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

蔡礼旭:父慈子孝是超越時空的自然法则

时间:2014-10-07 21:32   编辑:admin   点击:
我在教《弟子规》时,有一位老师打电话给我,他说:「圣贤教诲有糟粕。」现在很多人求学问的障碍就在此,还未深入圣贤学问,就先批判圣贤人。如此可否学到圣贤学问?不能,因为不老实又不相信,还要加以批判。要批判别人,首先要比对方略高一筹才行。如果你批判圣贤人,就代表你的学问比圣贤人还高。现在还有「批判宗教学」,宗教学都是东西方圣贤人的教诲,凡夫怎能批判圣贤人?要知道傲不可长,人一傲慢就与圣贤学问有隔阂了。
 
可是我也不能直接说他不应该批评圣贤人的教诲,如此他也不能接受。所以,我就很有礼貌的说:「请教一下,哪一句是糟粕?」这位老师马上说:「『晨则省,昏则定』是糟粕。」我接着请教他:「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句是糟粕?」这位老师说:「早上问一次,晚上又要问一次,一天要问两次,太麻烦了。」有没有道理?现代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理。我没有当面说他错了,而是与他沟通一个观念。我说父母对孩子的思念,俗话说「岂无万里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确实还是有些孝子在外,会因为思念父母而流泪,但这也比不上父母无时无刻想念孩子的那份心。闽南话有一句谚语:「父母疼囝长流水,囝想父母树尾风。」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是无时无刻的,像细水长流,没有中断过;但孩子只是偶尔想起父母,就像轻风掠过树尾。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关怀真是无可比拟。
 
有些母亲甚至在秋冬之际,因为气温的变化极大(可能晚上初睡时与夜里的温度相差三、四度),为了避免孩子半夜踢被着凉,所以母亲的被子都盖得特别薄。为什么?好让自己睡到半夜冻醒,而去帮孩子盖好被子。我在讲这段话时,许多母亲都点头说自己就是这样,可见母亲连睡觉时都在关爱着孩子。
 
当孩子早上起来向父母问安:「爸爸、妈妈,早上好,昨晚睡得好吗?」父母一看孩子的额头发亮,表示昨晚睡眠充足,他们就很放心。而且心情会很愉快,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哪有比孩子孝顺父母更能让父母欢喜之事?若孩子下午放学回到家里,再跟父母问安,父母一看孩子精神很好,表示在学校有认真学习,没有与同学发生冲突,心里就很安慰。所以,我们只要早晚问安,就能让父母减少很多担忧。为人子女的,在经济上、生活上还没有能力帮助父母的时候,最起码要做到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担心。
 
我说完之后,这位老师就说:「蔡老师,你的中国文化学得还不错。」他没有继续批评。我马上说:「没有、没有,您过奖了。」听到称赞,我们可不能得意忘形。这位老师很厉害,夸奖我之后,马上给我一记回马枪说:「蔡老师,你自己都没有做到。」他知道我是离乡背井在海口推展中国文化,无法做到晨昏定省。而读书人也最怕别人说自己是说一套、做一套。他这么一说,我也不紧张,接着跟他说明:「假如现在我早上问一次、晚上问一次,我妈妈一定会骂我:你不知道长途电话费很贵吗?」
 
求学问要很灵活,不能学呆了。我们早晚问安的目的是要让父母安心,如果早晚问安反而让父母担心,就与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是成年人,真正能让父母安心的,绝非一天打三、五通电话,而是我们的道德学问、为人处世能让父母信得过,这才能真正不让父母操心。所以,要重本质,不能死在形式上。当然,从小懂得早晚问安是非常好的习惯,这是对父母的关怀,让父母不担心,但在做法上可以因人而异有所不同。 我是固定一个星期打一通电话回家,我妈妈在那个时间听到电话响,就能感应到是儿子打的。有时候太想妈妈了,隔三天就打回去,妈妈会有意外的惊喜,她说:「才三天你就打回来了!」
 
我们要掌握圣贤教诲的本质,才能在每个时代、每种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让父母欢喜,让亲友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包容。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甚至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而这个教育政策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均未改变,直到七十年前才逐渐被废除。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育,究竟教我们什么?能够传承四千多年而不衰,一定有它的道理存在,我们现在要来了解这个道理。
 
圣贤教诲的重点就是「道」与「德」,「道德」。什么是「道」?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是之谓道。只要是在这个大自然当中的万物,都有它遵循的正道。人也是万物之一,自然也有遵循的正道。太空中的星球,都有其正常的运转轨迹。打个比方,八大行星中的海王星,若不依着轨迹转,可能我们会听到新闻报导八大行星中有两颗行星相撞了。
 
星球有它的正道,人与人相处也有正道。中国的「道」就在人与人相处的学问当中,称之为「伦常大道」。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是五伦。当五伦都能遵循自然的法则,人与人之间就没有冲突,会和睦相处。反之,五伦关系就会发生冲突摩擦。
 
什么是「德」?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踰越大自然的法则去做人,就是「德」。当一个顺从父子关系,不踰越的尽自己为父之职、为子之分的人,就是有德行的人。所以,「父慈子孝」的「慈」就是父之德,「孝」就是孩子的德行。
 

微信公众号:fhzdgy

扫码关注反黄之盾官方微信公众号

*使用手机戒色战报

*使用手机功过格

*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最新评论
用户名: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