谈不上什麽修,也没有什麽得。本来无一物,有什麽修,有什麽得?这里讲的,「修是指德而言」。本性是道,我们能修的是德,修的德跟道要相应,这就行了,最后就能得道。「即在一念初动时,实时觉之,觉则明而不昏」,这一动的时候,立刻觉察,这觉察叫明而不昏,不昏是你没有无明。「如此念念省修,则德不昏,故称明德」,所以明明德的功夫就是念念省修,保持你不昏,保持你的明德。「此即据于德」,这讲据于德的意思。
 
《礼记.大学》这一篇里面,也是四书里面的第一篇,「云:在明明德」,这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这个意思。「『在明』二字即是《中庸》所说的修道」,就是讲的修上面的功夫。「『明德』一纲有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朱熹朱子讲的三纲八目,八目前面头四目都是讲三纲里面的第一纲,就是明德。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德就是讲这头四目。「格物,性之初动也」,这是雪公的讲法,也讲得很好,这是刚动念头的时候。「致知,动则觉之」,这叫致知,就是你能觉察。「诚意,觉而明也,明则诚也」,这是《中庸》里讲的。你念头一动,立刻觉照,「该不该动?」这叫明,明就诚,诚意你就得到。「正心,明后又须经常省修,不令失正也」,这叫正心。「此是本有之真实知能,由明明德而得」。所以修省的功夫就是明明德,如果不去修,没办法恢复我们的明德。「须好学以培之」,好学是念念不移、不间断的去修行,不断的觉悟,不断的修持,也就是不断看破、不断放下。「行仁,办治国平天下事业,须有真知卓见,故须先培知能」。我们的事业是行仁,就是办治国平天下的事业,怎麽办?都在自己修身上,须有真知卓见。我们自己要真知卓见,就是你先要格物、致知,先培养「知能」,知是智慧,智慧什麽?能够觉察、修省,这是智慧。能是能力,什麽能力?修身的能力,你修身才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行仁。
上一次我们向大家报告,李炳南老先生说,这四句话十二个字,是整个儒学的总纲领。这十二个字,可以说对于我们学儒来讲就是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学习这一章。上一次跟大家汇报了两个小时,恐怕今天还得再用两个小时。认真的学习它有好处,可以掌握整个圣学的纲要,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们看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分析得非常周详,上一次我们讲了头两句,『志于道,据于德』。
 
简单的回顾一下,这个道就是讲生命宇宙的本源,也就是我们的本性、万物的法性,它是生成我们宇宙万物的源头,这是道。道,不可道,说不出来,为什麽?因为我们的六根没办法缘到,眼不能见、耳不能闻、舌不能尝、鼻不能嗅、身不能触摸,连我们的意识都想像不到,六根缘不到的。但是它却又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宗教里面讲的神、真神、造物主。谁才能见得道?要知道,道,人人本有,它是遍及宇宙、无处不在,普周法界,当然我们人人分上都会有道,所以《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你离不了它。可是我们没有证得道,就是没有证明现在我们确实得道、有道的受用,没有能够证明,没有这分体验,原因在于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是有念头。这个念头,微细的属于妄想,粗一点的就是分别,再粗一点就是执着,执着是非常粗重的念头。正因为有这些念头,所以虽有道,但是不能证道。
 
我们现在要修德,「据于德」就是修德。「志于道」,志是心之所之,我们心向往之,也就是要发愿、要立志,此生要成道。有了这个志向,我们就要起修,处处都要修德。这个「据于德」,据就好像是拐杖。如果一个老人腿脚不灵了,必须要靠拐杖才能够走路;拐杖丢掉了,那就会摔倒,用这个做比喻。我们现在都好像是残疾人一样,不正常了,为什麽?失了道就不正常,所以要拿根拐杖,不能够离开它。这个拐杖就是德,具体而言就是性德,跟我们本性相应的德。
 
道,它是本不动摇的,这是讲本性,本性没有动摇,它没有动,它是寂静的。一动,这就有德了,这个德包括相,念头一动,宇宙现象就产生了。在佛法里面,《大乘起信论》就讲到,无明不觉生三细,三细相就是因为念头动了就产生了。产生了相之后,最重要的你要觉察,知道这个相是假相、幻相,为什麽?因为它是动才产生的相,这就是幻相;它不动,相就没有了。现在一动就产生相,一见到相立刻要觉,觉了之后,回归到不动,这叫据于德,你就回归到道上。
 
在动的时候,你能够觉,这个觉了不起,觉就是明,《大学》里面讲的明德。如果你不觉,不觉叫昏德、昏昧,你就不明了。我们既然现在心已经动了,动了就要「明明德」。这第一个「明」字,就是你真正在做修省的功夫,念头一动立刻觉察到,「这个念头该不该动?」譬如说这个念头是损人利己的念头,里头有自私自利,有欺骗别人,有贪婪、妄取,有傲慢、嫉妒,有邪思邪念,这些念头都是不应该动的。你一觉察到这个不符合我们本性本善,立刻把它放下,这就是你修省的功夫,你就是在做明明德的功夫。只有你自己能明明德了,你才能够帮助别人明明德,帮助别人就属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情。这是讲「志于道,据于德」。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面两句,『依于仁,游于艺』,先看「依于仁」。《雪公讲要》里面讲,「依于仁者,《说文》:仁,亲也,从人、二」。先分析仁这个字,用《说文解字》里头的说法,仁解释就是亲的意思。它这个字的构型很简单,从人、从二,人字旁一个二字,这就是仁,二人。这二人是谁?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不管别人是什麽样的对象,其实也并不完全光指人,跟我这个人相对的,不属于我的那一切,跟我就是二。我跟他,这个他包括我以外的一切人事物,是合二为一了,这就是仁。你看这个字里头的意思多妙。换句话说,人我一体,物我不二,这就是仁,这是宇宙的本来面目。本来是什麽?本来是一体的,没有二。你要是把他分开了,那是你自己的妄念,你以为这宇宙里面有我有他,这是你的一个妄想,从妄想里面生出的分别。
 
这个妄想就属于无明,无明又没有觉,「无明不觉生三细」。三细相是什麽?第一个是业相,业相就是动,波动产生的,也就是念头在动,那是极微细的妄想。紧接着第二个动,就是转相和境界相产生。转相也叫见分,境界相叫相分,见分、相分这是一对,你把这个宇宙分开成见、相二分,这是分别,分别产生了。你看多快,第一念是妄想,第二念立刻就是分别,这是宇宙的源起、生命的源起产生了,这时候还没有来得及执着。可是第三念执着就产生了,「境界为缘长六粗」,六粗相发生了,六粗相就是执着。见、相二分还没有执着,只是有个分别,分别有一个能见的和一个所见的,能所这是分别。再迷下去,这能见的是我,我相出现了,所见的是外面的境界,那是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看《金刚经》里讲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立刻就产生了。这个生起来的速度极快,刹那之间就生起来了。在《菩萨处胎经》里面讲,一念的速度有多快?弥勒菩萨跟我们讲,一弹指就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乘上一百,再乘上一千,那就是三百二十万亿个念头,这一弹指之间,不到一秒钟,刹那之间这麽多念头。而这个妄想、分别、执着就在头三个念头就完成了,你想想这个速度有多快,你根本没办法觉察。然后一迷再迷,念头愈来愈停不下来,念念相续,于是产生了对于我、人、众生、宇宙幻相坚固的执着。
 
