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时间:2022-09-27 09:31   编辑:自律   点击: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我们来看「为政第二篇」,请看第二章。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是孔老夫子为我们概括出《诗经》的纲领。『诗三百』,是讲《诗经》有三百篇。实际上它是有三百一十一篇,其中有六篇只有篇目,而没有诗词,所以实际上有三百零五篇。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上古时代留下来的诗,到孔子手上有三千多篇,后来经过孔子的删订,就变成三百零五篇。这里讲的「诗三百」是取整数。『一言以蔽之』,一言就是一句话,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三百零五篇的《诗经》,这句话就是『思无邪』。朱子解释这个蔽是当盖字讲,涵盖的盖,也就是概括。思无邪这句诗文是出自于《诗经.鲁颂.駉篇》,「鲁颂駉篇之辞」。孔子用这句诗来概括全部的《诗经》。思无邪是什麽意思?我们来看刘宝楠《论语正义》里头的解释,刘宝楠是清代的大儒,《论语正义》考据非常的广泛,他是引《说文解字》,「思,容也。言心有所念,能容之也」,这叫思。换句话说,心里头能容纳的东西,能容纳的就是念头,这个念头就叫思。顾宪成是明代的大儒,他有说到,「诗者,思也。发虑在心,而形之于言」。我们写诗,诗是什麽?就是思想的思。我们心有所念,念头从心里生出来,叫发虑在心,虑就是念头;而形之于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就叫诗。所以诗是我们心里头的思想、念头表现出来的文字,这叫思,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李炳南老先生引程树德的《论语集释》里面所说的,说思无邪这个思字是语气助词,没有意思的。又引郑浩讲到的,考据《诗经.国风.邶国北风篇》里面有一句叫「其虚其邪」。汉代的人所说的虚和邪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说思无邪,思是没有意思的,语气助词,就是讲无邪,无邪就是无虚的意思,无虚就是真。所以按照这样的解释,说《诗经》里头三百篇,它的本义都是真情流露之作,这种讲法也很好。所以一种讲思是思想,思想里头没有邪恶,这叫思无邪;第二种讲法,就是说诗三百是无邪、无虚,全是真情流露。

 

 

 

朱子在《集注》里面说到,「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这是把义理给我们发明出来。凡诗之言,就是《诗经》里的话,有描述善的、有描述恶的,讲善的是为了感发我们的善心,勉励我们行善;讲到恶是惩创我们放逸的心志,就是让我们提起善念,改过迁善。所以《诗经》里面的这些言语,都是用于帮助我们回归情性之正。凡人都有情性,恶人情性用得不正,善人用得正。《诗经》也是有感情的,可是它全都用得正,引导我们向正的、善的方向走,所以叫思无邪。这是对常人而言,常人没有办法不思,他非得有思想,心里非得有念头,他也一定是有情性,我们所说的七情,《诗经》是导人以正;到了圣人的境界,情性都没有了,所谓的转情识为智慧。圣人的心里头已经离念了,离念决定是正,这个正是绝对的正;有情性、有思想的正是相对的正,所以有正也有邪。在这种凡人的境界上,圣人教导我们,这也是因材施教,先教我们改邪归正,先教我们断恶行善,这是第一步;进而再提升,就是破迷开悟,破迷开悟就是离情、离念,也就是放下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这才能入圣流。我们知道,《诗经》是教导我们先改邪归正。

 

 

 

朱子又引程子的话,「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思无邪就是诚意。在初级阶段来讲,诚意就是心里没有邪念,具体而言,我们说实实在在,就是心里头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有自私自利,这就是邪;大公无私,这是正,公正。所以把自私自利放下,你的诚意才得以现前,这是初级阶段;再提升,进入高级阶段,是把念头都放下。清朝的大儒曾国藩先生给「诚」字下了定义,叫「一念不生是谓诚」,一念不生就是无思无虑,才是真正的诚,真正的正。

 

 

 

朱子又引宋朝的大儒范祖禹先生的话,「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范祖禹先生的这段引申也非常好。他说,学者,学儒的人、学习圣贤之道的人,必务知要,必定要懂得要领。学习要懂得抓住纲领,这样学才不费劲,这样进步才快。知要则能守约,你能够抓住纲领、懂得纲领,你就能守住最简约的这些教诲。其实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理,二、三句话就已经足够说清楚了。你看《大学》里面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句话就概括了大学之道,非常简约,没有囉嗦。你能守住简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你才能够了解、掌控广博的内容,这是懂得学习。

 

 

 

孔子为我们提取出纲领,他把《诗经》三百零五篇概括出来,就是「思无邪」这三个字。这三个字也是出自于《诗经》里头,一句涵盖了全体,这是真正知要。我们修学要懂得守约,怎麽守约?落实思无邪。我们的思想一定要正,正了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瞭《诗经》的意思。因为刚才讲《诗经》是真情流露之作,真情从哪出来的?自性流露出来的。必须我们自己思想里放下邪念,才能够体会得自性所流露出来的真情之作。只要你能够放下邪念,也就是放下自私自利,你这《诗经》也就全通了,你就足以尽博矣。这三百零五篇的《诗经》,你不用念,你全懂了。

