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学而篇第一」,第五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章是讲治国之道。孔子告诉我们治理大国,这个『千乘之国』,「乘」是兵车,一个诸侯国有一千辆兵车这是属于大国,这是讲治大国的方法。这个方法主要有五个关键点。第一是『敬事』,「事」就是国事,「敬」就是恭敬、谨慎的意思,处理国事要恭敬、要谨慎,这是敬事。前面说的「道千乘之国」这个道,不念道,是念第三声导,是治理的意思。治理一个大国,第一重要的就是恭敬谨慎。其实治家和治国都是要恭敬,有恭敬和谨慎才不会有过失,才不会犯大错误。
第二个是『信』,信是诚信。治国者,这是讲到国家的领导人,除了对国事要恭敬、谨慎以外,对人民要诚信,使老百姓对领导人、对政府有信心。你看这真的是治国的根本,假如民众对政府没有信心,那这个国家就危在旦夕。孔子曾经说过,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就是粮食充足;足兵就是国防,国家机器要强大,防御能力强;民信之矣就是人民百姓要对国家政府有信心。这三个比起来,信比兵和食更重要。孔子说,国家可以没有国防机器,没有兵,没有问题;可以没有食,老百姓可能吃都吃不上,还可能维持得下去;但是如果没有了对国家、对政府的信心,那这个国家也就要灭亡。民无信则不立,所以信是立国之根本。民众何以对政府有信心?必须政府领导人他要敬事,他才不会有过失,才能够使老百姓有信心。因此这是要反求诸己,自己能够修身、敬事,自然别人就对我们有信心。
第三讲『节用』,节用就是节约,对财物的节约。一个国家政府,它的收入来自于百姓的税收,财物是来自于民间,假如政府领导人花费太大,这就会给人民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你看清朝为什麽会亡国?这跟慈禧太后有直接关係。慈禧太后把建北洋舰队的军费挪来用,做为建圆明园的费用,为了自己的享受,浪费奢侈,给人民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而且又使国防的力量削弱,所以才遭到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大学》里面讲,「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这是讲治国之道。生之者众是生产得多;食之者寡是消费得少;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就是生产出来的东西,我们效率很高、快速,但是花费用度方面缓慢,这样财富就能够保持充足,这是生财的一个要诀。所以节用很重要,一国如是,其实一个企业不也如是吗!
底下说『爱人』,这是第四个。爱人就是爱民,在上位的人知民之疾苦,爱护老百姓,将老百姓看作自己的儿女一样的爱护关怀。所以做官的,古时候称父母官。父母官是什麽意思?做民之父母,人民百姓需要什麽、爱好什麽,你能够满足他们,对老百姓不利的,你帮助去除掉。《大学》里讲到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就是民之父母。所以做领导要有爱心,爱民如子。
最后第五个是『使民以时』。使民就是使人民去工作。士农工商,其中农工商都是在生产和流通货物的。在古时候是农耕社会为主,农业佔主导地位,一年四季的季节就非常重要,要按照时节领导人民去从事生产,不能够不按照季节,那是违天时而作,是很难丰收的。我们现在来讲就是在看着这个季节,还有经济的周期,看时运、时节因缘做适当的调控。经济的调控,能使事半而功倍。这五条,一个是敬事,一个是信,一个是节用,一个是爱人,还有使民以时,这是治国之大道。其中敬事而信就是讲到的信,节用就能够足食,爱人、使民以时就能足兵。所以孔子说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详细来说就是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治国之道,它是治国的根本。
在《朱子集注》里面,他引程子的话说:「此言至浅,然当时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国矣。圣人言虽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程子是朱子的私淑老师。二程,程颐、程颢,朱夫子把他们俩都称为程子。程子说,这一章孔子的话看起来好像很浅近,治国之道,讲了这五桩事情,并不是很深,不难懂。但是如果当时,这是讲到孔子的那个时代,周朝末年,八百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果然能够做到这五桩事情,当然国家就大治了。所以圣人讲的话听起来虽然很浅近,可是这里面贯通,上下贯通,下可以治家,上可以治国、治天下。现在我们讲到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领导人果然能做到这五桩事情,这不难达到。所以,果然能够把这五桩事情做到极处、做到究竟圆满,那不就是尧舜之治吗?尧王、舜王当时治理天下,真是无为而治,世界和谐。