执着里面还要生起不好的念头,那就是私心。执着有我相、人相,已经是凡人、凡夫了。凡夫里面你做个善人也好,偏偏还要再生起私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那就变成恶人了。恶人就得恶报,恶报是什麽?你这个还是念头中产生的境界变得愈来愈恶劣,导致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种天灾人祸频繁。这样的一个世界当中,是我们自己念头所造的,这不能怨天尤人,全是自己念头变现的。这是什麽?仁没有了,仁爱没有了,把这一体的宇宙已经割开了,四分五裂,自己把自己侷限在一个很小的空间,认为这个身体就是自己,身体以外的全都不是自己,所以要去夺取、要去贪、要去竞争、要损人利己。说老实话,损人利己就是害自己,不能利己的,损人只有害己,只会让自己愈来愈惨、愈来愈恶,遭受恶报。
 
仁,它是教我们回归到本性上的一种修学方法,让我们从存心上爱人如己,仁者爱人,爱人如己。虽然你有二人的分别,但是没关係,分别里头你要产生善念,你要爱别人,把自己忘掉。自己忘掉了,纯粹为别人着想,渐渐你就回归到人我一体的境界上来了,让你回归本性,那才是真正的自己。这个身体不是自己,自己是什麽?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自己,那叫法身。我们要逐渐逐渐建立这样的一个意念,这样的认识。
 
我在过去跟我们恩师学习的时候,常常听恩师讲这样的一些理念。一开始只是听而已,表面上接受而已,但实际上自己内心里面还是分人我,什麽时候真正能够把别人看成自己?很少。但是没关係,多听,这个理念反覆的薰习,常常听,常常作如是思惟,你习惯了,逐渐逐渐真的你就能够认同,宇宙真的只是一个自己而已。宇宙以外,就是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一物,自己跟宇宙就是一不是二。然后,你这个理念建立了,慢慢你就能够拓开心量,你帮助别人就可以不讲条件了,为什麽?帮助别人不就是帮助自己吗,帮助自己有什麽条件可讲?左手疼了,右手去抚摸它,很自然。难道右手还跟左手讲条件,「你要给我多少钱我才去做」?没有的事。所以关键是我们要建立这样的宇宙观、人生观,这个是很重要,这个唯有靠学习得来。所以圣贤之道天天学,天天接受它的薰陶,不知不觉你能入境界,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变化气质。
 
我们再看底下注解。《广雅》里面说的,「竺,竹也」。《尔雅.释训》,「竺,厚也」。《尔雅.释训》里面讲竺,天竺的竺,竹字头加个二,是加厚的意思,「按:二为加厚之象」,根据这层意思,二就是加厚的意思。「从人二曰亲」,人加亲加厚,「从竹二曰厚」,所以有个二就代表亲厚。「《广韵》,『依,倚也』,倚者,因也」。依于仁的依也就是倚靠的倚,它是因的意思,「有因始有果」。「老子:祸兮福之所倚」。老子《道德经》里面讲,祸和福之间它有一个相互转化的关係。当我们有祸的时候,你也不用忧虑,那是你的福所倚的因,祸是因,福是果。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什麽?当我们遇到很多的磨难、很多的挫折、很多不幸的时候,往往让我们能够动心忍性,我们的意气能够谦下,我们的能耐、能力因此而提升,所以将来就会得大福报。我们恩师常常也是劝导我们,对待逆境、恶缘我们要感恩。一般人讲逆境、恶缘是祸,祸还感什麽恩?真的要感恩,正因为有绊倒你的人,才会令你坚强;正因为有陷害你的人,才能够让你消业障;有侮辱你、毁谤你的人,才能够令你更加的忍辱负重,你会更加自立。
 
孟子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上天给一个人很重要的使命,常常都是什麽?给他很多的磨链,让他心志很苦,他不能够得到抒发,他也就是不能够有得意的时候,常常是失意,遇到种种的挫折;他的身体受到劳累,他的三餐饭都得不到温饱,物质条件很差;而且很穷,没有名闻利养,所做的事情都不顺利。这都是什麽?上天在加给他福,所以「祸兮福所倚」。师父老人家常常这样提醒我,走这个弘法的道路不容易。你讲课讲得好,就会有很多嫉妒、障碍你的人,就会有很多毁谤你的人,来故意找茬的,无事生非。你得忍耐,你得低调,你得谦卑,处处把名利让给别人,自己不能够沾丝毫名闻利养。因为别人要的就是名闻利养,你要跟人家也争名闻利养,他当然也就要障碍你,要把你打下去。所以师父老人家老提醒我,讲课就在摄影棚里讲,不要出去外面讲,就这样在我们自己的协会(小团体),这里有我们恩师照应着,有我们容身之处。其他的地方你讲一、二场可以,讲久了你的名闻利养多了,你就过不下去了。这都是人之常情,你看我们恩师一生不就是这样在人家的嫉妒障碍当中走过来的吗?
 
一般人看名闻利养是福,福兮也是祸所依,这福和祸是互为因果的。你享福的时候,你就已经在种祸的因了;你在遭受祸的时候,你就在种福的因,这样怎麽办?你不能两全,又要有福又要没祸,不可能。我们就得选择,年轻的时候多一点祸,好事情,不要享福;年轻的时候把福都享完了,剩下的都是祸,晚年有祸那就惨了。年轻的时候多吃苦、多受累,多一点被人障碍、嫉妒、甚至毁谤,也没什麽,可以挺得过去;甚至没得吃、没得穿还能够熬一阵子,到晚年你就有福了。你看我们恩师,不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吗?这讲到因果关係。「由此所起之义。凡是对人亲切加厚,即是依于仁」,这个仁就是亲切的意思,对人亲切加厚就是依于仁。「仁之意义简说如此」,先简单的介绍到这,「究其作用,尚须行之有方」,行仁确实要有方法。「『雍也篇』,孔子答覆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段我们过去学过,是子贡问夫子关于仁的道理。夫子答覆子贡,「夫仁者」,什麽叫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立是什麽?我们简单的来讲就是立身。你自己能够立身、你能够修身,你要帮助别人也要立身;也就是我们自己学习圣贤教诲,还要帮助别人也来学习圣贤教诲,大家共同来学圣贤之道。「己欲达」,达就是通达,你已经成就了,你成就圣贤之道了,也要帮助别人成就圣贤之道。达的标准、境界就比立要高,立是刚发心,我要去开始实践、去修学,达已经圆满了。「能近取譬」这个譬是譬喻的意思,能近取譬就是由近及远,我们来行仁。行仁,因为我们都是凡人,要有一个阶级,阶梯式,不能一步登天。仁是讲宇宙一体,一般,除非是上根之人,他可以一步登天,进这个境界,我们一般还得循序渐进。
 
孟子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就是由近及远,先对父母亲。仁怎麽修?我先对父母尽孝,这叫亲亲,亲亲就是行仁,就是行仁的方法。「仁之方」,方就是方法。先从尽孝开始,先对你父母要有仁爱,你才能够对别人有仁爱。自己父母都不爱,你怎麽能爱别人?爱父母,慢慢把心量扩展,爱一切人,看一切人都如同看自己父母一样,对他们孝敬。再扩展,爱物,物的范围比人更大,宇宙万物,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还是矿物,乃至山河大地都爱。现在我们讲爱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爱,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们都要爱,爱护环境。不仅爱地球,要爱整个宇宙,你的心量就是尽法界虚空界,你的仁才做到圆满。所以「依于仁」要注意方法,这里讲到的是由近及远的方法。
 
底下《孟子.梁惠王篇》说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是由近及远,先从自己家里的老人开始,我尊敬自己家老人,叫「老吾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尊老。慢慢心量扩大了,「以及人之老」,一切人的父母我都要爱敬他们。「幼吾幼」,这第一个幼字是动词,爱护,爱护我自己的儿女、自己家的小孩,推及一切人的孩子。也就是《弟子规》讲的「凡是人,皆须爱」,你看这就是由近及远,能近取譬是这个意思。这都是行仁的方法,依于仁怎麽依?从这里学。首先要学孝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那是基础,根。学仁先得学孝,学孝道必须要落实《弟子规》,《弟子规》就是基础,小学一年级,我们要学,这就是依于仁。
 
