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

时间:2022-09-29 07:21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这个『三家』,就是鲁国的三大家族。本来三家叫仲孙、叔孙、季孙,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裔。鲁桓公的公子庆父的家族,他的子孙,就是仲孙,后来改成孟孙,这个孙就是子孙的意思。叔牙,这是鲁桓公的第三子。他的长子是国君,二子是庆父,三子叔牙,子孙是叔孙氏,第四子季友,子孙就是季孙氏,这是「三家」。当时鲁桓公长子继位鲁国国君,就是鲁庄公,这是鲁桓公的嫡长子;其余三子就被封为卿,卿大夫,逐步逐步就演变成三大家族了。这三大家族相互之间有矛盾,又有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执掌国政,最后把鲁君的权力都瓜分掉。当时到鲁昭公的时候,因为跟这三家发生了激烈的矛盾,被迫出走,鲁昭公出走到齐国(在鲁国边境)、晋国,在齐、晋七年,就死在晋国;结果三家后来又立鲁昭公的弟弟为君,鲁定公;鲁定公之后就是鲁哀公,这些都有向孔子请问过问题。鲁哀公后面有鲁悼公、鲁元公。这麽长的时期,鲁国国君始终没有摆脱三家的控制,所以三家的势力是根深柢固,而其中又以季孙氏的势力为最强大。
 
这一段《论语》也是孔子讥讽三家违礼的行为。这里讲到三家『以雍彻』,这个「雍」是《诗经.周颂》的一篇,它有一个古字雝。这个「彻」通撤退的撤、撤消的撤。撤,就是在祭祀完毕以后,把那些祭品撤收,收起来,这个意思。《诗经.雍》这篇,是天子在祭祀宗庙以后,唱这种诗来撤消这些祭品,把祭品撤下来,这首诗是在这个时候唱的。
 
现在三家祭祀自己的祖先,也像天子祭祀宗庙那样,唱着「雍」这个诗来撤祭品,这种做法也是僭用天子的礼乐,这也是严重违礼行为。孔子在这里评论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就是《诗经•雍》这篇的两句诗文,孔子引用这两句诗文来讥讽三家的行为。「相维辟公」,这个相就是助的意思,帮助的意思;维是一个语气助词,没有意思;辟公,按照包咸的注解,说「辟公,谓诸侯及二王之后」,也就是诸侯,还有二王,就是夏和殷二王他们的后代,是他们来助祭,这是用诸侯、二王之后来代表各国的君主。各国君主、夏殷二王的后裔来跟天子一起祭祀,这是助祭。「天子穆穆」这是天子的容貌,那种温和肃敬的样子。天子在主祭,那个样子非常温和而严肃恭敬,在礼成之后,要撤掉祭品了,还是保持着这种温和庄敬的样子。所以「雍」这篇诗就是天子祭宗庙撤祭品的时候唱的,这是讚美天子那种德行,跟助祭者那种庄敬的样子。
 
现在竟然三家也把它用来做为祭祖撤祭品的时候用,这是把自己当作天子了。所以《朱子集注》里面评论说,「此雍诗之辞,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就是形容天子在主祭、诸侯在助祭那个情形。三家在祭祀的时候也唱这个诗歌,他们没有天子在主祭、诸侯在助祭,唱这个诗歌,又没有这种事情,那为什麽要唱这首诗?这不是显得自己是无知妄作,自取违礼之罪吗?所以孔子引这首诗来笑话他们,讥讽他们狂妄到极处,无知到极处。
 
蕅益大师《点睛注》也引李卓吾先生,「三家要笑」,笑是耻笑他们。不仅孔子耻笑他们,你看记录在《论语》里面,为后人所耻笑。做出这种事情来,贻笑万年,何苦来?所以第一章和第二章,都是在评说三家的这种违礼行为。一个是痛骂,痛骂「季氏八佾舞于庭」;第二个是讥笑,孔子喜怒笑骂都是在匡扶正气,都是圣人施教的方法。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