下面朱子也引用了当时宋朝一位学者杨时的解释,原文我就不念了,杨时也是二程的弟子,可以说是朱夫子的老师。杨时说,如果在上位的人不能敬事,那在下位的人就会生怠慢。这是自然而然,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在上位的人没有诚信,下位的人就会生疑心。他怀疑什麽?我这个领导到底可不可靠?会不会出现危机?他要为自己做打算,他自然就很难忠诚。在下位的人,又怠慢,又有疑虑,那就不能办事了。所以敬事而信,先要上位的领导自己先做到。这上位的领导,不一定是国家领导人而已,凡是一个团体,公司、企业、机关、学校等等,领导人都要先做到敬事而信,这才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团体单位。《易经》上说,「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这是讲节用,节用本身也是爱人。你想想领导要是不能节俭,奢侈浪费,这伤财也伤民。一个政府如果致力于很多不必要的工程,不是真正为人民来服务的,只是要好看的样子,用个好点的说法是形象工程。譬如说一个地方的政府,为了扩充自己的门面,要有一个所谓的好形象,花了很多税收的钱建政府大楼。政府的公务员,工作的环境要求得非常高,跟当地的经济水平不相应,这就会伤民。所以节用这种出发心就是爱民的心。使民以时也是爱民,如果使民不以时,逆着天时来运作,或者现在我们讲的经济周期,一个政府领导如果他不懂得经济周期性的规律,该收紧银根的时候没有收紧,该放松银根刺激生产的时候又没有做到,那就往往会禁锢经济发展。所以领导人需要懂,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过去农耕时代需要有农业知识,现在工商时代也要懂得相关的知识,否则即使是有爱人之心,但是他因为不懂,人民百姓也得不到他的恩惠。
这五桩事情当中,最主要的还是第一桩敬事,以敬为主。因为人能够敬事,他自然就能够谨慎,他就会有诚信,他就能够节用,就会懂得使民以时。如果怠慢心一生,懈怠、放逸,恭敬心没有了,后头都没有了。当然,这五者它不是独立的,它是相辅相成。朱夫子讲的,这五者是「反复相因,各有次第」。反复相因就是互为因果。譬如说敬事是因,信是果,节用是果,爱人是果,使民以时也是果。讲究诚信是因,他必定也会敬事、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又譬如说,爱人是因,他必定也会敬事而信、节用、使民以时。我们学者要细细的去揣摩,最关键的是内化成自己的人格。虽然现在未必做领导,但这是做人应有的德行,用你的德行来影响他人,你怎麽知道没有机会去影响国家的领导人?古人讲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本。孔老夫子也是一介常人(平常人),一介凡夫,他并没有出身高贵,不是贵族,更不是王室,平民。可是他就是通过自己的修身,他也能影响家、国、天下,乃至后世。我们继续看《论语》下面一章,第六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章大概我们都是非常非常的熟悉,它就是我们常念的《弟子规》的总纲领。一部《弟子规》就是以《论语》这一句话来贯穿下来,是清朝李毓秀学者,根据孔子的这一句话编写出来的,教导童蒙,教导弟子,如何修身立德,成就学业道业。这里说的弟子,一般人只觉得这是对童蒙讲的、小孩讲的,其实不然。小孩固然从小就要学习,《弟子规》是清朝以来的童蒙教材,家家户户都要念。现在我们看到《弟子规》已经普及到全社会,很多家庭都用《弟子规》来做为孩子的教材。可是要知道,弟子在这里是广义的,不只是对童蒙。孔子说的弟子是圣贤弟子,具体而言孔门弟子。孔老夫子他讲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像出来,是要求那些弟子们,你们要来这里学习,你们首先要做到这个标准,你要做不到这个标准,你就不能是弟子了。所以这是学圣学贤的根基,我们不可以忽略。
《弟子规》根据这里讲到的七科,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科,来进行演绎,写出一百一十三桩事,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写得非常全面。要学习四书,四书是大学的课程,入学的标准在哪?在《弟子规》。《弟子规》我们要都做到了,四书才能够入得进去,四书是教我们成就圣贤之道。所以《弟子规》是四书的具体落实,是行门。这里讲到的七桩事,详细的解说我们可以去学习《弟子规》。《弟子规》过去蔡礼旭老师有详细的讲解,我也曾经讲过两个版本,都可以拿来参考。这里简单的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桩事情是『入则孝』。