「《礼记.大学》曰,『在亲民』。《中庸》曰,『亲亲为大』。立人达人,皆是亲民,亲亲、老老、幼幼,即能近取譬。是皆行仁之方法。大学『亲民』一纲有四目,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由此推展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是仁之事业,必须力行」。《礼记.大学篇》里面讲「在亲民」,这讲「大学之道」有三纲,朱子说的三纲。实际上三纲是一不是三,它是一而三、三而一,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亲民」,这个亲民也就是帮助民众,帮助民众做什麽?就是明明德。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句,包括自己要明明德,就是自己觉悟,回归本性,还要帮助别人明明德,也就是佛法里讲的自觉、觉他,到「止于至善」这就是觉行圆满。止于至善,圆满的境界,圣人了,仁也到达了圆满。怎麽修?从明明德、亲民开始,就是明明德是从自己开始,扩展到亲民,正己化人。自己没有明明德,如何能叫别人明明德?自己身没修好,怎麽可能让人家修?所以一定要从自己做起,这叫由近及远,能近取譬。所以圣贤之道一定是从自己做起,这个很重要,是以修身为本。修身最重要的就是孝,《中庸》曰,「亲亲为大」,前面还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什麽叫仁?仁就是讲到人,这个「人」里面就是讲我对人的关係,爱人,爱谁?先爱父母亲,所以亲亲,第一个亲字是动词,爱父母亲,这是大,这是最重要的,这是下手处。然后将我们孝心扩展,「立人达人」都是这个意思,立人、达人也叫亲民,就是让民众也明明德,也能立、也能达。立是立身,达是通达了圣贤境界,成圣人了叫达。「亲亲、老老、幼幼」这就是能近取譬,这讲什麽?从这里开始,就是从孝道开始,从自己家里开始。我爱人先从爱家里人开始,不可能家里人不爱去爱别人,那做不到,那是假的。这叫「行仁之方法」。
 
《大学》里讲亲民这一纲有四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朱子分类是三纲八目。明明德有四目,在什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亲民也有四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里我们看到顺序,你就知道从近及远,这叫能近取譬。不可能我先要平天下,最后才修身,做不到的。平天下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天下太平,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要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所以「自天子至庶人」,庶人就是平民老百姓,不管你是什麽样的身分,上至天子、诸侯、达官,我们现在讲的达官贵人,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以修身为本,这是根本。这个修身为本都是讲修自己,天子也是修自己为本,以至于天下;庶人,一般平民老百姓也是先修自己为本,以至于天下。
 
天子能够做到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我们能够接受,因为他地位高,影响力大,他把自己修好了,能够影响很大,可以治国平天下,全国的人民、全天下的人民都效彷他,他是天子。一个庶人,一个平民老百姓他有这麽大的能量吗?他把身修好了,他就能够治国平天下?可以。为什麽?这个理很深,我们要知道天下哪来的,这天下是谁的天下,你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你就不会有疑问。这天下都是你心所变现的,它不出于你一心。不仅说天下,天上也是,天上、天下整个宇宙都是你一心变现的。所以这天下不是别人的天下,是你自己的天下,你把身修好了,天下也就修好了。夫子对颜回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你一日能够克己复礼,你把身修好了,那你天下都归仁了,天下太平。不仅天下归仁,宇宙归仁,真的。为什麽?宇宙就是你这一心变现,所以你这身跟宇宙是一不是二,你身修好了,宇宙当然也就修好了,同时好的,没有中间过程,一好一切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不管你是天子也好,你是庶人也好,个个皆以修身为本。各个人把自己的身修好,各个人的宇宙也都好了。个个人都有宇宙,真的!个个人都有宇宙,你的宇宙跟我的宇宙,我们重迭在一起,但是互不干扰,你是你的宇宙,我是我的宇宙。
 
这叫什麽?各有别业,但是我们也有共业,共业是什麽?我们相似的,所以我们在一起,好像在同一个宇宙当中,实际上不同。我的宇宙跟你的宇宙重迭在一起,但还是你是你、我是我,只是我们很相似,这叫有共业。共业还是别业,个体的别业都不一样。所以你修善,修得非常好,你的宇宙就美善、就和谐,你所见到的地球就会是好的,你的环境是好的,你的享受是好的;如果你要是不修善,你造恶,你即使是跟一个善人在一起,你的痛苦还是你的,那个善人代替不了你的痛苦,你的烦恼还是你自己的,这叫做各人因果各人受,各人吃饭各人饱,谁也代替不了谁。
 
所以,都要以修身为本,不修不行,为什麽?全是自作自受,你怎麽能不修?没人帮得了你。所以你要想和谐世界,首先你得要了解,和谐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别人的世界,是你自己的世界。要和谐我自己的世界,我要修我的身,我身修好了,世界就和谐了。古人有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但是真正的意思,懂的人不一定很多。这话什麽意思?表面上好像是劝勉人,天下兴亡我们都得负起责任,这个意思太浅了。当然这种劝勉也是很好,但是它的本意我们没懂,本意是什麽?这个天下不是别人的天下,是我这一个匹夫的天下,匹夫就是庶人,平民老百姓。我是一介匹夫,但是天下兴亡我有责任,而且是有完全责任,因为这个天下是我心变现出来的天下,当然我要负完全责任。它的兴亡跟别人没关,只是跟自己有关,你的心善,你的天下就兴;你的心不善,你的天下就亡。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话是这样讲的,这个意思解的人不多。
 
你真正能解透了,你就敢去承当,承当什麽?承当起治国平天下的大任,这个大任完全是我一个人负起来的责任,不是外人。世界中只要有一个不美好的地方,我的错,我没做好,我要自己反求诸己。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做坏事,我的错,为什麽?我没有好好修德感化他。所以你看,商朝开国的皇帝汤王讲过一句话,叫「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万方是指十方,我们说小一点,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他们有罪,他们犯了过错,谁的过错?我的过错。汤王就有这样的一个理念,他不会责备别人,他是完全反求诸己,「罪在朕躬」,朕就是皇帝自己自称,躬就是身体,罪在我身上,不在别人。有这样的一分承当,这就是圣人。他只是通过改造自己来改善天下,这就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修身为本,由此推展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是仁之事业」,这是你的事业,「必须力行」。力行是努力的去做,道理我们听明白了,那去做怎麽做?生活当中一点一滴都在做。譬如说走到马路上,看到地上有一个易拉罐的罐头盒,我第一念不是想「谁这麽缺德?不守社会公德,乱丢垃圾」,你要生这一念,凡夫,你没学圣贤,你把罪推到别人身上。真正学圣贤的是什麽?「这个罐头,居然还有人扔罐头、扔垃圾,我做得不够,我立刻把它捡起来」,令看到的人他们也能够提起一念,「地上有垃圾要把它捡起来,更不能够在地上扔垃圾」。你这一个动作,这叫力行,这就叫行仁。你这个动作既是修身,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化人,正己化人。一直捡到有一天街上再没有人扔垃圾了,你捡垃圾的事业算圆满了。我举出一个最简单的小例子,你就从中去领悟、去展开,生活中只要有人行不善,我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我要做一个善的好样子、好榜样,我通过修身来帮助别人断恶修善,这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行仁之方。
 
