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

承传圣贤智慧 开启幸福宝藏

时间:2018-09-13 21:11   编辑:admin   点击:
   悟行法师、各位法师、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此次在澳洲净宗学院举办“第二届文言文先修班”的开学典礼,我们借此机会,谈一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汉字、文言文的重要性。
 
  二O一五年五月,我们听说了一则消息,英国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学习中文,因此感到很佩服。在英国的一项调查中发现,超过一千名,有十八岁以下孩子的父母认为,在非欧系语言中,他们最希望孩子学习中文,以此来开拓视野,接触多元的中华文化。因此,那次我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国际和平会议之后,就前往英国去访问。在此期间结识了英国威尔士大学的休斯校长,我们畅谈了三个小时,探讨如何推广汉学教育,培养师资人才。他完全理解我的理念,并且希望一起办汉学院。
 
  汉学的宝藏是通过汉字、文言文的载体承传给后人;中国自古以来,古圣先贤关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方法、智慧、经验与成效,都完整保存在《四库全书》之中,学会汉字、文言文就掌握了开启这些宝藏的钥匙。因此,当今时代,培养掌握汉字、文言文,能读懂《四库全书》的师资人才是当务之急,这也是英国汉学院成立的缘起。
 
  英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近代出现过多位伟大的汉学家、哲学家,例如:理雅各、罗素、汤恩比、李约瑟,他们对於中国传统文化有著高度的评价。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被誉为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对於中国的汉字、文言文的重要性,具有独到的眼光与见解。汤恩比博士曾经说过,当他四、五岁的曾孙女日后也到了如他这般八十二岁高龄时,若届时人们已经采取了一组数量精简的中国汉字,作为国际沟通书面文字,他个人对此或许一点都不觉得惊讶。汤氏表示,汉字这样的表意文字拥有一项重要的优势:语音会改变,但是人们的概念却是相对不变的。他举例说明:假使有一位西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人复活了,由於希腊语的语音、文法、字汇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他和现在的希腊人彼此都无法沟通。可是,如果有一位西元前五世纪的中国人在今日复活,且假设他就是中国的孔老夫子,并且假设复活的孔子恰巧遇见了毛主席,这两位中国人不会用言语来和对方沟通,而是把自己的话写下来进行沟通,他们所写的文字古今一致,其行文(文言文)的方式也是古今不变的,从而让孔子与毛主席实现交流。汤恩比博士这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的汉字、文言文超越时空的无穷魅力。
 
  英国哲学家罗素伯爵也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显著特徵,是世界所有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一、使用表意符号书写(即汉字),不是使用拼音文字;二、在受教育的社会阶层中,孔子的伦理学取代了宗教;三、执掌政事的并非世袭的贵族,而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为什么汉字能够延续千年而不变?其原因主要在於:一、自古至今汉语的口语变化很大,可是汉字基本形体不变,因此今人仍旧能够读懂古代的经典;二、中国方言众多,无法互通,汉字则为各方言区通用,甚至远及日本等周边国家,用於书面交流;三、汉字的这种超时代、跨地域的功能,使得中国文化得以保持稳固统一,并沿承至今。罗素伯爵认为,这都是表音文字所达不到的,是汉字优於表音文字之处。
 
  既然西方学者都如此强调汉字、文言文的重要,那么学习汉字、文言文到底难不难?其实一点都不难。我们要学习它,首先要认识它、欢喜它,然后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们通过两个例子,“玉”字与“和”字来了解一下汉字所具有的跨越时空的魅力。“玉”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就像一根绳子串著玉石,它的本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有五德”,是哪五种德行?第一、润泽而又温和,这是仁德的表现。孔老夫子具有五德,温良恭俭让,夫子一生温厚善良,这是仁德之心的表现。第二、从玉的外表就可以看到内在,表里如一,这是义的表现。义者宜也,为人处事要合情、合理、合法,心地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第三、玉的声音清脆悠扬而悦耳,传之悠远,这是智慧的体现。第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这是勇的体现。第五、玉有断口却不锋利,具有清明、廉洁的品德。因此,玉是坚韧刚毅而又温和润泽的品德的象徵。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从前的君子把德行和玉来相比:玉石温和润泽而具光彩,这是仁;玉细密而坚刚,这是智;玉有棱角而不刺人,这是义;玉垂下的样子谦卑恭敬,这是礼;玉被敲击的时候声音悠扬清亮,这是乐。因此,我们要效法玉之德,做一个温和敦厚而又刚毅坚强的谦谦君子。
 
  我们再来看“和”,“和”的本义是相应的意思,它是代表一种恰到好处、刚柔并济的常道。《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作为动词,“和”又有敦睦、调谐的意思。《广韵》说:“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不刚不柔,合乎中道就是和。《尚书・尧典》说“协和万邦”,《周易・干卦》说“保合太和”。我们到北京参观故宫,就会见到故宫有三座主要的建筑物: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是我们的自性,是真心本性;中和与保和是自性的德用。如何能达到和呢?儒家教人行中庸之道,这是中和;佛法教人用中道第一义谛。因此,古代的建筑名称都是蕴含教育的意义在其中:帝王治理国家要能做到协和万邦,就要谨守中道,以孝治国,以礼治民,以和为贵。
 
