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时间:2022-11-15 16:17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学于文』者,我们来看雪公的《讲要》,「君子博学于文」什麽意思?「博学于文者,多念书也」,就是讲学文。学文,多念圣贤书。「学问载于书籍,书皆是文。博学者须将一门学通,再学另一门,愈学愈博也」。这里跟我们讲到一个博学很重要的理念,博学不是说什麽书都看、同时看很多书,这个就错了,这里讲到的「须将一门学通,再学另一门」,书很多,一本一本的看。《弟子规》上讲的,「此未终,彼勿起」,你一门未通,不要开第二门,掌握一个一门深入的原则。你同时多门的话,学不好,为什麽?心力有限。
 
我们恩师曾经向教育工作者们提了一个这样的建议,说我们现在的正规学校,譬如说小学上的科目,它这方法是什麽?一年级譬如说读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二年级也是语文、数学、英语,三年级也是语文、数学、英语,同一时间读三门甚至更多门。对孩子是不是利益是最大的?不见得。你看《三字经》上面讲的,「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的方法贵以专,专就是学一门,一门学通再学第二门;他没通,不要开第二门,这是贵以专。所以我们恩师讲,看看能不能做一个实验,用古人的方法、用贵以专的方法。譬如说学语文,你就专学语文,不要学其他门。这六年的语文课我全在这一、二年里面学完。我课时是一样,只是什麽?我先学完语文,再学英语,再学数学,课时一样,但是我们学了一门再一门。最后六年级毕业的时候考试,看看这样贵以专这种学法的学生是不是成绩会更好。应该会是,为什麽?因为当我们学一门的时候,那个心力是集中的,人专心,他领悟力就强,记忆力、领悟力都比较强。现在的孩子其实看起来挺苦的,你看上学揹的书包里面好多门课的那些教科书,书包也很重,这是已经很苦了;你要学一门,这书包就放一本书,这多好,轻轻松松。另外,上午上三堂课,上完语文一小时,完了下来隔十分钟又上数学,隔十分钟又上英语。上了语文,语文的知识还没有消化吸收,立刻就换了题目,上第二门课的时候还是煳里煳涂,那个思想还在第一门课上,这脑袋里像浆煳一样,所以这个往往可能是事倍功半。
 
古人讲的博学不是说同时开很多门一起学,那学不好;博学还是一门一门的学,学一门通了,再学第二门,「愈学愈博」,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也是这样,你看传统文化,至少我自己是这样学过来的,这三年多,我们恩师教我怎麽学?方法就是习讲。因为习讲,我认真备课,学得就认真,但不是让我同时开好几门课,不是,只能讲一门课。所以我讲《弟子规》,全副精力就准备《弟子规》这个课。《弟子规》讲完了,再讲譬如《孝经》,《孝经》我讲了四十小时,从头到尾讲下来。讲完了,然后譬如下一个就是《朱子治家格言》,也是从头到尾讲。学了一部经典,学好了我们再学第二部。我们恩师要求是什麽?这部经你要能讲才叫学通,这是最低标准。你要是不能讲,那不能叫学通。学完这个之后,我们再开始学四书。先讲完《大学》,现在讲《论语》,都是一部一部来,不能同时开两门以上,这就不行,就一门。两门以上,这心力就分散了。这样我们的学法,真的感觉到很有受用,很法喜。譬如说我现在准备《论语》,我就不要再花心思去想别的科目,专心在这《论语》上。人专心了,对于这里面的意思就比较容易领悟,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人专心可以事半而功倍,这个是方法。
 