这中间,这个事业,仁之事业,莫过于教学,身教、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言教也很重要,因为现在光用身教,现在人未必看得懂,要有一点灵气的人,他心地比较清净,他能够看得出来你这个示现。现在人迷在五欲六尘当中,身心受到极度的污染,可以说都是麻木不仁,你要给他身教,他未必能够看得懂,那就必须要言教。言教在身教之后最好,就是你做到了你再说,别人也就心服口服;你没做到就说,人家不服你。你说的道理虽然他不敢去反驳,你说的是圣贤之理,但是他看你不去做,他也就不可能照做,「为什麽你不做,要我做?」他不服。所以必须先自己做,这叫依于仁,修身就是行仁。我们首先做就用《弟子规》、用《太上感应篇》这两个最好的修身标准,尤其是《太上感应篇》,帮我们修正心地,真正是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心正,行为就正;心要是不正,行为做出来的好像是正的,实际上都是假的、虚伪的,仁就没有了。仁,一定要真诚心去做,不能够弄虚作假。这里面慎独是最重要,独自一人的时候还是本本分分,守住圣贤教诲,哪怕是念头有一念跟圣贤教诲不相应,立刻就要忏悔,就反省,要改过。改过就是放下,不能再让这些念头相续,真正从自己心地上去把那些污染、垃圾扫除干净,让仁心愈来愈增长,愈来愈与道德相应,这是回归本性。
 
底下我们来看第四句「游于艺者」,《韵会》说,「艺,才能也」,艺就是讲才能。「又,术也」,术就是艺术、技能,这些都属于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及百工技能,皆艺术也」。这个六艺是孔子教导门人必须要掌握,学儒的人都必须要懂。礼尤其重要,礼摆在六艺之首,所以,「不学礼,无以立」,人一定要学礼。这个礼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孔子推崇《周礼》,周公所制定的礼乐的制度。礼,实际上就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係如何来处理,不仅讲人与人之间的关係,还有讲到人与大自然的关係,人与天地鬼神之间的关係。好比是祭礼,祭祀的礼,那就是跟天地鬼神的关係,都要处理好,处理好这叫礼,这要学。不学,那会处处惹人讨厌、得罪人;得罪人又得罪自然界,像现在人得罪了自然界,得罪了地球,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这些天灾,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就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是因为人没有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係;还有得罪鬼神的、得罪天地的,也会遭到惩罚,所以这些不学怎麽行?乐是音乐,音乐是养心的一种方式,调心,以礼调身、以乐调心,是帮助我们提高我们思想的觉悟境界,让我们的心能够得到清净、祥和、安宁。这种乐一定是好的音乐,雅乐,不是现在说的这种流行乐,靡靡之音,那个乐是乱人心智。射,这是射箭,君子学射箭也能够学到做人的道理,这也有一套射礼。御是御车,驾马车,古代都是驾马车,现代人都开车了。书就是写文章,文学类。数,这是指数理,推算这方面的。像《周易》的推算,这是高等的数学,学儒的人都要学。乃至百工技能,这些都是艺术。学这些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一门精,精了之后我们再去钻研第二门,不能够一起来学。一起学心力分散,你学哪一种都学不好。学的时候掌握一个一门深入的方法,你的这个艺术,如果能够掌握一门已经很不错了,关键是在那一门上要专精,所谓是行行出状元,不能够样样通、样样松,这个不行。
 
「孟子曰:是乃仁术也」。仁之术,这是行仁,我们从哪里入手,就是在哪一个技能上去行仁?哪一个都可以,六艺百工都可以帮助你去行仁。所以说游于艺,你可以在你自己本行业当中,就在你的岗位上你就可以行仁。他并不规定你非要在哪个方面、哪个工作上才能行仁,任何的角色都能够行仁。行仁是讲你的心地,你有爱人的心地,你不是自私的,那就是仁。
 
底下讲「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故术不可不慎也」,是讲在选择你的事业、你的工作,就是你的艺术这方面,当然也是要选择正当的,正业。这里举出矢人,矢是箭,矢人就是造箭的人。造箭的、卖箭的,他们是希望什麽?这个箭很锋利,他怕箭不伤人,他这个念头不好,为什麽?跟仁不相应,他不是仁慈的,它是一种伤人的利器,念念就想到去伤人,这个跟仁相悖。从这里我们看到,制作武器的这些想法还有做法,都是不好的。最近听说美国他们制作出一种远程杀伤力很高的导弹,可以从他美国本土发射出来,好像每分钟三百多公里的飞行速度,速度极快,可以射击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角落。这个武器的发明非常不人道,仁慈的人怎麽会想到发明这些、制作这些伤人的武器?仁者只有爱人,仁者没有敌人,仁者无敌。造武器不就为了打敌人吗?这就不仁了。现在举世的这些核武很多,足以能够把地球毁灭多次了,这些武器留它来做什麽?「函人唯恐伤人」,这个函人,函就是铠甲,造铠甲的人就害怕铠甲不够厚、不够坚实,穿的人会被伤到,这是保护人的念头,这是一种仁。所以你看,做不同的行业,他就有不同的念头。所以「术不可不慎」,也就是你选择行业不可以不慎重,要选择正当的、利人的行业;那些害人的行业,我们不可以去选择。这属于正命,正当的工作,这样帮助我们养仁心。
 
我现在是经我们恩师的鼓励、劝勉。我原来也是在大学里教书,当时我教的是金融。我原来学金融,那时候是在大学,也不懂得选择什麽行业,觉得金融是最热门的行业一定是不错的,所以就选择这个专业了。当时学传统文化学得不深,都是从自己考虑,热门的行业将来自己能够专业吃香。选择以后没办法,就读书读下来了,博士毕业之后教书,教金融。很多人也劝我,你要是到企业界里面,到银行界、到金融界里面工作,你赚很多钱。当时我和母亲学了传统文化,决定不要这麽做,这是什麽?自己定力不足的话,钱多了不是好事,增长贪心。不如教书,教书比较清净一点,所以当时就选择教书的行业,在美国的大学教了四年,在澳洲的大学教了四年。
 
后来想到,因为愈学习传统文化愈深入,愈觉得要帮助社会、帮助世界,在金融上教学好像利益不大,而且这里头教人怎麽赚钱,增长贪心。后来经过恩师的提携、指引,我们就放弃了这个工作,把大学教授的职务辞掉,选择来弘扬传统圣贤教育。这个工作好,这是仁的事业,教人断恶修善,教人学圣学贤,这是好事情。这也是一门艺,它是一个专业,是你的一个行业,教师的行业,但是它有利于仁,而且我觉得最有利于仁。帮助自己修身,通过讲课,你就得备课,备课你得认真学习,要不然你讲课讲不出来。你得有心得体会,你才能跟大家分享。认真的备课,就能认真的修学;同时讲课也是帮助别人,你看「己欲立而立人」。所以我们选择这个行业,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三年半),真正不亦悦乎,浅尝到了一点法喜,信心就更加的坚定,这一生坚决走这条道路,一生都不改变。现在,今年三十七,虚龄三十八,如果能够像我们恩师那样教上五十年,我都八十八了,说不定也有我们恩师的这个成就,纵然达不到,有个一半应该也不错了,所以前景一片光明。这就是什麽?行仁之事业。
 
下面说「故一切艺术不离乎仁」,你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仁。你要选择了这个行业,选定了,锲而不舍,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就得到精纯,对这个行业你是愈做愈精,愈做愈纯熟,最后得心应手,入境界了。入境界,这叫游于艺,游就是游刃有余的游,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像我们恩师现在讲法,开口无不是法、无不是真言,不开口则已,一讲话那全都是让人觉悟,真的是得心应手。
 