这是讲在家里,入是指在家里,必须孝养父母。孝养父母里头,包括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能够为父母做饭、洗衣服,在物质生活上供养自己的父母,这是养父母之身,必须要尽心竭力。养父母之心是让父母生欢喜,让父母心安。养身和养心比起来,养心更为重要。《孝经》里讲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对父母要恭敬,使父母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孝养。另外养父母之志,父母的希望,父母的志向,对儿女的期许,我们都要努力的去实现,这是尽孝。到最后自己要成圣成贤,真的是光耀门楣,这是大孝。
『出则弟』,弟是对兄长而言。广义的来说,对一切的长辈、年长者都要恭敬,对年幼者都要友爱。这个出,有的说是出外,出外求学或者做事,要行悌道。悌是什麽?敬顺,敬重尊长,顺从长辈,这也是孝心的延伸。入则孝,出则弟,还有一个说法,这个入是讲内心,内心里有孝道,能够孝敬父母,表现在外面就是敬顺,出就是表现在外。所以孝悌是一桩事情。以孝悌的心行对一切人,就是爱人,这就是夫子讲的仁;对一切事,就是这前面一章说到的敬事;对一切物,就是爱物,都是从孝敬心里产生的。孟子所说,亲亲而后仁民,仁民而后爱物,都是一个孝心延伸。成圣成贤不外乎是将孝悌做到了极处,所以孟子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这正说明把孝悌做到圆满就是成圣人。
第三桩事『谨』,是行为谨慎。《弟子规.谨》这章篇幅很长。表面上看,都是从小事教导我们。譬如说「缓揭帘,勿有声」,又譬如说「宽转弯,勿触棱」,又譬如说「执虚器,如执盈」,这些都是生活小事。但是要知道,小事当中可以培养大德。小孩就要从小事里头养成谨慎的这种态度、习惯,然后他临大事自然就能谨慎。三国时代诸葛亮,后人称「诸葛一生唯恭谨」。诸葛亮有这样的成就,辅佐刘备立蜀国而三分天下,他的成功之处就是恭谨,没有失误的地方。这种德行都是从小事中培养,所以我们怎麽能忽略小事!『信』是讲言而有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一定要诚信,怎麽能够有欺诈、有妄语?这是做人之关键。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说话如果没有信用了,那他什麽都做不成功,他在这个社会也不能立足。特别是现代社会,讲求信用,你购物用信用卡,你看都要有信用;你买房子要按揭,也是要信用;乃至跟一切人相处,都要讲求信用,别人相信你,才愿意帮助你,你才有成功的事业。这是讲到信。
第五方面是『汎爱众』,汎是广泛,众是众人。这是讲到博爱众人,跟一切人交往都要有爱心,这个爱心先从孝顺父母那里培养得来的。所以前面《论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孝悌心才能够对人有仁爱心。所以这里夫子要求我们,不能只是把爱心侷限在自己家里对父母而已,要扩展开来对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物要平等博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爱一切人。「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爱自己的儿女晚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爱一切人。
第六是讲『亲仁』,这是选择师友,要选择仁者、亲近仁者,对自己的道业学问长进有很大的帮助。这是讲到自己求学,所以要选择。前面讲「汎爱众」,这是没有选择的,对一切人我们都要敬爱、都要关怀、都要帮助。但是自己的求学一定要师从仁者,这要选择,不能够随便。夫子讲「无友不如己者」。不如自己的,或者说跟自己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不要选择向他学习或者是跟他做朋友,但是也要爱他。不如自己的,还是爱他,只是不跟他学习。
朱夫子在《集注》里面引用程子的话说,「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这是讲到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夫子他的意思,文是指诗书六艺,这属于文。像夫子四科讲到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文这里讲的是最后一个文学。所以他讲,有余力的时候,才把这个余力用在学文上。行有余力这个行是指前面六个,孝、悌、谨、信、汎爱众、而亲仁,你能力行前面的六条,做得很好了,还有余力,这时候可以学文。那主次就很明显了,贵在力行。如果不力行,先学文,这就不是实学。《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增长的是浮华,成不了人!