 

 

 

范氏在这里依据孔子的这个意思,又给「礼」做了一个归纳。孔子讲「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一个诗、一个礼,是孔子教人的学问。《诗经》,孔子给我们归纳出来是思无邪;礼,礼也很多,这里讲「经礼三百」,做为经的礼仪有三百,做为具体的礼仪,就是曲礼,有三千,三千威仪,这也是非常广博的,能不能也一言以蔽之?可以,「曰,毋不敬」。毋不敬出自于《礼记》,《礼记》第一篇「曲礼」,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毋不敬就是没有不恭敬的,一切恭敬。所以礼的精神,纲领就在一个敬字,「礼者,敬而已矣」。这也是提纲挈领,给我们归纳出最简约的纲领。你能守住这个敬字,你的礼全通。这个敬,有敬自己、也有敬他人,有敬人、也有敬事、也有敬物,无不敬。所以诗,一言以蔽之是思无邪;礼,一言以蔽之,毋不敬,这都是圣贤的心法,我们果然能落实,这一生也决定成圣成贤。蕅益大师注解里头给我们说到,「此指示一经宗要,令人随文入观,即闻即思即修也。若知诗之宗要,则知千经万论,亦同此宗要矣」。这思无邪三字,是为我们指示整个《诗经》的宗要,宗是宗旨,要是要领。这简单的一句是令我们能随文入观,文是文字,随着这三个字「思无邪」入观,入观是什麽意思?改变我们原有观念,真正在心里头落实思无邪。一听到思无邪,立刻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断恶修善,有自私自利就是恶,大公无私则是善;进而再提升,要知道凡所有念皆是邪念,正念是无念,是一念,叫一心,把妄想、分别、执着这些念头放下,就入一心,就入无念,真正就是思无邪了。所以即闻即思即修,闻思修这叫三慧,三智慧,这个智慧是一而三,三而一,它不是有次序的,它是一即三,三即一,同时的。闻慧,是一听就能明瞭;明瞭是思,思慧;一明瞭,立刻就变成自己的存心、变成自己的观念,入圣流了,这叫修慧。同时的,所以叫即闻即思即修,这个即是同时,没有次第,这叫随文入观。不是说先闻,听到了,听到之后去思考这句话是什麽意思,思考好像明白了,然后去落实,这个是凡人的意识过程。圣人的闻思修不是这个过程,它是同时的。如果说听了之后再思考,是落到意识心里头,意识心里头还是思、还是念,有念头,有念头还是邪念,怎麽能叫思慧?那个思叫做胡思乱想,以为自己想懂了,然后去修,叫盲修瞎练。所以这个称为菩萨三慧,一定是随文入观才能得到,入观是什麽?离念了,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把思放下,思都没有,当然是无邪了,全体皆正。

 

 

 

我们如果真正知道《诗经》的宗要,宗旨和纲领、要领,其实「思无邪」又何尝不是千经万论的宗要?圣人千言万语,归纳起来不都是在讲「思无邪」三个字吗?你这叫做圆解,都通达了。但是真正的圆解是你闻思修都落实了,你说你明白了,明白了你没去做,你还是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还是有妄想分别执着,你没修,没修你也没闻、也没思。换句话说,你闻,还没有明瞭,等于未闻;你思,你没懂,等于没思;你修,你没干,就是没修。所以圣人的学问注重在落实,真正变成自己的心行。

 

 

 

江谦先生有一个《补注》,就给我们诠释蕅益大师的这段话,而且加以解读、开解。他说「思,妄心也。无邪,真心也」,这个说得很好。思无邪这个思是思想,是念头,有念头就叫妄心;真心离念,真心里面没有念头,无邪就代表真心。「诗三百篇,皆妄心所成」,《诗经》三百零五篇都是妄心所成,写这些诗的人肯定是有念头,刚才我们讲的,是我们的心念发出来之后形成言语,这叫诗。所以妄心所成,妄心是念头,有念皆妄,真心无念。「妄依真有,真妄不二」,妄念起来了,从哪起来的,它的来处是哪?来处还是真心,真心是不动本体,能现一切物,妄念也是从这个真心里现出来的,所以妄依真有,没有真也就没有妄,所以有妄里头决定有真,真妄和合,真妄不二,分不开的。妄念就现出境界,没有念头就不会现境界。真心里头没有念头,所以真心没有境界,叫大光明藏,叫常寂光。念头微动,立刻有境界现前,境界还是依真而起。「解此义者,全妄成真」,你真明白这个意思,你就知道全部的妄就是真,因为妄没有离开真。

 

 

 