底下《尔雅.释言》说到,「泳,游也」,游跟游泳的游是一样的。「《尔雅.释水》:潜行为泳」。游泳的泳是指潜在水底下,「潜行、游水底也」,游到水底。「按水底,即深入沉潜之义」,水底代表深入、沉潜这个意思。「艺是行仁之工具。一切艺术技能,至为繁多。已成圣人,是智者,是不惑者,无所不知。学者未成圣人,必须博学,以资推行仁之事业。古语:『一事不知,儒者所耻』,以有惑而不知,故以为耻。知耻则必勇于学习一切艺能」。「游于艺」的游,跟游泳的游,它的意思相彷彿,就是潜入水底,代表深入。学一门技艺一定要深入,学完一门再学一门。实际上,人本性里头具足了圆满的智慧德能,只要你能够证得本性,你自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用学,一接触就能够通达明瞭。我们现在要学,正是因为我们迷失本性,那怎麽办?我们就专学一门,学了一门再一门。这一门通了,说老实话,你这一通,一切就通,再学第二门、第三门就很好学了,愈学愈快。这个通要通到自性,没通到自性就很难一通一切通。但是,如果没通到自性,也就是你没有能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可是你确确实实念头减少很多,你的心清净了。清净心学习就快,你学的东西也能学得很多,那是什麽?自然的,不必要很刻意的学,你就能够学到,为什麽?你有清净心,有清净心你就有智慧。
 
像李炳老(我们恩师的老师,雪公),我们现在讲他的《讲要》,他是通达很多学科。你看他对儒,四书五经十三经都通达,你看他解释这些儒典功力之深厚,你就晓得他真是通了。他对佛也是通了,他讲《华严经》、讲《愣严经》,讲这些大经大论都能通。道也通,医也通,他是一位很优秀的中医,很了不起的中医。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这些技能他怎麽能学到?只要心清净,学得就快了。
 
我们现阶段初学,先学修清净心。修清净心最好是一门深入,同时学两样很难清净下来。譬如说我们学儒,专学儒,先从《弟子规》学,把《弟子规》落实;然后我们学《孝经》,《孝经》也是行门,它比《弟子规》就更深入;中间加一个《朱子治家格言》,这也是修身的格言,我曾经讲过,这三个都讲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孝经》,这三篇可以说是行门当中概括得很圆满了,《弟子规》修身,《朱子治家格言》齐家,《孝经》就能治国、平天下。《孝经》是讲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是治国平天下,全都是以修身为本。
 
这三篇修身,这是儒上,儒家选这三部修身的经典。解门,我们用四书足够了。真正把四书搞通了,你这儒就通。儒通了(真正通是通达自性叫通),你就学习其他的典籍,学习十三经也好,甚至学习其他的教派,道家的、佛家的,乃至其他宗教典籍都能通。像我们恩师,他从佛家入手,佛通了,儒也通了、道也通了,其他宗教的典籍你看他都能讲,讲得让其他宗教的这些长老们听了都称讚、都佩服,这叫触类旁通。触类旁通境界不算很高,只要心能清净了,就能触类旁通;到了一通一切通,这就境界很高了。
 
「一切艺术技能,至为繁多」。已经成就的圣人「是智者,是不惑者」,也就是说他「无所不知」;学者没有成圣人,他要博学。博学,我们要了解,这个阶段之前有基础,是专精。你要先专精再博学,一门通了你就求一切通,这样也就是由近及远,由一而多,这是能近取譬的意思。「以资推行仁之事业」。为什麽要学这麽多门,为什麽要博学?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推行仁的事业,帮助别人。帮助自己,学一门就够了;要想帮助别人,你得学很多门,为什麽?众生的根性不一样,对不同的人,你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教他,所以你都得通,这就是菩萨四弘誓愿里面讲到的「法门无量誓愿学」,这博学。但是前面要有「烦恼无尽誓愿断」,你真正断了烦恼,心清净了,你才到博学。
 
底下说「古语:一事不知,儒者所耻」,如果我们有一事还不知道,这就是耻辱。所以,真正的圣贤君子永远好学,学无止境。到什麽境界才是无所不知,没有一事不知?真正到大圣人的境界了,他完全通达了自性。通达自性不仅是己达,自己通达了,也达人,让人也通达了,自度度他都圆满了。这是《大学》里讲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都圆满,那才能够做到,没做到还是耻。所以,「以有惑而不知,故以为耻」,这个惑是疑惑、是烦恼,有烦恼、有迷惑这就是耻辱。知耻近乎勇,能够知耻,必定勇于学习一切技能,这种勇来源于耻心,这种耻正是显示他的仁慈,他慈悲。我为什麽要学习这些艺能?我要帮助那些人,他们还是在迷惑颠倒当中,没有觉悟,我要帮助他们觉悟。我现在还不能帮助,这是我的耻辱,所以知耻近乎勇,他就勇于学习。菩萨为什麽勇勐精进学一切法门?这是因为他有耻心,有慈悲,勇于学习,帮助一切众生。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前面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他断了烦恼,也就是他无我了,这是最起码的。
 
「《中庸》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此为知行三要。治国平天下,即是行道,须凭智仁勇。无智仁勇,不能治国平天下」。《中庸》里面讲到的智、仁、勇,这是三达德。所谓达德,达是通达,你已经圆满了,圆满什麽?圣人的境界你都通达圆满。在我们这种学位上的人,还在修学当中,没圆满,怎麽入手?《中庸》里教我们好学、力行、知耻。人能好学,这就跟智相近了,虽然现在没到达圆满的智慧,但是能好学,你能接近。什麽叫好学?夫子称讚颜回好学,讲了两条,一个是「不迁怒」,一个是「不贰过」。不迁怒,普通的讲法,我对这个人发了脾气,我不能转移到另外一个人,不能把我的怒气转移,这个讲法太浅了。真正的讲法应该是怎麽讲?因为这个不迁怒是讲颜回的,颜回哪里只是这样一个境界?夫子讲唯有颜回才叫好学,他三千弟子里面没有一个比得上颜回。只做到不迁怒,不转移他的怒气,这有何难?不迁怒不是这麽讲。这个迁,转移、迁移,怒就是烦恼,我这一念起了烦恼,我不能把烦恼迁移到第二念,前念刚起烦恼,后念就把它灭掉,这叫不迁怒。烦恼念头一动,马上觉悟,一觉悟立刻放下,回归到没有烦恼的状态。我们这样的学,才叫好学,起心动念,念念觉照。万一真的犯了,怎麽办?不贰过。这个烦恼起现行,不能马上控制,我们觉悟了,我们忏悔,忏悔了以后再不犯。这还了得!烦恼只起一次,第二次都不再起来,这个进步太快了。好学,所以颜回能成圣人。这个智是智觉、觉悟,觉悟什麽?觉悟你起烦恼。「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这叫好学,这真修行。
 
力行就是你真干,我们听了圣贤教诲回去真干,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真放下。真正像颜回箪食、瓢饮、陋巷,不改其乐;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孔颜之乐,你通过力行才能得到,得不到是耻。知耻很重要!《孟子》里面讲,「舜何人也?予何人也?」舜是圣人,圣人为什麽做得到,我做不到?这是我的耻辱。我们本性上跟圣人一样,为什麽现在沦落到这般地步?耻啊。知耻你就勇于改过自新。这是知行三要。治国平天下就是行道,要凭智、仁、勇这三达德,没有智仁勇你就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依于仁,游于艺」,这个很重要。
 