朱子又引尹彦明先生,这是程颐的弟子,也是属于朱夫子的老师这一辈,他的话讲:「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这里是把行和文给我们分开来定义。德行是本(根本),像一棵树,它是根本,文,它是讲文艺,是枝末,我们要知道本末、知道先后,如果不知道本末就不知道先后。《大学》讲的「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后顺序搞错了,那就不能成功。先后是什麽?先要重在德行上,抓住德行,立好这个根本,然后再学文,这才能入德,才能够真正成就圣道。
如果行没有余力而学文,这就是人会长浮华。有余力但是不学文也不行,这会什麽?他没有一个好的导引。《弟子规》上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那是以为自己意思正确,其实是错误的。《论语》里面夫子讲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只是在力行,没有学文,这就是质胜文。质是本质,本质不错,但是他外表缺乏修养,没有文学的涵养,没有礼仪的这种训练,看起来就野了。野是像乡下人一样,野人,山野之人。如果文胜质,这是学文学得好,文学修养好,出口成章,礼仪也非常的周备,但是他质不好,为什麽?没有德行,力行不够,则史。史是什麽意思?古时候史官是文书这一类的人,他们常常是在文学词句上下很多功夫,但是诚意不足。他用这个来比喻有浮华之风。君子要文质彬彬,又要讲究文,又要讲究质,文和质相辅相成。
朱夫子又说,「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朱子讲的就更加深一层,学文其实跟力行同样重要,如果只是力行而不学文,这里的学文是要学习圣贤的教诲,如果但力行不学文,只是自己一味的去用功,但是没有去考究圣贤人的教诲(成法),就是没有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不懂得事理,那他所行的都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私意,自己一厢情愿,他自己自以为是,这就不仅是野的问题了。夫子讲的「质胜文则野」,他这里就不仅是野的问题,比野来讲,他就更加偏离圣道,任己见,昧理真。所以学文同等重要,学文是帮助力行的。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师解释这句话说:「养蒙莫若学问。学问,不过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孝弟谨信,乃至学文,皆格物致知之功也。」蕅益大师在这里讲到说,这七科都是属于学习圣贤必不可少的方面,虽然是对弟子而言,叫养蒙,养童蒙,童蒙养正,教小孩的,但是对任何人都适用。养蒙莫若学问,就是教育人重要的是学问。真正的学问是什麽?孟子讲的,不过是求放心而已。这个放心是放出去的心。本来人人分上都有真心,真心不动。为什麽会有放出去的心?放出去的心叫妄心,妄心是动的,这动里面带着妄想分别执着,执着里面甚至还有自私、烦恼、过恶,这些真心自性当中本来没有,现在突然产生了,你把它收回来,你就是把这些本来没有的妄想烦恼放下,那就是求放心的意思,就是回归自己真心本性,这是真正的学问。
所以求放心,下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大学》里面讲到的三纲八目,这个格物致知是根本的。什麽叫格物?简单的讲,物是物欲,格是格斗,跟物欲格斗就是降伏自己的欲望,降伏自己的烦恼,然后才能致知。致知是让自己良知发现出来。这里孔子告诉我们,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都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格物致知就落实在这一章里头,七科。所以一部《弟子规》讲的什麽?就是讲格物致知。人能格物致知,而后才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之道。
蕅益大师又说:「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这是讲得很清楚了,其实行和文它不能分开,是一切时一切处文行合一。文是什麽文?圣贤的教诲。行是什麽行?圣贤的行持。合一就是自己力行圣贤教诲,并不是朱熹、程子所说的先行后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实际上不能片面的去理解,不是先力行再学文,是什麽?同时进行,边力行边学文,知行要合一。为什麽?因为文是道统所寄,圣贤教诲载录在这个文上,那孝悌忠信这些德行不就是文的实处吗?