这个道理很难懂,我们打个比方,譬如人在作梦,晚上睡觉大家都有作梦的经验,试问一问,你晚上做的梦,有梦境现前,梦境怎麽来?是别人给你造出来的吗?上帝给你创造的吗?不是,是你念头生的,你因为有念头才会作梦,这个念头念念在相续,所以你才有这个梦境在相续;忽然把你拍醒,你念头断了,这梦境就消失了。所以有念头,晚上睡觉还是有念头,控制不住,现出这个梦境。梦境是由我们的心现出来的,这个境界是妄境,这我们都懂,作梦哪是真的?都是妄、虚妄的,所以叫做梦境。这个虚妄的梦境,它的本体是你的心,你有心才有梦境,所以你才知道,原来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你说「心在哪,你拿给我看看?念头在哪?找不到!」整个梦境不就是你的念头吗?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能说全梦即心,梦是妄,全妄即真,这不就好懂了?现前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万物,都是妄念所现的境界,这是妄境,虚妄的,只是我们念头在念念相续不止,所以这个宇宙的境界在相续不止。一念生出一个境界,念念在相续,这些念头都相似,所以境界好像是在相续;实际上都是相似的相续,不是真的相续,只是它相续得太快,刹那刹那在相续,我们觉察不出来。弥勒菩萨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我们的念头生灭得多快?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麽多的念头。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百千就是三百二十万亿,就一弹指。一秒钟你弹四下都可以,你再乘上四,也就是说一秒钟能够有一千二百八十万亿个念头。这麽快速的念头,我们怎麽能觉察到它的生灭?而每个念头都现境界,所以念念相续,这境界也能相续。

 

 

 

念头依真心而起,所以境界没有离开真心。因此底下说,「黄花翠竹,皆是真如。故曰,思无邪也」。黄花翠竹皆是真如,这是禅宗里的话。黄花、翠竹都是境界,全都是真如,真如就是我们的自性、真心,都是真心所现。黄花、翠竹这些境界是虚妄的,为什麽是虚妄的?因为是念念相续而生成的境界,没有念头就没这个境界,它依念头而起,所以它是虚妄;正如梦境一样,梦境也是依念头而起,没有念头也就没有梦境。懂得这个道理,就在妄境当中,我们就能证真了,无需要妄境以外别求什麽真如,当下明瞭,当下觉悟。你知道全妄即真,从妄中见真,这就是《圆觉经》里讲到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幻是指幻境,境界是幻的、虚幻的,你知道它是虚幻的,你就离开它,离开什麽?离开念头,离开念头就离开幻境,就是放下你的念头。妄想、分别、执着一放下,离幻即觉,你就觉悟了,你就证得真如自性,你就叫成大圣人,成佛了。所以成佛无非是返妄归真,从妄境当中回归真如自性而已,这就是大学之道讲的「明明德」。这一章我们就讲到此地,下面看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朱子对这章的解释说,这个道(音导,念的是第三声,不念到)是引导的意思,「谓先之也」,就是你要去引导;「政,谓法制禁令也」,用什麽来引导大众?你用法制禁令,就是法律、规章、制度去引导大众,这叫『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齐,所以一之也」,一就是统一,用刑法去制裁那些不遵守法制禁令的人,使所有的人,老百姓全部都要遵从政治、法令、规章,这叫齐之以刑。这会出现什麽样的效果?朱子说,「道之而不从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无耻,谓苟免刑罚,而无所羞愧,盖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假如用政治法律去领导人民,为政者制定很多施政条文让老百姓去遵行,如果老百姓不遵行就加以刑罚,去处罚,逼着他们要遵行,这样得到的效果就是『民免而无耻』,人民百姓免而无耻,免叫苟免,苟免于刑罚。也就是说,他被迫服从政令,勉强去遵行,但心里是不服的,他没有羞愧之心,虽然他不敢去作恶,是因为他怕法律制裁,可是他为恶之心没有忘记。也就是说他没有羞耻心,不会以恶为耻,等到刑罚稍一松弛,他们就会犯法,这叫民免而无耻,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们讲到的用法治,强调法治的结果就会是这样。

 

 

 