底下,「雍也篇」当中「子曰」,这说到孔子有这麽一句话,「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个文是文学,包括一切圣贤道理,我们要博学,也包括前面提到的六艺、百工。「上四所列曰博,而须约之以礼者,礼为道德仁义之后,又为六艺之首,道德仁义暨诸艺术,待礼而成」。儒家讲的道、德、仁、义、礼,最高的是道,其次是德,德没有了就要讲仁,仁没有了要讲义,义没有了要讲礼,礼都没有了,天下大乱。所以最高的,以道治国,这是上古时代,德都不用讲。什麽「父慈子孝」,这是讲德,那时候都不用讲,无为而治,最高境界。道都没有了,那得讲德,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什麽时候讲德?《道德经》上说到,「六亲不和,有孝慈」,到六亲不和了,就得讲孝、讲慈,道没有了。六亲和的时候是道,五伦是道,和为贵,和合是原来的样子,自然的样子,那是道。到六亲不和,人与人之间关係不和了,你得讲孝、讲慈,这是讲德。德也没有了,你看孔子那时候讲仁。上古时代讲道,文武周公时期讲德,孔子时代讲仁,孟子讲义,你看看,这个民风愈来愈坠落,讲求的也就愈来愈下降。道德仁义,最后要讲礼。礼,周公也讲礼,孔子也讲礼,贯穿下来一直到现在都要讲礼。一个社会没有礼,那就完了,礼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最低标准,这个一定要讲求。
 
有人讲不需要用礼治,可以用法治。法治如果没有礼、没有道、没有德、没有仁、没有义,这个法治什麽?你只能是用严刑去震服人、吓唬人,让大家不敢犯罪,但是他没有耻心,他自己不可能会遵照礼法进行、去生活,他一旦找到空子他就钻你的空子,钻法律漏洞。人要是不讲道德仁义礼了,你再健全的法律,他都能找到漏洞,他心思用得比你还厉害。你去写这些法律条文,他立刻就能找到法律的漏洞,这个社会怎麽能够治理得好?法治充其量是辅助,应该讲礼治,还要什麽?讲求以德治国、以仁义治国,这是王道。这重要的就是教育,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必须通过教育来创造和谐。
 
礼是做为道德仁义之后,又做为六艺之首,刚才讲的礼乐射御书数,第一个是礼,道德仁义和艺术都要由礼来成就,所以礼是很重要的。「伦常、政治、军备、祭祀、婚丧、教法,非礼皆乱」。礼是一个正常的秩序,没有正常的秩序,社会就大乱。「『礼运篇』云」,这是《礼记.礼运篇》,「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礼运篇」里讲得好,圣人教化大众,教什麽?治人七情。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人是感情动物,不能没有感情,但是感情又不能够太浓烈,要理智强过感情才对,不能感情用事,要用理智。所以情要调治,不能任情。调治,最重要的修十义,十义是五伦关係当中我们应该承担的义务。五伦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十义,就讲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或者称兄良弟悌;夫义妇听,我们现在讲女德教育,这专门就讲到这方面,很重要,女德是如何处理好夫妇的关係,讲求道义、恩义、情义;还有君仁臣忠;长惠幼顺。五伦当中要修十义。讲求信用,和睦,这是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推尚辞让,处处让人;不争夺,不搞竞争,要礼让,这当中就是要提倡礼教。「舍礼何以治之?」这个治,治人也好,治国也好,都要用礼。
 
我们恩师过去师从着名的哲学家方东美先生,方老曾经讲过,《周礼》可以说是最好的宪法。这里面讲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係,以及社会中各种秩序、各种做法,都讲到了最完备。方老说,可惜周朝后代的子孙没有依《周礼》而行,如果依《周礼》而行没有改变,到现在还是周朝。所以,恢复礼制,我们应该参考《周礼》来进行恢复。现在要治国平天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舍礼何以治之?
 
《雪公讲要》底下又说,「故学道德仁艺,必自学礼始。学礼必以学习敦伦、修睦、辞让为根基」。讲到道、德、仁、艺,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讲到此章,怎麽落实?从学礼开始做起,这是给我们提供一个下手处,教我们怎麽学。学礼从哪始,从哪开始?学《弟子规》开始。所以,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这是整个儒学的总纲领,落到实处,就是学习《弟子规》。
 
我们恩师常讲,《弟子规》是儒之根,这下我们终于明白了,真的是儒之根。《弟子规》教我们什麽?这底下讲的「必以学习敦伦、修睦、辞让为根基」,就教我们敦伦、修睦、辞让。敦伦是敦睦伦常,五伦的关係我们要处理好,这叫敦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义务,你要敦伦尽分,这是《弟子规》教你的。修睦,讲信修睦,这是和谐。你把你义务都尽到了,你能够敦睦伦常,你自然就和谐家庭;由一家而推及一个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再推及到天下,就是和谐世界。而礼以辞让为贵。礼何为贵?「礼者,敬而已矣」,敬的表现就是辞让,内心是谦虚、谦卑,外表是恭敬,这是礼的核心。所以,《弟子规》真正能帮助我们落实这一章学儒的总纲领。我们学了这麽多,解了也不少,关键是力行,「力行近乎仁」。回去真正在《弟子规》上下功夫,拿《弟子规》做功过格,天天反省对照,你就是在落实此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卓吾云:学问阶级。方外史曰:虽有阶级,不是渐次,可谓六而常即」。蕅益大师在这里他注解非常的简单,而又精要。他老人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意思,而是引用了两位大德的注解,他引用的也代表他自己本人的意思。第一位大德是李卓吾先生,他讲的是「学问阶级」,四个字概括全章。蕅益大师在这里他说的角度跟雪公有不一样的地方,当然也注得非常好。《雪公讲要》里面讲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讲体相用这个角度。道是体,德是相,仁、艺是用,这个体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换句话说,这个是没有讲阶级这方面。阶级就是阶梯,学问的阶梯。蕅益大师的注解是从我们该怎麽学(循序渐进的、逐渐的提升我们的境界),从这个阶级上面来讲,把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做为阶级来讲,也很好。第一步是道,道是讲最低的,道是当作道路讲,就是你要上这条路;然后据德就是你已经得了,德是当作得道的得,道是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德已经到达目的地;到仁,就是你要保持这样的境界,得到这个境界不能失去,要保持;保持再提升就变成艺,这个艺就是已经出神入化,所谓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完全已经炉火纯青这样的一个境界,这是讲到学问阶级。
 
蕅益大师又引第二位大德,「方外史曰:虽有阶级,不是渐次」,虽说的是学问的阶级,你按照这个阶梯走,但是又不是渐次。这个又有点很难领会了,阶级当然是要循序渐进、渐次来提升,为什麽又说不是渐次?这里就是佛法华严宗讲究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阶级,我们的学习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到三年级,不断的往上提升;但是每一阶级又是圆融的。这在一般学校的教学里面不可能做到,譬如说一年级里,一年级只能学一年级的课程,不能够学二年级、三年级的课程。但是,在圣贤学问里面,一年级里面已经涵盖了全部年级的课程,一直涵盖了你到博士毕业为止所有课程,博士的课程在一年级也有教,只是所教的,因为对一年级学生来讲,他领会的浅深程度上有不一样。在佛法里面的教学就是如此,你看释迦牟尼佛在每次的讲法,在座的听众里面各种程度、各种根器的人都有,有大乘根器、有小乘根器,有凡夫、有罗汉、有菩萨,菩萨里面阶级也是很多种,《华严经》里面讲的五十二个阶级。大家一起来听佛说法,各自所领会的不一样,一年级程度的人,他领会的就是得到一年级的这个学问;二年级的人这个程度,他就领会到二年级的学问;博士班的这个程度,他领会的就是博士课程的学问,正是「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教学的最高善巧。
 