底下雪公讲,「约之以礼者」,什麽叫约之以礼?「曲礼云」,「曲礼」是《礼记》第一篇,「道德仁义,非礼不成」。道、德、仁、义,这是讲到四桩事情。道是讲宇宙人生的本体、真相。道是无形无相的,德是有形有相的,可以见到的。道我们是没有办法看到,可是看到德,随顺道的是德。仁是讲我们的存心,内有仁,对外也要行仁,半内半外。道和德,道是无形的,德完全是内、内在的,仁是半内半外。义是宜也,应该的。假如道和德和仁都不能够推行,也要推行义,就是该做的我们去做。上古时代,大家有道,有道就不需要讲德、仁、义和礼,自自然然他就有德、有仁、有义、有礼,这叫性德,道本来就应该是这样。道不存了才讲德,所以你看老子《道德经》里面讲的,「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本来是和的,这五伦关係本来是和的,这是道。有了道,何必还要讲孝慈?父慈子孝是德,不需要讲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可是道没有了,就六亲不和的时候,道没有了,那麽就得讲德,要讲父要慈、子要孝,这就有五伦里面的十义了。十义是随顺道的,叫德。德没有了就讲仁,你看到孔子讲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到孟子,战国时代,仁都没有了,就讲义。义都没有了,就得讲礼。礼是最低界限,如果没有礼了,说老实话,这天下大乱,道德仁义礼什麽都没有,就大乱。礼是最基础的,礼是什麽?礼尚往来,大家都有个礼节、有个规范,行为规范,至少,虽然没有道德仁义,也不会出格很远。道德仁义需要用礼去体现。「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论语》里面下一篇我们会说到。志向是「志于道」,「据于德」这个据就好像我们拿着拐杖,依据,要依靠着德来实现我们的道。「依于仁」也是,这个仁是刚才讲的内心存仁、对外行仁,半内半外。「游于艺」这个游就像我们游泳潜水,可以潜得很深,说明你有很深的功力,在技艺方面我们要专精、要精深。艺可以表现道、德、仁,我们用我们的这门技术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推行仁,实现道和德。「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一般儒家都讲究「六艺」,就是礼,我们说礼节;乐是音乐;射箭;驾御,骑马驾车是驾御;书数,书是写文章;数是推算。这些六艺当中,「以礼为首,故虽博学,而首须学礼」。所以,博学里面是学艺,学艺先学礼,所以称为「约之以礼」。
 
「学礼则通世故人情,然后一切学问行之能合中道,故曰亦可以弗畔矣夫」。人懂礼了,就能通人情世故,通人情世故,他才能够跟一切人和谐交往,不会跟人产生冲突;一切的学问他就能够行之能合中道,他用中庸,他不会偏激,这是有礼。我们讲知书达礼的人,一定是温文尔雅、温良恭俭让之人。『可以弗畔矣夫』,这个「畔」有两个说法,一个当背叛的叛字,就是离经叛道的意思。这种讲得比较尖锐,好像如果不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会离经叛道,这个意思有点太偏激了,所以雪公说这个意思不採用。另外一个意思当偏字讲,偏离,这个比较中庸一点,说的语气比较和平一点。所以意思是,能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可以不偏离于道,也就能够得中道。这样讲比较合乎他语气的意思。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注解中说到,「学于文,乃就闻以开觉路,不同贫数他宝。约以礼,乃依解而起思修,所谓克己复礼,不同无闻暗证,所以弗畔」。这个学于文,就像《弟子规》里面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余力,则学文」。这个学文就是学什麽?学圣贤的道理,不光只是单纯说学六艺。所以学文,文以载道,它这个文里头蕴含的是圣贤道理,可以「闻以开觉路」。我们闻到了这种道理,开觉路就是我们开悟、我们明白了,不会盲目,盲目叫「贫数他宝」。我们盲目,就等于是自己昧去了自己的真心,方向搞不明白。但是这个也不能够称为贫数他宝。什麽意思?就是当我们贫穷的时候,我们数别人的宝物,不是自己的,也就是说自己得不到受用。这里讲的学文,「不同贫数他宝」,跟那个贫人数别人的宝物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人光学文,不力行,那就等于是贫数他宝了。因为文以载道,它所记载的这些道理是圣贤人的所证所得,那是圣贤人的,不是你的。你要是光学文,没有去力行,那你就好像是说别人的宝,跟自己无关,得不到受用。所以我们学文的同时,要避免光学文、不力行,是这麽个意思。
 