所以夫子在《论语》里面有句话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他说文王虽然不在了,难道就没有文了吗?有!夫子他的志向是什麽?传承圣人的道统,正所谓斯文在兹。文在哪?就在自己身上,自己担当起来,落实圣贤的教诲,文就在你身上。所以这个文不是简单的从表面上来看诗书六艺这个文,而是真正圣贤的道统。因此这一章实际上是教我们文行合一。行是指前面六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后面学文,文行不可分开。真正把文都落实到行上,你就成为圣贤了。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这一章就先讲到此地。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论语.学而篇》。请看第七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一章是跟我们讲伦常的道理。伦常这个伦就是五伦的关係,常是不变的意思。五伦的关係,所谓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个关係每个人自出生以来就面对的。古时候如此,现在如此,未来还是如此。中国人如此,外国人还是如此。它并不以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称为常。这一章是子夏所说的话,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夫子说,子夏、子游是孔门四科里面文学最好的。他这里讲『贤贤,易色』,这是讲到夫妇这一伦。夫妇是人伦之始,有夫妇才有父子,然后才有兄弟、君臣、朋友。夫妇这一伦讲究的是贤贤,易色。「贤贤」第一个贤字是动词,是贵重的意思,以什麽为贵?第二个贤字就是贤德的意思,就是以贤德为贵,重贤德。「易色」,这个易是当轻字讲,轻重的轻,色是美色。贤贤,易色,是讲夫妇,就是嫁娶、选择配偶重德不重色,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正人伦之始。
讲完夫妇以后就讲父子之间的关係。『事父母,能竭其力』,这是讲儿女对父母的尽孝,孝顺父母尽心尽力。『事君』,这是讲到君臣之间的关係,事奉领导。君,狭义来讲,一国之君,国家领导人,总统、主席,这是国家领导人,广义上讲,一切团体的领导。『事君能致其身』,致就是当委字讲,委身,也就是把自己的身都捐献出来,能够先公而后私,能够忘我工作。忠心耿耿、尽心竭力去服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这叫事君;为自己的团体,为自己的领导尽忠,这是致其身的意思。这是讲到君臣这一伦。
第四个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是朋友这一伦。跟朋友交往,必须要讲求信用。「凡出言,信为先」,言语、办事都能做到无欺,这叫有信。五伦这里讲到四个方面,第五个是兄弟(长幼之间)当然也含在其中。子夏这里说,能够把人伦尽到,也就是敦伦尽分,尽到自己本分义务,处理好人际关係。人与人之间的关係不外乎这五伦,你都能处理好,『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即使是说你没有学问,我也不相信,我说你一定是有学问。为什麽?朱熹朱夫子讲得好,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人必定是在这个五伦关係当中的人,他不能离开群体。所以这个学问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係,它没有伦外的学问。所以这是讲到五伦是为学之本,能够敦伦尽分这就是学问。
这里子夏谈到夫妇、父子、君臣、朋友这四个关係,能够真诚、切实的去力行,去处理这个关係,使关係和谐,尽到自己的义务,这就是尽其诚。我们求学所求的不外乎如此。能够做到把这伦常关係都处理好的,两种人,一种是生而知之的,天生资质非常高,这是我们讲的天才,不用人教他就能够善于处理人伦的关係,使人人都生欢喜心,另外一种人是真正通过认真的学习、力行而达到。孔夫子自己说,「吾非生而知之」,那必定是学而知之,所以这不就是学吗?所以这个学问不在乎你有没有文凭,不在于你是不是拿到博士学位,真实的学问是看你能不能处理好伦常关係,能不能够尽到自己的义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叫「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能够做一个好榜样,引导社会走向和谐,这是真实的圣贤学问。
朱夫子引游酢的话来讲,游酢是宋代的学者,游氏说:「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学名,而其言如此,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故学而一篇,大抵皆在于务本。」游氏说的三代之学,三代是指夏商周,这个时期所提倡圣人的学问就是什麽?明人伦而已。圣人的学问不外乎就是讲明人伦关係,让我们敦伦尽分而已。能够处理好夫妇、父子、君臣、朋友的关係,做到这四者,人伦就厚了,你的德行就厚了。所以学之为道,何以加此,这就是学。「学而篇」的学,内容就是伦常,伦常之学。伦常之上,没有其他的学问。子夏他以文学成名,夫子讚叹的是讚叹他的文学,那他讲出这个话,他是要教导我们尽人伦,我们就知道文学的实质是什麽了。古人所谓的学,真的就是伦常之学而已,这叫做务本。「学而篇」这一整篇所说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教我们务本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你看这里教我们学之本就是伦常,为仁之本就是孝悌,治国之本就是敬信,圣贤学问之根本就是忠信而已。前面这些章里头所说的,都是教我们务本的。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他在注解里说到,「贤贤」,这就是什麽?以贤德为重,不仅是说仰慕贤德,更重要的是步步趋向贤德,念念成就自己的贤德,要把自己置身于圣贤之列,这是学之根本。所以你学什麽?学圣贤。所以贤贤就不光是指夫妇之道,他是更广义来讲,教我们整个学圣学贤的根本,仰慕圣贤,你仰慕圣贤自然就有贤德的人跟你作伴,事亲、事君、交友乃至夫妇这一伦,都是躬行实践圣贤之道,这叫实学。