所以不能光用法治,应该什麽?要用礼治,用礼治为主,辅之以法治,这才有好的效果。《管子.牧民篇》里面说,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治国,这四个方面很重要,礼、义、廉、耻。礼义廉耻需要怎样成立?要教育,用伦理、道德、因果来教育国民,国民就懂得道德。懂得道德,他耻于作恶,不用刑法去威逼他,他自己就不会作恶;如果国民无耻,不以作恶为羞耻,就像杀盗淫妄,不仅不以为耻,甚至会引以为豪。比方说杀,杀生害物,甚至杀人,都不感觉到羞耻;淫,好像现在有钱了,不娶个二房、三房,都好像觉得不好意思,这是什麽?根本是无耻,人如果都没有耻心,亡国之日不远矣。礼义廉耻这国之四维都崩塌了,那还得了,用法律也制裁不过来,再完善的法律都会被人钻空子。所以孔子这里教我们,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德就是道德,用道德去引导人民,如果人民不能够遵从道德,就要用礼去整饬之。礼就像规矩,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用礼来统一大家的行为,所得到的效果是人民『有耻且格』,有耻就是耻心。老百姓懂得作恶是羞耻的,不去作恶,怎麽会去犯法?其实法律就是道德规范一种强硬的维护措施,法律是保护道德的,不可能说有不道德的法律,这个法律一定是不好的。法律一定是保护道德,以道德为目标,假如人都懂得道德,都能守住礼,自然就不犯法。有耻且格,这个格有几种说法,都很好。第一种是郑康成的注解中说,「格,来也」,格是来的意思,来什麽?民心来归这个意思。人民百姓都懂得作恶是羞耻、犯罪是羞耻,所以都不去作恶,都不去犯罪,都能够诚心来归顺政府,拥护国家,这是格的意思。第二个意思是朱子讲的,至的意思,「格,至也」。他讲到,「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有所观感而兴起矣,而其浅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礼以一之,则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这是讲到为政者,就是国家的领导人,躬行以率之,他自己能够努力落实道德,遵循礼仪,这是躬行。率之就是为人民做好表率,人民自然就有所观感,他就看到你的所行,知道你这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礼仪,他就有感悟,他就兴起效法的心,他也来遵循道德仁义,遵循礼。当然在遵循礼当中,讲道德当中,肯定有浅深厚薄,也就是程度有差,有的比较好、有的比较差,但是同一个方向,都是要遵循道德、礼义。总是有先进的、后进的,怎麽办?总要有一个行为标准,于是就制定礼,以礼一之,把不一的、有差异的这些行为,我们统统做一个最低的规范标准,这就是礼,礼是道德的规范,人人必定要遵守。

 

 

 

儒家讲的道、德、仁、义、礼,最高的是道,有道者必定有德;其次是德,有德者未必有道,但是有德就难得了;德不讲了就得讲仁,仁者爱人,想到自己要想到别人。讲道、讲德是没有自己,心里只存别人,大公无私,这是道德;仁里头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他还有个自己,他有二人,所以有我也有人,这就比道德境界差一等了,这是仁。仁要是都不讲了,讲义,义是宜也,就是应该做的,这个应该也是以道德仁做为标准,应该做的就做,不应该做的就不做,这叫义;连义都达不到的话,要用礼了,礼是一个最低的道德标准,符合礼的就要遵守,不符合礼的就不能去做,这是礼;等到礼治都没有,只好讲法治了,大家都不讲礼,社会不就乱了吗?所以不得不制定一套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不遵守法律的就要制裁,就要去坐牢,甚至枪毙,这就是法治,就是民免而无耻。所以孔子教导我们,特别是为政者,最低限度要有礼;法是不得已,礼都被破坏了,只好用法了。所以你看,社会安定的层次有高低不同,最高的是以道治国,其次是以德治国,再其次是以仁治国,以义治国,以礼治国,再最后,不行才以法治国。所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人民百姓就有耻心,耻于不善,以不善为耻,他就不去行不善了,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他才能够去断恶修善。这是用「至」来讲这个格。

 

 

 

第三种说法,这是三国时代何晏《论语集解》里头讲的,「格,正也」,当正字讲。《书经》里说「格其非心」,这个格就是正的意思,把非心正过来,非就是恶的、邪的,现在正过来。人民有羞耻心,就能归于正,这叫民耻且格。三种说法都很好。

 

 

 

朱熹朱夫子最后小结中说到,「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这是劝告为政的领导。政者,这政治、法治、制度都是为政的工具,治国的工具;刑者,就是刑法、法律,是辅助政治的这些方法,包括我们讲的国家机器,辅助国家政治。德和礼是出治之本,它是能够帮助我们真正得到安定和谐的根本,这是讲德和礼;而德和礼之间,德又是礼的本,刚才讲到的道德仁义礼,最根本是道,大道无形,表现出相就是德,德是礼的根本。政、刑、德、礼,要相辅相成,都不可以偏废,不能够偏于一边。讲政和刑,只能使人民百姓远离罪恶,他怕犯法,怕制裁,所以他能远罪而已,就是到此为止,它没有办法使人民去行善,充其量只能是离恶而已;德礼之效,德和礼的效果,不仅可以帮人断恶,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还能够往善的方向去发展,愈来愈善良,而且潜移默化,自己都不知道在进步。所以治国的人不可以只是抓住枝末,什麽是枝末?政和刑是枝末。应当深探其本,要去探摸到根本,根本是德和礼。因此,国家领导人现在提倡以德治国,这是抓住根本。怎样才能真正以德治国?必须要恢复传统文化的教育,胡锦涛主席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我们要回归到这里来。

 

 

 

