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根据《雪公讲要》,我们来看「包注」,这是包咸注解说,「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这讲我们求学问,求学问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知之者』,就我们知道、我们能理解,对于圣贤的学问知道个大概,能理解一二,这种往往功夫不得力。要什麽人才能得力?他得『好之者』,这功夫得力,他喜好,为什麽会喜好?因为他得到一点受用,尝到一点法喜,可是他还没有证得,但是他的功夫比知之者更加笃实。「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这个功夫又再深一层到『乐知者』,他以求学为乐,真正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他尝到味道了,这个法乐涌现出来。人有了法乐他就不会退转,不退步了,只有进步。为什麽?这是他一种享受。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他乐在哪?乐于道,他真正得道了,那功夫就深,他绝对不会退回羡慕富贵名利,那是凡人,他不会退下来做凡人,他已经是圣人。这个知、好、乐三个字,包咸在这里是用来说求学之事,实际上所有的事我们都可以类推。譬如说你有一项工作,你这个工作要想做得好,你只是知道怎麽做,和你喜欢做它,和以做这个为享受,这三个层次是不一样。
做任何的事我们都以此类推,只要是好事,我们应该不断提升我们的心境,从知之到好之、到乐之。譬如说妳是个家庭主妇,怎样去实践这句话?我每天做家务、做饭。如果妳只知道怎麽做饭,但是不喜欢做饭,那是个很苦恼的事情。天天要面对,家务自己不做没人做,先生可能又出去外面要工作,男主外、女主内。妳主内的也得要培养对这个工作的兴趣,光知道怎麽做,不行,妳要有兴趣做。怎麽做?妳得要埋头做下去,而且要花心思去钻研,要笃行之。然后慢慢妳做着,妳可以做饭做出很多花样来,熟能生巧,做得大家都觉得非常好吃,大家都很讚叹妳。妳觉得原来做饭也是一种享受,这是乐之者,妳就不会退了,妳天天乐此不疲。这举一个例子说。我们不论做什麽事,都要培养我们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只要它是正当的工作,是有利于人群的工作,我们就应该慢慢提升自己的心境,争取从不厌烦提升到喜欢它,再提升到以此为乐。当然,求学更需要如此,尤其是学圣贤之道。
我们来看《雪公讲要》里面讲,「知之者,是指求学之人而言,原来不知之事,今求知之。知之,即是求知其然之谓」。我们譬如说学习儒家的学问,读《论语》,这一句我们先要知其然,把它的意思弄清楚、把道理弄明白,这是知,原来不知,现在知了。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他得先要知。知怎麽来?学,你得先学。所以大家很难得,天天来一起学习《论语》,但是可能现在只是在知之的阶段,有没有好之?你是不是真喜欢?这个还要再进一步观察。到「好之者,是已知其然,进而求知其所以然」,你已经知道圣贤之道该怎麽学,进而还要「求知其所以然」,我要更求知为什麽要学。我学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什麽样的境界、以及会遇到什麽样可能的障碍,我怎样去克服,这是所以然。我如何真正在我本分的工作岗位上、我家庭角色里头,我去践行圣贤之道,这是把你的理论付诸于实践,你去践行。在践行的过程中,你就要学而时习,你就有习了,习就是实践,实践就有不亦悦乎,就有一点喜悦出来。虽然可能只是一点点,你觉得真的过去的心境跟现在心境不一样,现在心境烦恼少了,快乐多了;自私少了,想人的时候多了,想自己的时候少了,慈悲心增长。这就是你慢慢有体会,你就来兴趣了,学这个真有好处,真是学一点做一点,不错,得点利益、得点受用了。继续努力,再提升就是乐之者。「乐之者,已知其所以然,是以乐之」。到什麽地位上你才真正知道所以然?你证得了圣贤境界,你才叫全知,你知道圆满,对其然、其所以然都已经完全明瞭了。我们用修学的过程来讲,这个知之者是属于信解的阶段,你首先相信圣贤学问有好处,你才会学。有什麽好处?你得要学,你能理解了,到信解。可是光是知之而不去力行,是有解无行,那没有真正的受用,必须知了就去做,解了就要行,真向君子的境界去迈步,然后你慢慢功夫得力,你在行的过程中,但是还未证。你有爱好的心,你喜欢学圣贤之道,因为什麽?你学了之后你变化气质。人家也觉得你变化了,你自己也真正感觉到变化,原来是一个小人,现在有点像君子了。之后,真正你证得了君子的境界,那你就是真的快乐无比。像颜子不改其乐,像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吃的饭菜很清澹,「疏食」,稀粥烂菜;饮的是水,没有茶、没有饮料;枕的是自己的手,把它曲起来,枕在手臂上,「曲肱而枕之」,没有枕头,但是这样清澹的生活,乐在其中。为什麽?你得道了,这叫证。