「易色」也可以引申,在江谦的《补注》里头,江谦是民国时代的教育家,他是补充注解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他讲到易色,这色不仅是美色的意思,广义上讲,像佛法里讲的色是一切物质,《心经》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是指一切物质,物质世界一切相。易色就是把色看轻了,看到最轻的时候是没有了,无色,色空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易色易到究竟,入人我不二、自他一体的境界,与宇宙合而为一,哪里还有彼此!这就是大圣。
如果有你我的分别,自他的对待,难免会有分别、会有执着。有我相,有人相,这就生我执。我执就有私,有私就会产生种种的贪求、瞋恚、嫉妒的烦恼,「贤贤,易色」就变成妒贤嫉能。别人有一技之长,自己就会妒嫉,人家的德行超过我,自己心里就放不下,这就是不能贤贤了。所以要怎麽学?要修随喜的心,别人有的才华、有的德行,就好像自己有一样,这才能慢慢入放下人我这样的分别。所以易色是讲到最后的果报,你修成正果了。怎麽修?贤贤是因,最后放下人我之色相,这是果,修因证果。我们继续来看《论语》下面一章,第八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里讲到『君子不重则不威』,重就是庄重的意思,威是威仪,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换句话说,什麽是威仪?庄重就是威仪,轻佻就没有威仪。『学则不固』,学就是前面所说的学而时习这个学,学习圣贤之道,而且要时时落实圣贤的教诲,这叫学而时习。学则不固,固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孔安国注解里讲的,孔安国是汉代的学者,他讲固当蔽字讲,蔽就是蔽塞,蔽塞不通,人能够求学就不会蔽塞。这是讲学则不固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这个「学则不固」是连着前面,「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连着讲的,是讲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仪,即使是学也不坚固。后一种说法就是朱夫子的解释。因此庄重也是对学很重要的。
怎麽样庄重?『主忠信』就庄重。如果没有忠信,当然就没有庄重。所以学以忠信为主,那你自然能庄重,你的学业也能坚固。有坚实的基础,你这个人就会有威仪,他有实学。主忠信,在郑康成的注解里面讲,主是当亲字讲,亲近,亲近忠信之人,就是以忠信之人为师。『无友不如己者』,在忠信这方面比不上自己的,你不要以他为师,不要跟他们交朋友,就是不要向他们学习。这样讲法也很好,两种说法不矛盾。你自己能够忠信,自然你就愿意亲近忠信之人,自然你就不会跟那些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所以忠信是孔老夫子之大道,一以贯之,贯穿了整个圣学之道。人如果不忠信,他做什麽事情都不能实实在在,就很容易作恶,很难以为善。因此学以什麽为主?以忠信为主。忠信前面我们已经有所解释,朱夫子讲的「尽己之谓忠」,做事尽心竭力,这是忠。信是什麽?凡出言都有诚信,信实。
程子有一段解释说,「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这是讲人之道在哪里?在忠信而已。这里的人是真正有圣贤品格的人,如果没有忠信,严格意义上来讲就不是人了,与禽兽没两样。所以人之道就在于忠信,忠信是诚。《中庸》讲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所以这个忠信就是诚,「不诚则无物」。「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如果没有忠信,那还有什麽物可谈?全都是虚的了。「无友不如己者」,这个无就是禁止的意思,不要,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去学习。为什麽?因为古人讲的,「友所以辅仁」,你交友是辅助你成就仁德的。如果不如自己的,就是在德行上、忠信这上面不如自己,那你跟他学习没有益处,反而有损。所以学习必须要有师友,以忠信之人为师、为友,那些不讲求忠信的,我们不能跟他为友,志不同、道不合。
底下讲『过则勿惮改』。过是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失没什麽奇怪的,只要没有成为大圣、至圣,肯定有过失。有过失,勿惮改,惮是畏难之意,就是害怕,不要害怕改过,这是勇敢的人。夫子讲的「知耻近乎勇」,知耻是知道自己的过失,有过失是可耻的,我们就要把它改了,这就是勇,勇敢。改还要迅速的改,不能犹豫。了凡先生讲的,他在《了凡四训》中说,「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小的过失就好像一根刺扎在肉上,也是很痛,马上把它挑出来,那得要快速;大的过失像毒蛇咬到手指,要一刀把这个指头给斩断,不能让这个毒攻到心里,那就死定了。所以这是比喻改过之勇勐坚决,不可畏难,不可苟安。