  如何能做到和呢?要从礼让、忍让、谦让开始落实。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宰相张英,他是安徽桐城人,一生以“敬慎”二字为当朝皇帝所赞叹。当时张英在朝廷担任大官,是文华殿的大学士、礼部尚书,后来又入直南书房,可谓是权倾一世。然而他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一段流传数百年的谦让佳话。有一次张英安徽老家的家人与邻居吴家,为了宅基地的问题发生争执,为了一道墙彼此不肯相让,地方官员非常的为难。后来张家的总管就写信去京城报告这件事情,希望在朝为官的主人能替张家人撑腰。没想到张英给家人的回信并没有支持家人去争地,反而是劝人要礼让,信中的诗是这样写的:“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的人看了之后心生惭愧,於是主动退让了三尺;吴家的人见到深受感动,也退让了三尺,於是张吴两家之间留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试想,位极人臣的张英,官做到了宰相,而能念念为老百姓著想,不是以宰官之尊凌驾他人,而是以谦敬之心礼让平民,这种气度和胸怀令人无比的赞叹!
 
  我们通过以上讲述汉字“玉”与“和”的意义,了解到汉字的魅力之所在。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汉字中不胜枚举。身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老祖宗汉字、文言文中的智慧承传下去。那么,学习文言文其实并不困难,用两年的时间专攻文言文就可以学会。我们在英国汉学院所做的实验,有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就可以用文言文写论文,说明一门深入专攻的学习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前李老师在台中教我们,选择一百篇古文背诵、讲解,能熟读五十篇古文,就能看懂文言文;熟读一百篇古文,就有能力写文言文。我们看到民国初年许多小学生写的作文,都是用文言文,写得真好!他们从小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很多人能够读懂《四库全书》,能写文言文的作文,这个根扎得很深。
 
  多年来,我们一直希望传承汉学能够从根扎起,特别是办一条龙的学校,孩子从小教起,才能根深蒂固。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曾经在台中办了一个国文补习班,培养出了优秀的师资人才,徐醒民老师就是从这个班里培养出来的。我们希望效法老师的做法,办补习班,培养承传汉学的师资,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第一阶段是初级班,小学六年阶段完全是学习因缘生老师所编的《圣学根之根》课程,这些童蒙养正的儒释道经典,能为孩子一生奠定深厚的德行、学问的基础。第二阶段中级班,学习四书五经,这是儒家的教育概论,能培养学问的深厚根柢。学习四书五经,能帮助我们居家修身、齐家,乃至在朝为官治国、平天下,皆能圆满成就。第三阶段高级班,这是大学的课程,学习《群书治要》治国宝典。
 
  《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古以来,中国的古圣先王治国,都是以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为根本,尤其重视培养接班人。人才的培养,我们从历史的记载当中看到,周朝培养太子的教育方式,礼请国家最有德行、学问的贤德之人来担任老师,设立了太保、太傅和太师,这种教育方式真正达到圆满。周武王过世时,儿子只有十多岁,请了三位老师来教导他,召公是太保,周公是太傅,姜太公是太师,并从文武大臣当中选拔优秀的子弟来陪读,这是培养底下一代朝廷的接班人。太保是教养生之道、生活起居;太傅是教品德修养,包括仁义道德;太师是教导学术、经史、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和方法。除了三位老师之外,还有三名教练,少保、少傅、少师,他们天天跟太子生活在一起,教导太子如何把老师教的统统落实在生活当中。古人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圣贤君子,确实令人非常佩服。历史是后人的殷鉴,时至今日,我们要培养底下一代圣贤君子,依然要借鉴古人的教育方法。
 
  今天是澳洲净宗学院第二届文言文先修班的开学典礼,我们很欢喜见到当今时代,有愈来愈多的老师和学生,发心学习和承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机,从教育抓起,才是承传文化的根本。希望现代的年轻人能够把握教育的机会,学好汉字、文言文。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大放光明的世纪,你们学成之后,将来能到全世界去教中国文化,教汉字、文言文,将来这是大势所趋,全世界都需要。《四库全书》的浩瀚典章、佛经的《大藏经》,都是用汉字、文言文书写的,只有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经典,承传中华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是属於全人类的智慧宝藏,有著数千年的经验,蕴含著无尽的智慧,是营造幸福人生、构建和谐世界的必需。开启了这座宝藏,如此,则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社会和谐、天下太平,皆是指日可待的!
 
  最后祝福各位法师、老师、同学身心安康,幸福吉祥,法喜充满,光寿无量!祝福文言文先修班的教学顺利圆满!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ljsfx_180912.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32-299-0001
感恩老师! 

微信公众号:fhzdgy

扫码关注反黄之盾官方微信公众号

*使用手机戒色战报

*使用手机功过格

*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最新评论
用户名: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