信、解、行、证,「知之」还是信解阶段,信解无行不是真学;到「好之」了,你有学,你是真行了;到了「乐之」,是证。用佛法修学的次第来讲,知之属于名字位,有名无实,你还没有真正证得圣贤这个位次,名字位;好之是属于相似位,观行位和相似位,但是还没有真正证得,你在力行;到了乐之,你就是到了分证位和究竟位,分证是你分证圣人境界了。圣人境界就像十五的月亮,你现在变成初一的月亮,已经有月牙了,分证,但是是真月亮,你是个真圣人,慢慢的再圆满起来,最后十五的月亮就圆满,你就究竟圣人了。
《皇疏》,皇侃注解中说,「乐,谓欢乐之也」,这是很喜欢、很快乐,乐此不疲,欲罢不能这样的一个境界。下面雪公又说,「求学,由知之,而好之,而乐之,由浅入深。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厚,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邃。乐之,则必有成就」。我们知道求学的次第,要慢慢的去提升,目标是乐之。大家如果能够坚持每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论语》,如果是没有真正体会它的味道,你可能觉得它有点枯燥。因为这里头有很多考证,甚至有很多我们原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你难免会觉得有点艰涩难明。虽然我们尽量讲解都是採用很浅显的讲法,深入浅出来讲,但是对于初学者可能也会觉得有点乏味。但是你要锲而不舍,先从知之做起,最后好之,你得来兴趣。
像我现在就来兴趣,你要我一天不讲,我都觉得口痒痒的,我得讲。为什麽?我体会到里头的味道,味道很浓。你现在让我去什麽卡拉OK,那些我没味道,我不喜欢去那个地方,味道在这里。每天读《论语》读得其乐无穷,天天学了之后讲,教学相长,这使我觉得很快乐。我好之了,但是乐知还不敢说,因为到乐,是真正证了。但是少少的乐还是体会到,天天就真的觉得日子过得很快,一下又是一天,读着书一下就天黑了,天亮了又读到天黑,就有这麽个感觉。这是有好之者,我相信你们当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人。如果再提升到乐之者,恭喜你了,你就到孔颜这样的境界了,孔子颜回之乐你就尝到了,你就已经有成就了。肯定可以的,我们《论语》现在还没讲到一半,《论语》二十篇我们现在才第六篇,如果你已经有好之这个境界了,恐怕到学完的时候,说不定你已经有乐之的境界。不知不觉当中,你可能就已经入圣贤境界,这是我们所期望的。
我们看来《朱子集注》当中有一段这样的说法,他引尹氏,这是尹彦明,是宋朝程颐的弟子,也是一位大儒。「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我们刚才把这里头的讯息透露出来了,尹氏讲到知之者,这是知道有此道,你有圣贤之道,我们知道,「这个好,这个应该学」,所以天天还是来学,尽管可能觉得听起来挺枯燥的,还是咬着牙根来这里学,不知道在座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已经不错,你知之了。再提升,「好之者,好而未得」,你已经来兴趣了,你很喜欢,虽然一天下了班挺累的,还是来协会一起学,你觉得这是兴趣,人有兴趣他就不累。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他要喜欢干这个事,他就不累,本来很疲倦,听听课觉得精神抖擞起来。这是好之,但是还未得,就是你未证,听了道理是明白,但是没入境界,还不是你的。到你入境界了那是你的,不是孔夫子的,是你自己的。现在还是孔夫子的。
「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真正你就变成孔子了,你就觉得其乐无穷。这个时候,你对于世间任何染着的那种乐受,你不会再留意了,财色名食睡对你来讲都变得很乏味了,你会觉得学圣学贤最有味道,正所谓「世味哪有法味浓?」你真正有体会,你这时候绝不会退转。如果你现在觉得世味还挺好的,有财富、有美色,有名有利、有吃有喝有的玩,那个挺乐,那你还远之远矣。所以修学没别的,就是生处做熟、熟处做生,我们原来乐的那些,就是喜欢的、很熟的,现在把它变生疏,先把它变生疏,然后你会觉得那个乏味;原来觉得乏味的,学《论语》挺乏味的,慢慢你就变得很有兴趣了,很来劲头了,最后很喜欢了,这个生处做熟了,那你就成就。