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就是因循二字耽搁了一生。因循什麽?就是放纵自己的过失,不肯改过,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过。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他的祕诀成功的关键就是改过而已。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最大的善就是改过,最欢喜的事情就是闻过,知道自己过。当自己不知道自己过失的时候,有师友来帮助我们,告诉我们过失。告诉我们了,不要怕改。如果怕改,不肯改,甚至要掩藏,那就是《弟子规》上讲的,「倘揜饰,增一辜」。有过失,还要掩饰,又增了一条过失,那过失愈来愈多。能够把它改掉,过失就没有了,你就向圣贤迈进一步。
程子说过,「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程子讲的学问之道是什麽?没有别的,就是知道自己有不善,有缺点、有过失,这是觉悟!觉悟之后要改过,改过是修行,速改以从善,速就是迅速的改掉自己过失,而从其善,断恶修善,这就是学问之道。成圣成贤不就是这样吗?把恶都改掉了,剩下都是善,那就回归本善,自性就现前了。在《论语》里面就有一段话讲到,孔老夫子也曾经有过失。曾经有一个人叫陈司败,向夫子问到说,鲁昭公懂不懂礼?鲁国的国君鲁昭公。孔子说,懂礼。其实是说错了。结果孔子出去以后,这个问话的人陈司败便向孔子的弟子巫马期作揖,然后就说到:「我听说君子无所偏袒,难道孔子还有偏袒吗?」鲁君(鲁国国君)曾经娶过吴国的女子做夫人。吴跟鲁是同姓的国家,诸侯国里面吴国和鲁国都姓姬,因为他们都是周公的后代,姓姬。周公姬旦,姓姬。《周礼》里头,同姓是不能通婚的,所以鲁君娶吴国同姓的女子做夫人,这是不符合礼的。但是孔子说鲁昭公知道礼,那孔子错了。所以陈司败讲,鲁君若是知道礼,那谁不知道礼?换句话说,孔子讲错了,鲁君不知道礼。后来巫马期(孔子的弟子)就把这个话转告给孔子。孔子什麽反应?一般人可能会编出一百个理由来解释,鲁君是知道礼的,在辩论。但是孔子马上承认错误,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丘是孔子自称,称自己的名字,说我真是幸运,幸运什麽?我一旦有过失了,人家就知道,人家就来提醒。
你看这是闻过则喜,听到过失,他欢喜。为什麽?如果不是别人指出我的过失,我可能就没有办法改过了。现在别人指出我的过失,非常感恩,非常庆幸,欢喜改过,这就是圣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你想想,善莫大焉,这是最大的善!有什麽善能比这个善更大?所以能够过则勿惮改,他不怕改过,天天欢喜改过,那就是天天向圣人的境界迈步。所以这整段话教导我们学问之道、君子之道。我们来做个小结,我们以游酢(这是宋代的学者)的话来做小结。他说:「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质,而学以成之。」不重则不威,威有威仪,要庄重,这是一个君子这种由内而发的一个本质,用学来成就。学之道是以忠信为主。交友,不跟不如己的人交友,而应该与胜过自己的人交友,友以辅仁,帮助自己提升德行。跟仁者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不能够怕改过,怕改过,那就没有办法入德了,你没有办法成就了。所以,以这段话「过则勿惮改」来做为小结、总结,最后一句概括了整个君子求学之道。
蕅益大师为这段话做注解的时候,他下点睛之笔,他的注解叫《论语点睛》,画龙点睛。在朱夫子解释的基础上,在前贤解释的基础上,他又进行昇华,他讲:「期心于大圣大贤,名为自重。戒慎恐惧,名为威。始觉之功,有进无退,名为学固。」这是为我们解释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的意思,点清楚这个根源。君子如何能重,就是庄重?期心于大圣大贤,期心是立志,立志做圣贤,有这样的立志,这叫自重。为什麽?人本来就可以做圣贤的。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本来可以做圣贤,大圣大贤。我们如果没有立志做大圣大贤,忍心把我们原本可以成圣贤的这个机会放弃掉,把跟圣贤相同的本善本性给埋没掉,这就是不自爱、不自重。所以立志做圣做贤,这叫做自重,自然他就庄重,人首先要自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如何有威仪?戒慎恐惧,这叫有威仪。如果我们能知道,起心动念都会有果报,我们就有戒慎恐惧。
我们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报导。这是几年前在美国新奥尔良,这个地方有一个白人中青年的男子,有一次到酒吧里面去饮酒。结果有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来跟他搭讪,这个男子起心动念了,就跟这两个女子乐呵起来,喝酒。后来没想到这个酒里面放了药,所以他就不省人事了。等他最后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在一家酒店的房间里头,躺在浴室的浴缸里面,全身盖着冰块。他觉得虚弱无力,幸亏旁边有手机,他打电话去求救。医护车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发现他两个肾脏已经被切除掉。原来这是遭到美国黑社会犯罪集团的暗算,她们是专门盗取健康人的肾脏。一个肾脏在黑市里面可以卖到十万美金以上,这个男子就成为牺牲品了。你看最初的时候起了淫心,见色而起淫心,不是报在妻女,是报在自身上了。一个念头都会有如此惨烈的果报,就会让我们掉入陷阱,怎能不戒慎恐惧!能戒慎恐惧,自然就有威仪,见到了女色,保持庄重,保持距离,保持礼度,不会上当。你看有戒慎恐惧,念头一起,马上要把它压住,不让这个念念相续。不正的念头是因,后头的果报是惨烈的,你知道有因果,怎麽敢动那些邪念?所以你能够格物,格什麽?把那个欲望的念头格掉,你的良知就现前,你的意就诚,你的心就正,你的身也就修了,你就是有威仪。修身就是有威仪。