我们简单的把蕅益大师的意思再带一下。他说,「五霸虽驾言于德礼,总只政刑;帝王虽亦似用政刑,无非德礼」。五霸是指春秋五霸,虽然他们都在扬言讲自己遵循德礼,但都是用政和刑来治国;帝王是指文王、武王,这是圣王,他们虽然也好像用政和刑,但实际上都是在辅助德礼,还是以德和礼来治国。「盖德礼,从格物诚意中来,孟子所谓集义所生。政刑,徒贤智安排出来,孟子所谓义袭而取也」。这个德和礼是从格物、致知、诚意,修身当中得到的,也就是我们自性中性德的流露,需要怎样?不断的集合正义的行为才能成圣,孟子说的「集义所生」。孟子讲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不是义袭而取的;义袭而取,袭就是偶然做一点,偶然做一点正义的行为就侥倖取得,不是真正的浩然之气。政和刑是贤智,就是贤能的人、智慧的人安排出来的,这政治条文是他们定出来的,刑法也是他们定出来的,这是什麽?只能够帮助、辅助德礼,它不是集义所生,是义袭而取得的,侥倖而得到,也就是说,人民只是遵守政刑,他不能得到真正的德礼。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讲到此地,有说得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为政篇》,请看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这一段根据皇侃和邢昺两位学者的注疏,是说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孔子是圣人,圣人在我们这个凡间为我们示现学习的过程、修道的次第,让我们常人也能够学得到。假如他完全示现大圣,不用学就知道,生而知之,我们就没办法学了。所以他在这里隐圣同凡,把他圣人这面先隐盖起来,示现出一个凡夫的样子,是劝导我们要像他那样,勤学不辍。

 

 

 

我们来看这章讲到孔子自述他学习、成就过程。说『吾十有五』,十有(音又)五,就是十五岁,十五岁的时候就有志于学了。朱子的《集注》里头讲,「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这是解释十五有志于学。在古代,八岁上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它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和大学。小学以学进退应对、礼仪规范,学规矩为主;大学就要穷理,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十五岁就是要入大学的阶段。十五岁孔子有志于学,这个志叫心之所之,所之就是趣向,心趣向哪,这是讲志,志向。心趣向圣贤之道,这就是志于学,这个学就是《大学》的学,是大学之道。在《大学》里面讲到,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讲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大学之道。孔子十五岁就有这样的志向,希望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真正成为圣人,帮助社会、帮助大众一同明明德、止至善,使天下大同、世界和谐。既然立这样的志向,念念都在此,绝没有退心,绝没有厌足,这个不厌就是不满足。

 

 

 

李炳南老居士,我们尊称他雪公,因为他的号是雪卢,雪卢老人,我们称他雪公。雪公的《讲要》里头讲,这个志于学就是一心趣向圣贤之学,就是专心求学的意思。孔子从小就好学,《史记.孔子世家》里头讲,「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这个俎(音祖)豆是祭祀所用的器皿,俎就是祭祀时候放肉的几桉,小桌子;豆是盛干肉类食物的器皿,用于祭祀;陈是摆设,摆设这些祭祀的礼器;设礼容就是学习这些祭祀的礼仪,学祭礼。就是他在童年的时候,他就很好学,他不会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去疯玩,他玩也是在学习这些礼仪。

 

 

 

到了十五岁,这是成童的年龄,童年到了最终的阶段,他的心志已经很坚定、很明朗了,所以这时候他真正立定志向要求学,而且念念在兹,没有退堕。我们看到孔子这样做,要想想自己,要学圣学贤,第一个就是立志。问问自己,志立了没有?如果志没立,学也不可能有成就。孔子之所以这一生能成就圣人,就是因为他早年就立志了,这个志向是真的,不是敷衍耳目,也不是装出来给人看的,而内心里真正生起这个志向,所以学习就很认真、很努力、很刻苦,学了多久?学了十五年,『三十而立』。

 

 

 

到三十岁就立了,立是什麽意思?雪公引皇侃注疏讲到,「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所学经业,经是经典,业就是圣贤人的事业,也就是道德学问,到三十岁已经成立了。这个立也就是讲学有根柢,有力了,有根、有力就不为外力所动摇。就好像大树,在十五岁有志于学的时候,刚刚是小树苗,这个时候还没立起来,等他长到三十岁了,根深,枝干也粗硬了,禁得起外面风雨的考验,这三十而立。我们简单的讲,他学成了,可以出山,毕业了。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就入不惑之年。不惑,西汉的大儒孔安国注解说,就是不疑惑。孔安国是孔子的后裔,应该是第十世。不惑就是不迷惑,没有什麽可疑惑,就是样样都明瞭了。雪公在《讲要》里头引用了程树德《论语集释》里面的一段话,程树德先生是近代的大儒,他这个《论语集释》非常的广博。他这里讲到,「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他问得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个立的前提条件是不惑,你不疑惑了你才能真正立;如果你心里还疑惑,肯定会受外力动摇,怎麽能立?所以,为什麽这里讲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在不惑之先,而不在之后,这是什麽原因?这个回答非常好,「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这出自于《论语》。孔子说可以立,什麽叫立?「立,守经也」。立,就是他已经找到了标准,标准是什麽?经,经是圣人的教诲,这是我们立身处世的行为标准,我们要守住这个标准,这叫立。不管在什麽情况下,都不违背这个标准,这才守得住,这才能立得起来,这叫立。「不惑,达权也」,达权就是遇事能够行权,善巧方便。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就比立要高,立是什麽?雪公解释说,可则可,不可则不可。这很讲原则的,可以做的就可以做,不可以做的就不能做,有个硬性的标准;但是达权是「无可,无不可」,他没有执着,没有一个成见,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行权方便,就比立的境界要高,所以夫子讲可与立,未可与权。你跟一个人相处,这个人能够讲究原则,很好,但是,未必你跟他相处的时候他能够做到行权方便,不知权变之道,这就不能称为不惑。所以夫子讲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在不惑之前。这个行权方便,前提是他要能立,如果没有立他就在行权方便,根基不稳他就学随缘,这就不是随缘不变了,他是随缘随着变,他没有根基。这就是古德讲的,「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他行权方便变成下流、变成祸害了,为什麽?因为他没立。所以立是前提,是基础。