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注解,「知个甚麽?好个甚麽?乐个甚麽?参」。这话完全是禅门里面祖师在直指人心的点拨,你参了吗,你悟了吗?知个什麽、好个什麽、乐个什麽?读《论语》跟读佛经一样,都讲求悟性,不是只读一个知识,学点这些文词术语,那没用,你绝对不可能有乐之。等什麽时候你乐了?你悟了就乐,学有所得,所以讲求悟性。像夫子教人,他是讲求悟性的,你看他这一句,他不告诉你,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这个之是什麽,他没告诉你。蕅益大师在这里提醒我们,是知什麽、好什麽、乐什麽?你去参。夫子也不把谜底揭开,这给你留一个后路,让你自己去悟。悟明白了是你的,你悟不明白还有机会。如果现在把谜底揭给你,那把你的悟门给堵上了,你就没有机会再悟。子贡读诗有所悟,他去向夫子汇报,夫子称许他,说「始可与(跟你)言诗已矣」。读《诗经》也要讲求悟性,读这些圣贤的典籍都要讲悟性。这个知什麽、好什麽、乐什麽,你们回去好好参,我要是讲出来了,那是我的,不是你的。下面蕅益大师讲,「卓吾云」,李卓吾先生讲,「不到乐的地步,那得知此?」没有到真正乐的地步,说老实话,你知还没有真正知。所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个境界是一而三、三而一,相辅相成。你知之了,帮助你好之,好之帮助你乐之,乐之又帮助你更提升你的知之。真正到乐的地步才能全知,没到乐,知的只是个大概,或者知的是个皮毛,总是没有真正彻底、没有透彻,像是雾里看花、云中望月,没有真正得到。所以修学圣道,我们既要不断的求知,更重要的不断的求证,证你的所知,又用你的所知指导你的行证,这就是解行并重,解帮助行,行帮助解。
这里我们之前讲求学,实际上求学到最高境界是什麽?「知个甚麽?好个甚麽?乐个甚麽?」看来我还是得把谜底要揭一下,求的是道,道是什麽?还得你自己去参,我只是给点线索。老子讲得好,为学日增、为道日损,增是增加。求学肯定是天天增加知识,你知道得愈多,你学问愈广,求学是日增;求道可是日损,损是减,减就是放下,天天放下,把你原有的都放下,这是求道。老子讲,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损之又损,这是你一个过程,你在好之的过程,到了无为的境界,你就乐之了。为什麽?因为无为则无不为,无知则无不知。
所以我们学圣道,千万要记住,不能在我们学问上生执着,一定要学着放下。放下什麽?总的来讲,放下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不是说我们放下、不学了,不是那个意思,学还是认认真真的学,学得愈多愈好,但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个跟你学不学,没有什麽太大的障碍,你学得很多,也可以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你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了,你就能够证道,这时候你就大乐现前,佛法里称这个乐叫「涅槃之乐」,涅槃是没有烦恼。没有烦恼这个乐,它是自性中本来具有的性德,这个乐不是跟苦相对的乐。有苦有乐那个乐不是真乐,到了没有苦相对了,那个乐是绝对的乐,叫极乐,极乐就是自性性德现前。它是被什麽障碍的?被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我们要放下,要损之又损,放到最后一切放下,那就是到了无为极乐的状态,这里我们自己好好去修正。
在日常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先学着我们不执着,一切都能够随缘,这个至少我可以做到和谐,执着的人不可能和谐,等你和谐了你不就自然感觉到一种乐了?到了这个境界,又不能够执着在这个乐上,还要把乐也要放下。一般人放下执着之后,他能够自得其乐。像颜回,他能够居陋巷还自得其乐,不错,这个境界很难得,也是圣人。但是到这个境界,还要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断了执着还要断分别。分别是把乐与不乐也放下,一切为众生,无分别,不分别众生是善是恶,平等普度;也不分别我所做的工作是乐还是苦,一味做去。这时候还有妄想,还有你要做、你要度众生,把妄想也放下,这时候就是究竟大乐现前。那是什麽?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到这个时候你的乐是极乐,没有烦恼,那麽你的境界就是极乐世界。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