佛为什麽能够这样做到?实际上佛,所谓的「应机说法」,应众生心而为说法。众生有什麽样的疑问,佛回答他,所听到的正好就是回答他的疑问,这是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在佛菩萨那边,他的心没有动过,绝对没有想着「我要给你怎麽回答」。如果我想着我要给你回答,我就把我所回答的侷限了,只能对你,其他人听了就不是他的程度,程度浅的听不懂,程度深的他就觉得你讲得太浅了,他不想来听。所以,诸佛菩萨讲经说法不用心,就是不用自己的思想,完全是什麽?自性中自然流露,他讲还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好像我们叩钟一样,叩钟,钟就响,不叩,钟就不响。叩一下,声音传出来了,每个人听到的声音又不一样,为什麽?各人的听力有区别,耳朵好的听得很大声,耳朵背的也能听到,听到小声,举这个例子。圣人讲法他不用意识心,因此讲一法就是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
 
在经上用天下大雨这个比喻,天下大雨,它下的雨水一定是均匀分布在这个下雨的地区,大树的根很粗,它所吸收的雨水量就多;小草的根浅,所以它吸收的水分就少。但是对于天来讲,它下雨有没有特别多照顾大树,对于小草就少照顾一点?它没有,如果有这个心,这叫分别执着,这就不平等了。圣人讲法就好像天普降甘露,每个人所得到的不一样,这是各人根器不一样,不是老师讲课、讲经不平等,是众生的程度不平等、根器不平等,所以接受的多少就不平等。从众生接受的多少,我们来分学问阶级。从这里我们就晓得了我们现在是什麽阶级,我们希不希望我们的阶级高一些?怎样才能高一些?这完全是看各人学习的那分诚敬心,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我们现在讲课,也是慢慢对这个教学的方式能理解了。过去我在大学里面教书,教一个班,我一般都是教硕士班或者博士班,大家学生的程度相当,都是经历过一定的本科学习,然后进到这个班来,所以好教,大家程度相当,我们教的是金融专业课。可是现在我们不在大学教了,我们每天对着网路来上课,讲这些圣贤的经典,听众是参差不齐,各种根器的人都有,各种程度的人都有,各种学历的人都有,上至博士,有很有文化的,也有文化程度不高的,甚至可能,或许,我猜想也有不认识字的,老人家过去未必读过书的,或许他们也来听。
 
如何让这麽多不同类型的人都能听得有受用?这个确实是个大难题,这个属于大讲堂,大讲堂是听众各种程度的人都有。他都能听得有利益,那就需要什麽?讲课的人本身不能够有分别执着,纯粹要用一个仁爱、慈悲的心来讲授这个课程。虽然我们平时也要备课,这些引用的经典、引用的注解我们都要去准备,包括字幕我们事先要给摄影棚同修来事先上好,这些预备的课程,预备的这些工作一定要先做,要很认真的做。但是光这麽做不够,上了台讲课,有时候就未必是依你原来准备的来讲。你所准备的是用你意识心去思考、去筹划;上了台,最重要的是要以一个爱心、一个慈悲的心来讲。这是我们恩师常常提醒我们,讲课的老师讲得好不好,重要的是这一点,就是你的心地。你为什麽要来这里讲,是图名吗?是图利吗?是博得大家的掌声、讚叹吗?还是说真正希望听众能够有所觉悟?纯粹是一颗利人之心,没有一丝毫想到自己,以这样的心态才能够把课讲好,而听众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这个真的不像大学里授课,大学授课你是传授知识,而且对象是固定的。但是现在是对象不固定,像我们这《论语》课,讲到今天第四十九集了,将近一百个小时,五十集就是一百小时,真正从头到尾听下来的人我估计不多,很多人是中途插入,听个几段,然后中间又离开。如何让人能够听两小时,甚至可能他听十分钟,他也能得到利益?这个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都是反求诸己,我们自己一定要好好的修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把自己放下了,才能够有一点感应,这个感应就是别人能听到他得到利益。这是对讲者而言。对听者而言,我如何能从这个课程里面得到利益?那也是诚敬心。我对这个课程,我为什麽来这学,我以什麽心态来学的?我是来增加点儒学常识吗?「《论语》,听人说这是儒家里面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我没听过,好像也不太好意思,还得去听一听」,抱着这样的心态能学到多少?很有限,听到的只是皮毛。也许也有的人说,「我来听听锺老师讲得怎麽样,人人都说锺老师讲得不错,我来看看到底他是不是讲得不错,来找找他有什麽毛病。你看,他讲这个讲错了,那个讲错了」,专门来挑毛病。挑毛病我是很感恩,我希望大家多挑毛病,好让我提升。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抱着这样的一个心态来学,也学不到什麽东西。这种挑毛病,谁有资格挑毛病?老师。老师挑毛病,对学生严格的要求。当然,我讲课是以学生对老师的心态,在座的诸位都是我的老师,所以我这样讲不是说不让大家挑毛病,请大家多挑毛病;但是我也不能够不告诉你,你要真想学到圣贤心法,你要必须以十足诚敬的心来学。如果我只为自己从大家身上得到些好处,大家挑我毛病我就提升了,我还是自私自利;我也得把实话告诉你,我们真要学,总是以最谦卑、最恭敬、最真诚的态度,那听一句都是收获,甚至听了一句,念头一转,可能就能转凡成圣,从凡夫位转到圣位了。
 
你说是阶级,它没有渐次,因为凡圣之间就一念之差,凡人的念头只想到自己,圣人念头是无我。我们讲《论语》,贯穿着儒释道的思想,说来说去没别的,都是劝我们放下而已。首先第一个就是放下我执,放下我执、自私,你就证果了,佛法里讲你证得阿罗汉果;执着是第一关,突破了以后,第二关是放分别,把分别放下了,你就成菩萨果;最后把起心动念都放下,你就是大圣人,佛果。所以夫子教我们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可以说是学问阶级,但是又是圆融。像颜回这样根器利的人,听夫子讲一句克己复礼,立刻就入境界了,听懂了;听懂了就放下自己,放下自己那些毛病习气,本性本善现前了。放下自己叫克己,回归本性本善叫复礼,克己复礼就转凡成圣。根性差一些的可能要听好多遍,甚至听好多年,甚至听一辈子,到最后他放下,最后就转凡成圣。听一辈子都不肯放下的,这一生又是白过,没有成就。所以我们自己思量,我们到底是什麽样的根性,我们应该怎麽做。根性也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这里讲的「可谓六而常即」,这是讲佛法里面讲六即佛,这是佛家天台宗教义里面说的。蕅益大师对《论语》的解释都是用佛法,显示出儒佛相通。用佛法来理解夫子讲的话,那我们理解得更深刻。
 
下面江谦补注里头讲的,他把「六而常即」详细解释出来了,他说「六而常即者,谓众生即佛,而渐次分之,则有六种阶级。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我们先看到这。「六而常即」这个意思,是讲众生即佛,众生是我们没有成佛的人,就是没有成为圣人的这些凡人,我们就是。不要说别人,就说我,我现在是众生、是凡人。不断的往上提升,就是不断的回归自己本性,有一个渐次,这是讲到阶级了,有六个阶级。
 
第一个是「理即」,这个理即不属于阶级。这个理是讲的理体,本性上来讲,每个人本来是佛,本来成圣人,跟尧舜这样的大圣人无二无别,跟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大圣人无二无别,本性上讲是理即佛、理即圣。在本性上讲虽然我们都是一样的,可是确确实实现在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受用上完全不一样。佛就是佛,我们就是凡夫,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没有德行,很多的都是烦恼,怎麽办?到底怎麽回事?儒家《三字经》的开头就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意思讲得很明白,我们本性上虽然一样,但是习性上不一样。我们是烦恼的习性,而佛和圣人已经没有这些烦恼习性,他只是本性的作用,那就是本善、本觉,所以他回归了本性,就是已成的圣人。
 