「约以礼」,所谓约,这里可以作约束来讲,约束我们的身心,这是「乃依解而起思修」。解是从学文而得来的,我们解悟了、明白了,要起思起修。闻思修称为三慧,闻,从学文那里就是闻,思、修就是你要真正把你所学的道理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思是你的思想,你要改变思想;修是你的修为,你的言谈举止要变化,改变思想、改变行为,这叫约以礼。所谓是克己复礼,所以约以礼就是克己复礼的意思。这个己是烦恼、毛病,自己的习气要克服掉,那个不是真正的自己,那是一个虚假的自己,要把它克服掉。然后你要恢复礼,这个礼是性德,本来具有的,现在你把它恢复出来。怎麽恢复?克己就能恢复。所以你得真干。学文,像学《论语》是学文,学了之后能不能真干?你要真干了,就叫约以礼。所以学文和约礼相辅相成。
 
「不同无闻暗证」,无闻暗证是不学文,这是无闻,暗证这是「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昧理真就是暗证,自己是昏昧,不知道方向,盲修瞎练,这就是无闻暗证。所以这个约以礼,不同无闻暗证,是因为我们要博学于文。博学于文,这就有文了,然后约之以礼,这就有修证。这个修证是完全方向正确,符合圣贤教诲,「所以弗畔」,就没有偏离,弗是没有,没有偏离圣贤之道,也就是你会慢慢的修成圣贤。
 
底下蕅益大师又说,「畔者,边畔」,这个畔他当作边畔,像湖畔,湖边那个边字来讲。「以文字阿师,偏于教相之一边。暗证禅和,偏于内观之一边。不免罔殆之失也」,这里更进一步给我们说明。这个畔他当作边畔来讲,边是二边,不能够取中道,落到二边了,弗畔就是不落二边,这个讲法也很好。怎麽不落二边?既不落偏于学文而不能力行这边,又不落偏于力行而不学文,这二边我们都不能落,要既学文又力行。学文和力行并重,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并重,这是我们真正求学圣贤之道的方法。
 
博学于文是解门,解得愈透彻愈好。学《论语》就是求解,学四书都是求解。行门愈简约愈好,约之以礼,所以我们提倡就是《弟子规》就够了,这是力行,力行就用《弟子规》,天天对照《弟子规》反省忏悔,改过自新,够了。只是什麽?你对《弟子规》的理解要愈深愈好。理解如何才能深?你得读四书。你读了四书,你才明白《弟子规》哪一句、哪一句该怎麽讲法,你的领悟力增强,你力行就更得力了。
 
这里讲,「以文字阿师,偏于教相之一边」,只是搞文字。「文字阿师」这是专门搞文字的法师,那些老师、儒生也包括在内,偏于教相,光学文,我们恩师讲的搞儒学的、搞佛学的、搞道学的,搞学术的这一边,这个我们不能够採用。「暗证禅和」,禅宗里面有一种禅和子,他一味参,但是他方向没搞正确,他往往会走偏,这是暗证,无闻暗证就是「任己见,昧理真」,反而离道更远,「偏于内观」。其实他那个知见还不正,他就在那里修观,愈修愈错,这叫盲修瞎练,不可能成就。这两个都是偏,偏于一边,都「不免罔殆之失」。这个罔和殆,《论语.为政第二》里面讲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的学是博学于文,这里的思是思和修,就是学了之后你要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行为。当然行为是受思想所支配的,你改变思想就能改变行为,所以这是讲修、讲力行。所以,光学而不行就会罔,罔是惘然,惘然是煳涂了、迷惑了,「到底我这样学到最后有用处吗?」各种疑虑、各种问题就产生,甚至最后没有信心了。包括我们刚才讲到的宰我,他问那个问题,那是什麽?他就是,我们估计他,因为他擅长于文(语言),语言和文学,肯定是读得很多,博学于文,但是缺少力行,最后就惘然了,问出这些问题,显得信心不足,这是偏在搞学术方面了。
 
「思而不学则殆」,思是包括你专门去研究,和你按照你自己所研究的那个方向去修学,这是盲修瞎练,你不学文,你不接受圣贤的教诲,你搞自己一套,那就殆了。殆就是精神疲惫的样子,搞到最后搞不成功,盲修瞎练,练得是很用功,不能说不努力,但是你没有很好的理论做指导,最后也会搞得疲惫不堪而中途就停止了。幸亏还能停止,要不停止,一直走下去,那可能就没救了。这是蕅益大师为我们说明修学该怎麽修,简单的来讲就是解行并重,不能有解无行,也不能够只行不解,所以学文和力行并进就对了。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