「学则不固」,这是接着上面「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如果一个人没有立志做大圣大贤,就不自重,他不能戒慎恐惧、不能慎独,他就没有威仪,那他的学(学业)也不会有坚固,没有根基,不是实学。所以「始觉之功,有进无退,名为学固」。始觉是念头刚起的时候,立即觉察,这叫始觉。不正的念头立即放下,这是始觉合本觉。本觉是自己本有的仁义礼智,这都是本觉,这是性德。但是要靠修德才显性德,所以始觉之功很重要。念念觉,念念都不迷,只有进步,没有退步,你的学才坚固。
蕅益大师下面讲,「倘自待稍轻,便不能念念兢业惕厉,而暂觉还迷矣。此直以不重,为根本病也」。倘若自己对自己轻忽、放逸了,不能够念念觉悟,不能够克制自己烦恼习气,这个烦恼习气是属于我们的业力,没有战兢惕厉、戒慎恐惧的心态,那可能一对事、境界一现前的时候,第一念觉察到好像不妥当,但是放纵了,因循放松自己,这又变成迷了。第一念虽然觉,第二念跟着迷。第一念觉那是什麽?自己良知,本有的良知现前,但是却被物欲给蒙蔽住,不能格物,这个良知就不能保持,所以又迷了。这段话蕅益大师给我们解释得很深刻,从念头上去修行,直接指出君子病根在于哪里?不重,不庄重。这庄重里面就含有立志,人能立志就耻于做出禽兽之行,他就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情欲,放下烦恼,他就能够在私居独处当中慎独,戒慎恐惧。他戒慎恐惧,不是说很害怕,怕鬼怕神,不是。当然他知道头上三尺有神明,曾子讲到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里面讲的,人即使一个人在的时候,就好像十个眼睛盯着你,十只手指指着你,那怎麽能放逸?是真的吗?真的,有鬼神在旁,怎麽能够欺瞒天地鬼神?孔子说,「吾谁欺,欺天乎?」你在欺骗谁,你难道欺骗天吗?不要自欺欺人。这都属于自重的内容。你真能自重了,你的毛病、烦恼、习气就能够压伏住。所以蕅益大师揭示的病根在于不自重。所以重就有威仪,学业就能坚固。
底下讲「主忠信」,这个忠是什麽意思?朱子解释忠是「尽己之谓忠」。蕅益大师解释更深刻,「直心正念真如」,这叫忠。你看心上一个中字,心不离中道,这叫忠。所以直心正念真如,直心是至诚心,至诚心里头生起的是正念,念什麽?念真如,真如是自性,自性就是中道第一义谛。偏离了中道,那就失去正念,那就不是直心,是曲心,委曲的心。你想想,直接从心性上回归,回归到自性本觉,那当然做任何事都能做到至诚恭敬,那就是忠。所以直接要从心上去回归自性,事事都能做到尽忠。信是什麽?「的确知得自己可为圣贤」,这叫信,信自己能做圣贤。前面讲到,你立志做圣贤,这叫自重。你信自己可以做圣贤,这是自信。孟子讲到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你看这个话讲得铿锵有力。人是讲每一个人,尧舜是圣贤,每一个人都能成圣贤,这每一个人当然包括我在内,我可以做圣贤,要有这个信心。信「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是我们的本善,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善,现在回归本善,有什麽不可能的!为什麽不去做?这正是自重之处。自重首先你要自信,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圣贤,你怎麽会立志做圣贤?那你就不能自重了。不自重,这个学问都是虚的了。
所以,「既能自重,更须亲师取友,勇于改过。此三皆对证妙药也」。自重是根本;然后还要亲师取友,就是这里讲到的无友不如己者,要亲近的是圣贤的老师、有仁德的老师,跟忠信的人做朋友,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勇于改过。自重、亲师取友、勇于改过,这三者是妙药,对自己的烦恼习气是对症下药,你就真能成为君子、成为圣贤了。如果怕改过,这叫自轻,不自重。所以怕改过这是大忌,就好像治病似的,你看中医开药,对你的症状、病症,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但是有药忌。药忌是什麽?譬如说很多中药要你忌口,忌吃那些寒凉的,忌吃辛辣的等等,这是药忌。如果你没有注意到口忌的,可能药力就不够,那就不能够对症,不能够解决你的疾病。所以忠信是良药。跟那些好的朋友、师友学习,能够自己改过,这是注意到药忌了。如果跟不如己的人交友,怕改过,你就犯了忌讳,良药也不起作用。从这里看到,君子之道,我们看到这些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样都不可。
第八章我们就讲习到此地。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此。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章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