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

从祭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上)

时间:2017-10-07 09:51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http://www.amtb.tw/
http://tv.jxwx.org/
http://www.sxjyqqw.org/
http://www.hwadzan.com/
http://www.amtb.cn/rsd/rsd.asp
http://www.hwazan.org/web/index.php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fxsp.org/category/index33-2.html
http://www.amtb.tw/rsd/moral/moralityhall.html

尊敬的主法和尚、各位法师、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大德:大家好!
  今天是二O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由威尔士三一圣戴维大学和中华华藏净宗学会联合举办祭祖大典暨三时系念法会,这不仅在英国是第一次,在整个欧洲应该都算是第一次。前来参加的,有全球各地的华人,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大家一起共襄盛举,这真是稀有难逢的因缘,也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这次的祭祖,不但供奉中国古代三皇五帝、古圣先贤及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的牌位,而且供奉世界各国各族的祖先牌位。因为全球是一家,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对于各国各族的祖先,我们都平等的尊敬与祭祀,以感念他们对子孙后代的恩德。
前言:祭祖法会的缘起
  说起这次祭祖法会的缘起,必须回溯到去年五月,那时候,我听说英国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学习中文,很佩服英国政府与人民的高瞻远瞩。所以五月底,参加完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多元宗教和平论坛之后,六月初我就过来访问英国。希望告诉大家,中文里面真正的宝是在于汉字文言文,中国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经验和成效都完整的保存在《四库全书》里头,只要学会汉字文言文,就能尽情的汲取这些无价的智慧宝藏,为现代人所用。
  就在去年那次访问英国期间,我结识了威尔士三一圣戴维大学的休斯校长,关于如何推广汉学教育,我们畅谈了三个小时,彼此理念一致。去年八月,休斯校长与两位同仁一起到香港访问,参加了我们香港中元祭祖法会,都觉得很欢喜,所以邀请我们到大学里办一场祭祖活动,我们答应了。然后我们就考虑到,既然要到英国来办祭祖,何不多办几场?而且要办大一点的,让全欧洲各地的华人和各国的友人都能来参加。这就是这次祭祖的缘起。
  英国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近代出了好几位伟大的汉学家、哲学家,例如伯特兰‧罗素、汤恩比、李约瑟这些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与高度的评价。汤恩比博士甚至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这是高度推举和肯定中华文化儒释道的教育,必能帮助人类维系社会的和谐安定与繁荣发展。
祭祖的重大意义
  祭祖是东方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表达对祖先的追思与感恩,似乎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做法。在香港,我们每年举行三次大型的祭祖活动,分别在清明、中元、冬至这三个节日,目的是提倡孝道,缅怀老祖宗、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继承。《论语》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认真办理丧事,深切怀念先祖,社会风气就会归于淳厚。这是肯定了祭祖对社会安定和谐的正面作用。希望这次祭祖活动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人类和谐与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中国古人教导我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意思是,老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经验与智慧,听老人的话没有害处;如果不听,往往就会在眼前的事情上吃亏。谁是「老人」?老祖宗是老人,孔孟是老人,孔孟上面还有伏羲、神农等等。传说伏羲到神农是五百年,神农到黄帝也是五百年,那时候还没有文字记载。黄帝开始造文字就有记载了,有姓氏可考,黄帝到现在四千五百年,这是可以相信的。那么这五千五百年之前还有没有?当然有;如果没有,我们从哪来的?所以要向上追溯,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那就非常早了。即使从炎黄世冑开始算起,所有姓氏应该都是一家人,由于互相通婚,因此其他的族姓统统都有亲属的关系,所以真的是一家人。
  中国人心量大,开口都喜欢讲天下,我们在经典当中看到,老祖宗都是胸怀天下,他不只是要造福中国人,还要造福天下人。中国人爱家,对家族的观念很重;爱族,就是爱宗族,「宗」是同姓的,遇到同姓的人都有亲切感;另外还有同乡,所以同族、同乡,这些都是基本的团结力量。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因为接受祖宗的教诲,从小就潜移默化。现在我们更进一步强调大家都是地球人,在地球上生长的都是一家人,所以起心动念,我们要为全球一切众生的福祉着想,这个心量就更大了。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简单讲就是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展开来就是四科(四个科目),也就是五伦,四科第一是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再展开就是三教九流,尤其是儒、释、道这三教,儒家的代表是四书;佛家的代表是《华严经》,而《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道家的代表是《老子道德经》。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一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包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习」就是笃行。学了之后要不断的在生活当中落实,就会非常喜悦,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不亦悦乎」也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一生当中,求功名富贵不一定求得到,必须命里有才行,如果命里没有就求不到。但是求这个,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一定求得到的,因为这是自性里头本来就有的,人人都可以求得,人人都可以成贤、成圣、成佛,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求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落实在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学佛跟学儒的道理是相通的。为什么要学佛?你看每部佛经,最后都有「皆大欢喜,作礼而去」,学佛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大欢喜。作礼而去,去干什么?就是去落实,就能得到大欢喜,真正的法喜充满。