 

 

 

到了五十岁,『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根据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他引汉朝董仲舒的话,「天令之谓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五十岁就知道天的命令,什麽叫天的命令?刘宝楠在《正义》里头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知道天命的人,知道自己是天所委派下来,不是无缘无故在这凡间出生的,虚生是不知道自己干什麽。夫子到五十岁,他知道自己来这世间到底是要做什麽事业。我们现在都明瞭,夫子来这世间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真正做到了。所以后人称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就好像我们人类的一盏明灯一样,照亮了我们漫漫长夜,让我们懂得是非邪正的标准,懂得学圣学贤。刘宝楠先生讲,「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大意是讲,孔子出生在周朝末年,周朝衰落,圣贤已经很久没有出世了。周朝初年的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圣贤,到了末年没有圣贤出世了,孔子在这时候出世,所以他是有使命的。到了他五十岁的时候,他得到《易经》,学《易经》知道天命,他自己非常谦虚,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没有大的过失,这是谦虚,实际上他完全懂得自己来这世间做什麽。天为什麽要生孔子、为什麽要赋予孔子这样的使命,孔子知道,孔子也能真正不辜负天之所生、天之所命,所以他讲五十知天命,他讲的不为过。天命,立之于己,受之于天,这讲得很好。首先我们自己要懂得立命,你才能受天命,这个不是宿命论。我们看到这里,觉得孔子有天命,我们没有天命,那是错的。为什麽孔子能受天命?因为他自己能立命,他真正有志于圣贤,有志于将圣贤的教育传播到天下人,他以此为使命,就是自己立命;然后天命就降临到他身上,所以天哪有意思?它不会有一个意思说我选择一个人,赋予他天命,没有。上天真可以说是无私,没有念头、没有思想,我们真正立志,感格上天。所以圣人不敢推辞天命,也就是说他勇于担当。

 

 

 

我们试问一下自己,我们知天命否?我们的恩师净老告诉我们,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就想到,「我来这个世间干什麽来的?」他就有这个想法,就在思索人生。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这一生短短几十年要做什麽?古人讲,替天行道,我们要将圣贤之道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如果真正发起这样的心,有这种志向,恭喜你,你也跟孔子一样,你也立志了,你也必定有一天,你知天命。孔子跟我们讲他自己的境界在不断提升,实际上是在鼓励我们,要我们自己直下承当;不能说是孔子的事情,跟自己无关,那就枉费了夫子的苦心。

 

 

 

雪公讲,「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孔子学《易经》,所以他知道天命,我们今天听到这个天命,天命就是宋朝张载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天命,我们现在听到了,闻天命了,但是还没有知天命。为什麽说没知?因为没真干。真知就真干,一定是知行合一的,没有行就还是没有知。怎麽办?就要老老实实向圣贤学习,首先信赖圣贤的教诲,信赖圣贤,然后慢慢的我们也觉悟,总有一天我们也达到知天命。真正知天命的人,真的叫做替天行道。

 

 

 

孔子到六十岁,『六十耳顺』。郑康成的注解说,「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什麽叫耳顺?耳朵是听言语的,听到人讲话,就从他的言语当中了知他说话的意思,乃至内心深处他的想法,都能明瞭。皇侃的注疏也是同样的说法,「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但闻其言,就是一听到别人的话语,马上就能解瞭里面细微的意思,你真的叫知言了,知言就能知人。所以所闻不逆于耳,这个耳朵真正叫聪,聪明了,一接触到言语就能明瞭。所以,耳这个器官叫耳根,是能闻,能闻跟所闻不相逆反,这叫耳顺,就是耳根顺了。这个「顺」意思很深,不是说你只是顺着那个声音,所闻的是声音;他顺什麽?是顺自己的自性。如果是追寻着所闻的声音,就跑到外面去了,这就不叫顺,这叫逆,为什麽?逆着自己的自性,自性不在外面。顺自性,这才叫耳顺,所以要反闻闻自性,这叫耳顺。底下我们会引佛经,《大佛顶首愣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经文来诠释,大家就更加明瞭什麽叫耳顺,耳顺就是耳根圆通。

