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这章是孔子评论管仲,说他是一个器量小的人。我们首先对管仲做一个背景介绍。管仲是齐国人,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襄公。齐襄公在位,国政比较溷乱,而且这个国君没有德行,诛杀一些大臣。当时管仲就预感到齐国将要发生大乱,他就提示公子小白,公子小白是齐襄公的弟弟。提示小白的师傅鲍叔牙,这也是一位贤人,他是管仲的好友,就让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莒国。管仲跟召忽两位是另外一位公子公子纠的老师,公子纠也是齐襄公的弟弟,他们也逃往鲁国去逃难。果然不出所料,在齐襄公十二年,齐国的一个臣子叫公孙无知,就把齐襄公给杀了,自己自立为君,也就是他弑君篡权。当然公孙无知好景不长,到了第二年,他到雍林这个地方,就给雍林的人杀了。他死了以后,齐国就没有国君了,所以顿时就陷入一片溷乱。
齐襄公被手下大臣杀死,这也有他的报应。我们先作一个插曲,讲讲齐襄公的故事。齐襄公有个妹妹叫文姜,自小他们兄妹俩就有私情,这是属于违背伦常。后来文姜嫁到了鲁国,做鲁桓公的夫人。我们知道,鲁桓公生四子,长子继位,剩下三个儿子就是三家。后来,齐襄公在继位第三年,文姜已经嫁了十五年,因为齐襄公要准备跟周庄王的妹妹结婚,所以准备请鲁国国君鲁桓公来主持。结果文姜听到这个消息,要求跟他丈夫一起去齐国。鲁桓公不顾大臣反对就答应了,带着文姜回到齐国。结果回来之后,文姜跟齐襄公旧情复燃。文姜就不住在鲁桓公居住的驿馆,而是留宿齐襄公的宫殿里面。为这事鲁桓公当然是大为恼火,就斥责了妻子一顿。结果文姜也是生起了怨恨,就向她的兄长齐襄公告状。齐襄公为了能够让他妹妹长期留在自己身边,对鲁桓公就起了杀心。于是他就设宴招待鲁桓公,同时就交待他自己的大臣公子彭生送鲁桓公回他的驿馆(驿馆就好像国宾招待所,专门招待外国贵客),就在回驿馆的路上,公子彭生就把鲁桓公杀死了。这是一件情杀桉,而且在历史上非常罕见,为了情,一个国君杀死另外一个国君。当时鲁国举国上下都非常的愤怒,一定要齐国国君有个交待,给个说法,「为什麽自己国君死在你们国界里面?谁谋杀他的?」齐襄公最后没办法,只好把所有的罪名推到公子彭生身上,杀死了彭生,这算对鲁国有个交待。之后,文姜也就常常留在齐国,这是属于什麽?说得难听点叫乱伦。
齐襄公造了这个罪业,当然他自己也就必定有报应。首先第一个是举国上下人心就不安了,国君没有德行,而且对于他看不惯的大臣展开了杀戮,所以致使他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被迫逃到外国。结果,后来公孙无知弑君,杀死了齐襄王之后,又被雍林人杀死,齐国没有国君不行,所以齐国的大夫就想召回在外逃亡的两位公子,就看看谁先回到齐国,谁就来做齐国国君。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这两个人本来是亲兄弟,一下子就成了仇人一样,都为了争夺国君的位子。鲍叔牙是辅佐公子小白的,管仲是辅佐公子纠的。
结果当时鲁国,因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们就逃亡到鲁国去。鲁庄公,桓公死后鲁庄公继位,庄公就想辅佐公子纠,于是就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谁先回国谁去要那个王位,所以这一路上连夜赶路。鲁国同时又发兵拦截公子小白(公子小白是公子纠的弟弟),拦截他不让他回齐国,管仲当时是领兵要拦截公子小白。管仲的朋友鲍叔牙是辅佐小白的,这两个朋友就成了战场上的对立面。当时鲁国的军队真的就拦截住小白,而且管仲也是武艺高强的人,文武双全,他弯弓搭箭,一箭就射到小白那里。结果射中的是小白的带钩,没射到他身体。小白这人很聪明,立刻倒地装死。管仲就以为他死了,于是立即派人回鲁国报捷,说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可以慢慢回齐国了,公子小白已经给我射死了。于是公子纠一行也就慢慢的一路游山玩水的回国了,整整六天才回到齐国。公子小白装死,后来他就躲进帐篷车里面,连夜的赶回齐国。他回到齐国,当时齐国有两大贵族就支持小白做了齐国国君,这就是齐桓公。齐桓公一做了国君,第一件事情,赶快派军队去阻击鲁国护送公子纠回国的这个军队。结果就在路上展开了大战,齐军大败鲁军,因为齐国实力强,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它俩是相邻的),结果把鲁国军队打败了。
