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
从孝悌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老祖宗的教育叫“爱的教育”。从哪里开始?从对父母的亲爱开始。老祖宗通达人性,他这个观察高度的智慧,发现小孩跟父母那种爱是天性,没有人教的。一、二岁的孩子看到爸爸、看到妈妈,好像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他不会说我要一台轿车才会快乐,他没有那些欲望,他保留了那个天性。我自己是有去留心这个方面。当时我姐姐在我们家坐月子,小孩在房间里面,我们在一起吃饭。突然就看到姐姐爬起来了,我跟妈妈看一看,“什么事?”“小孩哭了”。奇怪,小孩哭为什么就她听得到,我们俩听不到?后来这个孩子一岁多了,开始学讲话,他讲半天我一句都听不懂,他妈妈全听懂了,然后他妈妈做翻译。你说那是在听话,还是在用心直接能感受到孩子的心意?这个就是天性。我们看到很多次小孩给父母跪拜,一跪下去,父母很感动,就流眼泪,就看到那个孩子当场也在那里哭。然后下来之后,我说,“小明,你怎么哭啊?”“因为爸爸哭了”。父亲一哭、母亲一哭,他马上能感应,跟著哭。所以曾子的母亲刺一下手指,马上他的心能感觉到,那是真的,而且他从小的能力保持到那么大都没有退。我妈妈可能咬流血了我还不一定能感觉到。这个天性我们一直在退。 所以老祖宗爱的教育是什么?第一个,把父子有亲那种亲爱终身保持。大家想像一下,一个五、六十岁的人一进门,“娘,我回来了!”去抱他妈,幸不幸福?你们没什么反应,想像力不够,还是无法想像?“天下父母”栏目有访问一个导演,翟俊杰导演,他六十多岁了。他说他最大的幸福就是一打开家门还能喊一声“娘”,他娘九十多岁了,他觉得那是他人生的幸福。大陆有一个退休的司法部部长,高昌礼部长,他在山东做一级主管的时候,他出门的时候,背个公事包站在父亲面前,“爸爸,我要上班去了”。他爸爸给他整整帽子,“好,儿子,去!”他还保留那种赤子之心。一般五、六十岁当那么大的官,可能对父母都很傲慢。所以终身保持这种天性是最幸福的。再来,把这种天性再延伸开来,对兄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再延伸到所有家族的人,延伸到邻里乡党、所有的邻居,延伸到社会大众,最后不同种族、民族的大众,“凡是人,皆须爱”,凡是物,皆须爱。孟子告诉我们:“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爱自己的父母,很自然的会亲爱他人、亲爱人民。亲爱人民再延伸,就会去爱一切的生命,不会去伤害他。 有一个五岁的男孩,他看到一个宣传里面写著养老院跟孤儿院的资料。他看完以后(他对他母亲很孝顺),他有一台玩具车,他坐在上面,就在那里讲,“我要带著这些小朋友(就是孤儿院里小朋友),我带他们去找妈妈”。他跟他们没有见过面,可是他想到了他们没有父母,他就觉得很可怜,他就想到要带他们去找妈妈。结果他的表姐有一天就跟他讲,“你现在把你的压岁钱存起来,存在银行,以后会有很多钱”。他就跟他母亲讲,“那些钱可不可以去帮助那些老人跟小孩?”然后还告诉他妈妈,有空的时候带他去老人院,他说他会按摩,可以帮那些老人服务。这就是“亲亲而仁民”。所以老祖宗对於人性这些通达真的是令我们佩服。包含有一个四岁的孩子(一个女孩),她到阿姨家去,她阿姨家刚好有一只猫生了很多小猫。那猫长得很可爱,她在那里看老半天,很喜欢。她阿姨就说,“喜欢?这一只让你”。结果她摇头,她阿姨很惊讶,“你为什么不要?”“因为我把小猫抱回去,它妈妈会想它,它也会想它妈妈”。“仁民而爱物”。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904264.asp,欢迎转载,感恩! |
恭摘自 55-090-0001 |
感恩老师! |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