我们现在明白这一点,就得立志要去做圣人,刚想立志,「志于道」。志虽然立了,还没成就,还没开始,这叫第二个就是「名字即」,这是什麽?有名无实,还不是真的。我现在刚立了志愿,发心要去成圣人,迈开步要走上这条路了,这志于道。刚开始还是很多烦恼习气,而且,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我就是这样感觉到,刚开始学的时候好像烦恼更多了,妄想分别执着似乎更重了。原来没学圣贤教诲之前还挺好的,好像没什麽烦恼,自己以为没什麽烦恼,学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怎麽烦恼这麽多,甚至会怀疑是不是学了才会这麽多?不是。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向我们恩师请教说,我们念佛,不念的时候还没什麽妄想,一念,妄想怎麽这麽多,是不是念佛把妄想带出来了?这个是我们感觉上有偏差。
 
今天我在寮房里没事扫扫地,突然悟明白这个道理。房间里的地面本来也挺干净的,看不到有什麽脏的东西,拿扫把扫啊扫,真的扫出来不少尘土,我就明白了。我们学道,你要是没认识道之前,你还感觉到挺好、挺干净的,结果现在要扫了,一扫,把垃圾全扫出来。你不能说扫出来的这些垃圾是因为扫地(学道)才有这个垃圾,不是,是原来就有这些垃圾,只是你没扫,你看不出来。你把它扫在一起了,你就发现原来还真的不少,这些尘土就要把它擦干净。扫除这些污染,才能够把本自清净的本性显露出来。所以我们学道,一开始肯定有这个状态,不学则已,一学怎麽觉得更烦恼了?不是,是你觉察到有烦恼,原来你还没觉察到,你还觉得挺美的,你这一学发现浑身都是不是处,毛病习气也一大堆。你跟人讲人家也不相信,人家说「你挺好的,你怎麽老是自责?」不是自责,真的是毛病习气一大堆,自己现在明白了。这个就要开始修了,有毛病习气就得修。
 
你能够觉察到你有毛病、习气,这叫开悟,悟后起修,起修就到了第三,「观行即」。你观就是觉察,觉察到自己行为造作、起心动念原来这麽多毛病,这麽多不对。觉察了是开悟,这叫观;行就是修行,行为有错误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不断的修,就是不断的把灰尘擦干净、扫干净。
 
然后,慢慢扫得差不多了,到了「相似即」。相似是什麽?你跟圣人很像。其实本来我们跟圣人是一模一样,只是什麽?现在我们外面有着一层障碍。把这障碍扫除掉,里面透出来的愈来愈多,虽然还没有完全显露,很像,愈来愈像圣人,这是什麽?别人看到你。你自己不是有这种感觉,你只是自己觉得自己还是毛病习气一大堆,愈改它愈有,行为上没有了,念头中还有,不断的在调伏自己的习气,不敢放松。绝对不会以为是「你看我现在好像是圣人了」,你有这一念,完了,马上堕落,功夫立刻退转,这是傲慢心起来了。这一退转,不仅不像,可能原来刚发心时候那种状态都不如了,一退就退到谷底,后来慢慢再忏悔,才能够慢慢恢复。不过人在修学的过程中肯定有这些起伏的,不可能是一进到底。悟可以是顿悟,但是修一定是渐修,不可能顿修。顿修恐怕只有六祖惠能大师一个人,顿悟、顿修,一下一步登天就成佛了,只有他一个人,其他人都要有一个过程。相似是他有圣人的智慧,他的能力、他的福报、他的德行真的跟圣人差不多了,但是还没有完全证得。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说我们晚上看月亮,因为晚上下雨,云层太厚了,月亮根本挡住了,根本看不到有月亮,一点月光都没有。我们原来还不知道天上有月亮,那时候是十足的凡人。后来有人告诉你说天上有个月亮。「是吗,天上有月亮吗?」「是的」。告诉你天上有月亮这个人是位圣人,他看到有月亮,他曾经看过,你就相信他,这时候你一发心,「好,我要去看天上的月亮」。这是名字即位,你是知道有,但是根本没得到。然后,慢慢云就澹了,不下雨了,天晴朗了,可是天上还有不少云,还是挡住月亮,可是有月光透了出来,你感觉到天上应该有月亮,但是你没看到月亮,你于是继续修,这是从名字位到观行位。然后从观行位继续修,相似位了,那个云彩已经很澹很澹,像一层轻纱一样的,挡住了月亮。但是,你已经看到月亮的轮廓,你透过薄云看到月亮,只是看到它的轮廓,还没真正见到月亮,但是你知道它肯定有,云层后面那个是月亮,相似了。最后把云彩拨开了,你就看到真月亮,这是第五个层次分证即,你证得了。但是你虽然证得了,你证得的不圆满,因为这个不是十五的月亮,可能现在只是初三的月亮,那只是个小月牙,但是你真的看到它,不是假的,是真的,你就成圣人了。但是圣人也有他的阶梯,不一样,阶级不同。《华严经》里讲的,放下了妄想分别执着的法身大士有四十二个阶级,从初住到妙觉,这四十二个阶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十二个位次,每个人都看到真的月亮,这叫分证位。但是最初的初住菩萨只能看到初三的月牙,一直到妙觉位,他看到的是十五的月亮。看到的月亮都是真的,但是分证位不一样。到最后,到十五的月亮了就是究竟即,第六个就是究竟即,究竟圆满,那是圆圆满满的满月,你成为一个圆满的圣人。
 
这是讲到六即,套《论语》里面这章怎麽个说法?江谦补注里说,「道德仁艺,只是仁耳。行之谓之道,得之谓之德,守之谓之仁,取之左右逢源,着于事物,谓之艺」。这里讲的道、德、仁、艺这四个方面,只是一个仁字,是仁的四个阶级。仁就是圣人的境界,我们讲得很多,仁者爱人。仁虽然是二人,但是二人是一体的,代表什麽?人我不二,宇宙一体。到这个境界,圆满证得这个境界,这就是大圣人。
 
什麽叫道、什麽叫德、什麽叫仁、什麽叫艺?这四个阶级,「行之谓之道」,也就是你发心立志了,「志于道」,立志了,你就上道、上路了,道就是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得之谓之德」,一直努力到你能够得道了,得到什麽?圣人的受用,你有体验,你能证明,这就有德,所谓行道有得于心,这叫德。观行、相似都是会有「行道有得于心」,得的不一样,我们讲心得。如果没有去修,你光是名字位,就是你只懂个道理,你没有去真做,没真干,你不会有心得,你不会有体验。到有体验了,这是有德。像夫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这一讲你马上能明白,真的是不亦悦乎,因为什麽?我尝到了,那就不是空谈。没尝到,只是解释文辞,那叫儒学;真正去做,尝到滋味了,这叫学儒,这是有德。「守之谓之仁」,得到了你得守住它,不能够松懈、不能放弃,锲而不舍、勇勐精进,一直学下去,一直干下去,这是守,守到什麽时候为止?《论语》里面讲「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你守住仁,一直守到死为止,不能放松,你才能够到仁这个境界。再功夫提升就到艺了,艺是讲取之,取是用。你已经得到仁之体,要用起来,不管你是做什麽行业,不管你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哪一类人,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待人处事接物,左右逢源,着于事物,你都用得上,这叫艺,这是艺术。所以学习圣贤之道要懂得用,活学活用。首先你得学明白,然后你要去用,用在你的生活当中,天天你会有悟处,天天你都有心得,然后你愈学愈快乐,真是不亦悦乎,境界不断提升,终有一日你能够成为圣人。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