这时候小白的老师鲍叔牙写了封信给鲁庄公,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齐君现在不忍杀他,请鲁国你自己把他杀了就行;至于公子纠的两个老师,一个召忽、一个管仲,那是仇人,请你们把他们押送回来,我们要把他碎尸万段。结果这封信就把鲁国国君给吓住了,他也不想因此而得罪齐国,于是把公子纠给杀掉了。当时召忽就自杀了,他是为公子纠殉义而死,效忠于公子纠;管仲就没有自杀,就被鲁军囚禁起来押回齐国,给齐国来碎尸万段。结果押回齐国之后,当时齐桓公马上就想杀了他,鲍叔牙这时候就出来讲(鲍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替管仲说话),他说臣很幸运的跟从君上成就了齐国的大业,如果君上只是想治理好齐国,要我鲍叔牙跟国内的大臣就够了;但是君上想要成就天下霸业,这就非要管仲不可了,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所以不能失去他。这一番话就把齐桓公给说动了,于是他听取了鲍叔牙的建议,没有杀管仲,反而跟管仲谈治国之术,论霸王之术。结果大喜过望,最后就拜管仲为相。果然,管仲后来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他是春秋五霸之首。管仲不仅是对齐国的贡献很大,更重要的是他对整个天下安定、保留周朝道统,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孔子对他还是非常佩服的。
但是在这段话里面,孔子却说「管仲之器小哉」,这是什麽意思?我们来看《朱子集注》,「器小,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局量褊浅、规模卑狭,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孔子说管仲器量小,是说什麽?他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没错,管仲是有治国安邦的这种技术、能力,可是对于圣贤大学之道,朱子以为管仲还不知道。什麽是圣贤大学之道?《大学》里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讲明德本有,圣人只不过是把自己本有的明德恢复起来,让明德显明,这叫明明德。明明德之后,必定使天下人也能明明德。自己明明德是自利;让天下人明明德这是利他,叫亲民;自利利他,到了圆满,这是止于至善。这个明也可以当作觉来讲,觉悟,自己觉悟了,这是明明德;觉悟别人,帮助别人明明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叫止于至善,这是圣贤大学之道。这种心量是无限大的,是自他一体,天下跟自己不二,所以他的心很大。
但是朱子讲,管仲不知圣贤大学之道,他的局量就狭窄了。这个「规模」也是讲他的心胸,比较卑劣狭小。管仲只是帮助齐国成为霸主而已,但是却不能够帮助整个天下,却不能帮助千秋万世,所以管仲死了以后,齐国的霸业也就随之消弭了。因此朱子以为,管仲还是「局量褊浅,规模卑狭」,为什麽?他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所谓王道是自己先正自己,己身正,天下也就正。王道跟霸道不一样。管仲帮助齐桓公是实现霸道,他成就霸主。霸道是什麽?你用武力、用你的实力成为天下第一,这叫霸道,凭力量争取来的;而王道是凭德行,像周文王、周武王,这是王道,使民心归附,自然而然使他成为众人归仰的圣王。他的功夫就是正身修德,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格物,我们简单的讲就是格除自己的物欲烦恼,致知就是使自己恢复本有良知,然后你的意念就真诚,你的心地就正,你才叫做修身。修身了,自然有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水到渠成。孔子讲的为政以德,就是用修身以治于王道,这是王道跟霸道不同的地方。管仲只是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没有成就王业。说到底,还是自己正身修德不足,所以孔子认为他器量还是小。我们从这里看到,孔子的门槛很高。这千古讚叹的贤人管仲,在孔子眼里还觉得逊色,必定要在文王、武王、周公这个境界上,才真正为孔子所由衷讚赏。孔子说话非常正直,你是什麽样的人,就给你什麽样的评论,盖棺论定,也不会去故意捧你,也不会故意损你,实事求是。这是什麽?教化我们,通过评点这些不同的人物,让我们知道我们志向应取向哪里。可见得孔子重视德行,不重视政事。管仲政事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他为政的手法,这种能力登峰造极,但是孔子却不怎麽讚叹这个,他讚叹的是德行。包括孔子弟子里面,你看他所讚叹的颜回、闵子骞、冉伯牛,这些都是贤德的弟子。而他不怎麽讚叹冉有,冉有是政事第一;不讚叹宰我,宰我是言语第一;对于子游、子夏,这是文学第一的,也没有怎麽讚叹。圣人讚叹的是德行。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