中国传统文化总纲——十二个德目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于伦理,伦理是讲人与人的关系,从「父子有亲」开始讲起,其科目分五类。「父子有亲」,亲爱,无条件的亲爱、真诚的亲爱,是父子。「夫妇有别」,别是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生理有不同的任务,夫主外,维持家庭经济生活;妇对内,她最主要的是相夫教子,要把儿女教成圣人、教成贤人、教成君子,是她的任务。「君臣有义」,道义,领导与被领导,讲道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条叫「五伦」,人与人的关系不外乎这五种,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具有父子、夫妇、君臣、长幼、朋友这五种关系,决定不能超越,绝无伦外之人,这五种关系是天然之道。「道」就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不是某个人制定的,这是宇宙自然运行的规律,就叫做道。
  既然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之后都不是孤立的,注定要与大众相处,那就要具足「德」,德是讲在这五伦关系当中应该怎样相处,应该如何遵循天然的轨迹。就五伦的起点「父子有亲」而言,父子关系是道,这个亲就是天然之德,是自自然然的亲爱,一切德行都是以这个亲爱为起点、为核心,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人与人相处,夫妇怎么相处,领导跟下属怎么相处,兄弟怎么相处,朋友怎么相处,这些都是属于德。如果我们能够顺着父子有亲的自然规律去相处,去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生活就会幸福美满;如果违背了这个自然规则,就一定会出麻烦,会有苦难。所以中国万古不变的教育教什么?就是教我们要明白这个道,而后顺着道而行其德。
  德的具体内容就是五常,「常」就是不可以变更的;后来五常就演变出八德,因此我们常常讲「伦常八德」。八德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又有一个讲法,孝悌忠信、仁爱和平。这两种讲法合并起来就是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是德,十二个字是德。只要是人,就都要有这个德行,我们老祖宗千万年之前,就用这几个德目教导我们。德行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超越时间、空间。我在全世界,无论在哪里讲到这个道理,都会得到人们的欢喜赞叹。为什么?因为讲到他们心里去了,这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如果有人呼唤,他们就能省悟过来。
  这就是中国古文化所讲的伦常道德,是做人的基础。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处事待人接物不能违背这十二个字,要与它们相应,性德就显现。修德就是把跟伦理道德不相应的妄想习气放下,性德就现前。可见,中国老祖宗千万年教学的总纲领、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要真的做到,你过的是天人的快乐生活;如果你能看破放下,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哪有不快乐、不自在的道理!
  【孝】
  孝是中华文化的根,像一棵大树一样,它是根。中国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是自性的第一德。孝包含着自性的万德万能,所以一个人德行的启发一定从孝下手,尽孝就是自性性德的圆满流露。一个人如果没有孝行,做再多的善事都是假的,就像花瓶里插的花,插得很多、很美,但是没有根,几天就枯死了。所以孝最为重要。
  「孝」是会意字,在中国文字上,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子」字,两个字合成一个字,这是指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的。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明白这个道理,才了解为什么要祭祀祖先,为什么要慎终追远?因为祖先跟后代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的。推广而言,孝就是佛法里所说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宇宙一切万物和我们自身是一体,整个宇宙万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正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如果我们看待一切众生,「事诸父,如事父」,遇到年龄跟父母差不多的人,都要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父母一样的恭敬孝顺;遇到年龄跟自己儿女差不多的孩子,都看作是自己的子女。到什么时候才知道真的是一体?到了明心见性,真相大白,才知道原来爱人就是爱自己。
  中国传统教育就起源于孝。譬如婴儿,他不会说话,没有人教他,他无条件爱父母、信任父母,父母也无条件的爱他。古圣先贤看到这种父子的亲爱是天下最宝贵的德行,就想到怎样才能使这种亲爱永恒保持不变,这就有了教育,这称为孝道,是一切人伦的根本,中国人的教育就是教孝。只要人对父母的爱心永恒不变,他就会爱兄弟、爱妻子、爱亲戚、爱邻里乡党、爱朋友,忠君爱国,乃至能够为众生而牺牲自己,全都是孝道教育的成就。
  【悌】
  敬是中华文化的本,本是一棵树的主干,所有枝干都从它而生。把孝落实在奉事兄长上就称之为「悌」,悌是要尊重、敬爱年龄比我大的兄长。兄弟和睦相处是悌道,延伸出来就是尊敬长辈,尊师重道,所以学生如何事奉老师也是悌,这是师道。孝道是根,师道是本,中国传统文化就建立在孝道和师道的基础上。
  在世间,人天福报,美满幸福,根在哪里?根在孝道和师道。孝道和师道是平等的,相辅相成,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翅,一个也不能少。孝是道,悌是德,合起来就是道德。孝养父母是孝,奉事师长是悌。所以圣人之道只是孝道和师道的开展而已。人人孝亲尊师,社会才会安定,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乃至能够化解种种冲突,维护世界和平。
  >>续载中……
─恭录自净空老和尚讲演集

微信公众号:fhzdgy

扫码关注反黄之盾官方微信公众号

*使用手机戒色战报

*使用手机功过格

*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最新评论
用户名: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