 

 

 

朱子解释说,「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这里讲的耳顺是用耳根来代表,其实人有六根,就是六种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都是能感知,这里光举耳根为例子,其他五根也就可以推论而知了。讲到耳根,耳对声,耳是听声的,声入耳,心就通了,这是耳的功能通达,能通顺自己跟他人的心理,一听到就通,无所违逆,这就是功能没有障碍,全通了。听到别人讲话,立即知道他的心理,这是知之之至,就是我们感知的能力到了极点。到了这样的境界,不思而得,思是念头,不用起心动念就能够一接触就明瞭,这叫不思而得,这是耳根能闻的功能没有障碍。耳根如是,六根都如是,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一接触就能明瞭,夫子到六十岁就有这样的境界了。

 

 

 

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不踰矩』,从当随字讲,也就是随心所欲,这个矩当法度讲,也就是随心所欲,不管做什麽事都不踰越法度,不违犯规矩。朱子讲,「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随心所欲,不管做什麽都没有踰越法度,这叫安。这个安就是《大学》里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夫子到七十岁达到这个境界了。但后面还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没有说下去了,证明他上面还有境界,可惜夫子只到七十三岁就逝世了,假如还有八十、九十岁,他后面境界全通达。但是能够做到「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这是什麽?自然合法度,不起心不动念,都不离乎道,这叫任运自然;不勉而中,就是没有丝毫的勉强,没有丝毫的造作,不起心、不动念,自然中道,中庸他真正得到了。这个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叫中,也就是没有起心、没有动念。

 

 

 

朱子引程子的解释做一个小结,「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其实孔子是圣人,他实际上是生而知之,虽然他自己谦虚,说自己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但是他实际上也是示现,示现什麽?由学而至,他要学,所以有这样的次第,先是志于学,立志,然后立定根基,然后到不惑,然后知天命,然后耳顺,最后是从心所欲不踰矩,示现这个过程是勉励我们后进的学人,让我们知道一个求学成就的过程。程子讲「立,能自立于斯道也」,这是立定在圣贤之道上;「不惑,则无所疑矣」,他没有任何疑惑,不仅对自己所志向的圣贤之道没有疑惑,乃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状况,他都能够知道如何去处理,就是行权方便,这是不惑;「知天命,穷理尽性也」,他能够通达天理,能够尽一切事物之性;「耳顺,所闻皆通也」,他不仅是知,他现在是通了,通达无碍,宇宙万物一切理全通达;到了七十岁是「从心所欲,不踰矩,则不勉而中矣」,那是完全自然,没有丝毫起心动念造作,而都能够行中道,都不踰矩。朱子又引胡氏,这是南宋初年的学者,叫胡寅,字明仲,「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这也是给我们做一个小结,说圣人的教化方法很多,但都是使我们能不失本心。要知道,人本来就是圣人,我们的本心跟圣人本心相同,「人之初,性本善」,性本觉。证得这个本心,就是圣人。但是现在是凡人,本心也没有失掉,只是我们没有觉悟到。所以学就是觉的过程,目标就是证得本心,欲证得本心,必须先立志。圣人是过来人,他给我们指出的道路,我们立志要走下去,这叫学圣,循序渐进,不断的学,就是不断的觉,也就是一点一点将本心恢复。本心宛然安在,它本来就存在,上面有很多灰尘,就像一个明珠现在很多灰尘包裹着,我们非得把灰尘全部都洗干净,本心这个明珠才真正放大光明。所以我们学的过程就是去除这些灰尘,这些灰尘代表烦恼习气。一点一点的去除,一直到最后,一点瑕疵、一点灰尘都不存在了,本心全体现前,就能做到万理明尽,通达一切道理,这叫穷理。真正是叫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圣人,在日用之间,完全是本心自性性德起用,所以能做到随心所欲都符合规矩,规矩就是性德的作用。

 

 

 

「又曰」,就是胡氏又讲到,「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二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孔夫子为我们讲出他这一生的成就过程,一方面是指示给我们后学要优游涵泳。优游是从容消化圣人的教诲,这得慢慢来,不能急;涵泳是深入的去领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我们有耐心,不可躐等而进。躐等是越级,你想跳级、冒进,这不可以,这是好高骛远,所以要脚踏实地,一步步的前进。第二方面也是指示我们学者应当日就月将,这是讲日日要努力、月月要进步,日新又新,天天要去干,天天进步,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有恒心。

 

 

 

雪公引程树德先生《论语集释》当中讲到,这也是程树德先生引用明儒,明朝的大儒顾宪成的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这个话讲得好。这一章是孔夫子自述,也是他整个求学的年谱,一生在学圣人的过程,成圣的阶梯,是千古作圣妙诀,凡是要做圣人的,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需要经历的过程。难得夫子把这个经验供养给我们,这省了我们很多的探索,我们再走这条路,我们也就知道目标、知道方向,也知道每种境界到底是怎麽回事,心里就踏实。这个作圣的阶梯,夫子是示现他七十岁走过来的,实在讲,这大概是一个平均的过程,有的人要快一些,有的人要慢一些。夫子是隐圣作凡,给我们示现一个平常人经过的过程,他能做到,我们也一定做到;如果我们很努力的去做,我们甚至会快过他,超过他。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注解说,「只一学字到底。学者,觉也」。夫子十五岁有志于学,圣贤之道就是一个学字。所以我们讲,整个圣贤之道归纳起来,用一个字来讲就是学。学是什麽意思?不断的觉悟。我们的本心本来是觉悟的,这叫本觉,但是现在不觉了,不觉是因为有障碍,什麽是障碍?有妄想、分别、执着,这是障碍。打个比方讲,好像一个人身上穿着无价的宝衣,都是金银珠宝所装饰的衣服,外面套着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衣服,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穿的是宝衣。这个宝衣就是本觉,现在不知道是什麽?他不觉。虽然不觉,它没有障碍本觉,本觉本有。他自己不知道,他就以为自己是个穷汉,一个乞丐,到处要饭,不知道身上全是宝。什麽时候你发起一念觉的心,要恢复本来的面目,这是觉悟,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学。

 

 

 

蕅益大师讲,「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夫子十五有志于学,他念念不移,背尘合觉。这个尘,就好像尘土,把本心这个珍珠给覆盖了;好像身上穿的邋遢衣服,把宝衣给覆盖住了。现在背尘合觉,就是把你那件衣服脱掉,恢复你本来有的宝衣,这是背尘合觉,这是始觉合本觉。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这是有志,孔子十五岁就开始。觉什麽?「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三十而立,他就做到不被迷情所动,他不动摇。什麽是迷情?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都是迷情。他不起这些烦恼,他就立了,外不受诱惑,内不动迷情。「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再进一步,他就能破微细的疑网,这个疑心像网一样把人笼住,现在他能破掉,一切法都不疑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再进一步,真妄关头他突破了,他能够返妄归真,真的是见得本心了,这是知天命。

 

 

 

「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六根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的身体里头有如来藏,如来藏是什麽?我们的真如自性,自性遍一切处,当然在我们六根当中,也就是六根都通达,通达什麽?通达自性,这是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踰矩,此是得心自在」,这个六识,是六根里头的妄想分别执着。譬如说眼,见到外面的境界,就是色,眼见色就起了眼识,起了分别执着,落了一个印象,这些妄想分别执着本来没有,这是妄。对,是妄,但是妄有真。孔子到七十岁他就明瞭了,妄里头原来有真,真妄不二,全妄即真,所以这个时候他从心所欲不踰矩,在妄境当中他不离真,他得到心自在。

 

 

 

心自在再往上还有一层,叫法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孔子没达到法自在,要得到法自在,要到八十、九十才可能得到,但是很可惜孔子没有这个寿命。什麽叫法自在?完全到了无心,一切妄想都断掉了,不起心不动念,真正能够像观世音菩萨那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应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现什麽身而为说法,至于现什麽身,完全是在众生,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是完全自在了,法自在。孔子还没证得这个境界,所以他在《论语》中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讲他不敢自称为圣人,也不敢称自己是仁人。这个话,「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孔子不敢自称为圣和仁,不是自谦而已,这是他真实语,他明瞭这个境界他还没到达。真正圣与仁是得法自在,如果我们只把它做谦词解释,这就冤枉了大圣一生苦心。大圣一生给我们示现的是修学的次第,他让我们不能够只以他为最高的境界,他希望我们超越,这是他的苦心。

 

 

 

蕅益大师讲,「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这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他第一个层次是返闻闻自性,一开始是入流亡所的境界,什麽叫入流亡所?入法性流。怎麽入?返闻就入。耳根不攀外面的声,而返过来去闻自性,这是入流。亡所就是忘了所闻的声音,就像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忘了舌根所尝的味道,他忘了。耳根如果忘了声音,就是忘所,把这个所忘掉,经过把声音忘了之后,动的相没有了,产生静的相;静的相现前,又要把静相放下,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才到「闻所闻尽」。闻就是能闻,能闻、所闻都尽,都没有了,这才称为耳顺,也叫耳门圆照三昧,这个境界是觉了,这个觉,佛门里面称为阿罗汉,《华严经》里面称为七信位菩萨。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在《愣严经》里讲,把能闻、所闻都尽了,就是觉了,能觉、所觉又是一个能所,也空了,这才得心自在。底下还有,「空所空灭」,能空和所空,你觉空了,就有一对能空、所空,空的境界现前了,把空也灭了,这才证得法空,证得法空,这就是如来境界;但是,能灭、所灭又是一个结,把能灭、所灭又灭了,叫「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时候才圆满证得自性。所以蕅益大师这里判定,夫子的境界已经是很高了,但是我们绝不能够以为这是最终,还有再上的境界,《愣严经》里面就讲得很清楚。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不能细说了。谢谢大家的收听。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文章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